摘要:高中校园内部地理课程的教育工作开展,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传统教学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想要改善这样的教学现状,就需要教师能够遵循新课改的思想,对课堂的教育手段技能型改革。本文就是根据当前教育现状,结合高中校园内部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地理课堂为例,提出有效情境、高效教学的开展模式,希望能够发挥出教育工作的优势,以此对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找到最佳的开展方式。
关键词:有效情境;高效教学;高中;地理
前言:在最新课程改革的整体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高中校园内部地理课堂教学工作也逐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理教学逐渐开始引入了最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思想,这也改善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手段,优化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这些都为教学工作整体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性作用。有效的情景教学在课堂上的使用,能够发挥出课堂的优势,也能够根据学生心理上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逐步的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点。所以,本文也以高中地理课堂为例,提出有效情景教学模式在其中的运用,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课堂教育的优势,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
一、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设计要素
高中地理课堂上知识学习,主要就是对其所包含的重点知识内容,系统化地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吸收和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符合情景教学方法的需求,还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选择和探究,找到正确的课堂教学方法,才能够达到教育的需求和标准。因此,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要素,在情景教学提出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例如:《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圈层结构》这两堂课之间相互比较,那么更加适合使用情景教学的就是《地球的运动》,这堂课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提高对于知识点的认知,改善传统的知识学习现状。
利用情景的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对地理课堂上所包含的知识点有所认知,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情景教学,充分的了解和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基础情况,让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着良好的接受能力。在综合对每一个学生基础情况进行分析的情况下,找到正确的课堂教育工作开展方法,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内容,促进学生更快的发展和进步。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操作原则
高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进行情景教学的时候,也需要遵循其中所具有的操作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课堂的教育工作,保证学生能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把情感与认知、心境与物境等方面有机地进行统一。
第一方面就是要求人与地理环境之间能够达到有机统一的原则和标准,高中地理课堂上,其最终的目的就是把地理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所以在开展情景教学的时候,也需要关注到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统一的标准和原则,保证课堂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学生当前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动态,充分发挥出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环境之中,这才是情景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最为基础性的内容。
第二方面就是心境与物境之间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也可以被理解为人和地理环境有机统一基础上的一个具体的表现,其中主要在分析人类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情景教学,以此为目的,引导学生在合理的环境中,逐步地理解知识、学会使用知识,这样才能够保证心境与物境之间产生共鸣,进而实现二者之间的统一。
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以学科与社会生活作为切入点进行情境创设
在日常的生活和实际的工作中,很多地方都会涉及,以及使用到地理的知识内容,所以,在开展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巧妙地把学科内容与社会的生活之间相互进行结合,以此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对课堂的教学环境进行创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情景中,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有着深刻的认知,课堂教学工作也能够达到高效便捷的特点。在另一个方面进行分析,把学科和社会的生活之间的结合点,作为教学情境开展的最主要的方向,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于地理课堂上,所涉及到知识内容,以及生活上的感悟,也能够真正的使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讲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使用情景教学的模式,让几名同学分别表演地震、海啸、台风重大自然灾害来时,他们的自救形式,并且利用比较生动的神情,把自己内心所具有的恐慌进行展现。然后再把所涉及到的课堂知识点进行讲解,结合近几年我们生活中比较重大的自然灾害,向学生进行实际案例的展现,这样就能够激发起学生在课堂上知识学习的热情,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二)以学生的合作为切入点进行情境教学
高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工作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想要真正的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并不能够仅仅依靠学生一人独立地完成这一知识学习的工作,更需要教师能够为学生进行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情景过程之中,与教师进行良性的合作,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师引导学生进步的目的。同时也需要学生之间相互进行配合,保证以小组的模式进行相互的促进,进而情感上拥有一定的共鸣。所以也能够看出,在高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把学生的合作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以此引入情景教学的模式,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够真正地对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理解,也能够提高合作,以及竞争的思想意识,有利于保证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使学生真正的适应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需求。
例如:在学习《文明旅游》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把学生的合作作为课堂的切入点,真正的开展情景教学的模式,讲解前期教师就可以把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让学生进行情景的再现。如,可以是文明旅游的现象,在旅游场所自觉的排队买票、随手捡起垃圾等,也可以表现出一些不文明的现象,随意刻画、随地吐痰等,通过合力的表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所拥有的趣味性,也能够提高学生文明旅游的思想意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学生后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以问题探究为切入点进行情境教学
情景的教学过程中也包含问题情境的创设,这属于一个具有特殊性优势的情景模式,主要就是可以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积极地对课堂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思考和分析,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在实际情景中,找到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提高课堂知识学习的效果。在问题情景创设过程中,对于学生所提出的要求是相对比较高的,不仅仅需要学生能够拥有一定的情景再现的能力,也要求学生能够敏锐地对知识内容,以及课堂上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观察,并且深入地对其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这样的问题情景找到正确的答案,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整体的质量。
例如:在学习《噪声污染及其防治》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通过情景的再现,就可以合理的优化课堂教学的环境。在这其中可以结合问题情境的模式,首先把问题抛出给学生。如,你知道噪声污染的来源有哪些吗?在这一问题的基础上,邀请学生对噪声的污染进行情景的表演,可以是一个人开着车不断按喇叭、也可以是建筑工地上,农民工所使用仪器进行劳作而发出的刺耳轰鸣声、更可以是在菜市场中商贩的喇叭声。通过这些情景的再现,以及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噪声污染主要的来源,得出问题的答案,以此加深学生对所学习知识内容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高中校园内部,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能够了解到,长久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综合学习效果的提升,这也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改善。所以在以上内容中,本文提出有效教学情境,对于高效地理课堂创设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教育工作的优势,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激发学习热情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青梅.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设计——以雁荡山三折瀑为例[J].地理教育,2020(02):55-58.
[2]孙仲霞.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与“三板”的有效整合策略[J].科技风,2020(03):65.
[3]何宇,冯杰,彭定洪.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人教版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为例[J].地理教育,2020(01):47-49.
[4]赖水珍,张胜前.美国高中地理教材探究活动的特点研究与启示——以“地表水”为例[J].地理教育,2020(01):51-54.
[5]黄莹莹.生成性教学:营造“顺水推舟”的高中地理课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