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敢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但敢说,只要处处用心、用情、用理、用力——从大处着眼,细处发力,即使是“调皮学生”、甚至是“坏学生”,都会取得不错的教育效果的。
关键词:榜样;换个角度;找准优点;起点;对方中心
班务活动中,我们总会遇见这样一些学生:要么常常不写作业,多次违反纪律;要么故意欺负弱者,故意扰乱课堂纪律,并且还屡教不改。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调皮孩子”。
这些娃娃,他们总是给班级带来很多麻烦,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是挺头疼的。不过,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些孩子,多半在班级是较有影响力,身上还有闪光点的;据统计,这些孩子在出身社会后,多半是很有出息的。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在他们身上用些功夫,就不仅会给班级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更会给孩子的人生甚至社会带来好处。
具体该怎样做呢?下面,我谈谈自己摊上这类学生时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一、互签“协定”做榜样
在学校生活中,“调皮学生”一般表现为在学习、纪律等方面约束力较差,且多数时候不会听从老师或“组织”要求与规劝。这时候该咋办呢?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当是他们自我主体心理没得到满足的缘故。因此,老师可和他们互表决心,签订下自我约束的条件。譬如,调皮生可定下“四个不做”,即不欺负弱者、课堂不故意捣乱、不拿别人的东西等;老师就坚持“六个不批评”,即办公室里有其他老师不批评、独立做题不批评、反映情况时不批评、提问题和回答问题时不批评、无意做错事不批评、独立做错题不批评、当着家长的面不批评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创设自我约束的条件教育调皮生,尊重调皮生,更重要的是在自我约束方面给他们做了一个榜样。
二、换个角度说“谢谢”
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碰上“调皮生”出来捣乱。这个时候,老师如果马上给予他们严厉地批评的话,他们多半是不会接受的,有的甚至会马上顶撞老师。这样,老师又该咋办呢?
这时候老师如果换个角度,微笑着亲切地说:“有什么问题下课再说,请让老师把这堂课上完。”或者递过一张早就写有这样话语“有事下课说,谢谢合作”类字条的话,效果绝对会是良好甚至优秀的!也许,有老师认为这样做有失身份,其实不然,这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
或许,正是由于这种美德和修养,会让学生受到感动,会让他们无法拒绝老师的要求,甚至会肃然起敬,课后自觉地把问题向老师解释清楚。
三、 找准优点给“官”当
任何人都有优点,“调皮学生”也是如此。如有的文体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有的爱助人为乐,有的责任心强,有的热心公共事务等等。
工作过程中,老师们如果能善于发现并利用他们这些闪光点,如任命他们为文艺委员、体育委员、考勤值日生、雷锋小组组长等职务,就不仅能发挥他们的特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缩短了自己和优生之间的距离,还能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使他们对我们产生亲切感、责任感,为以后的工作与育教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灵活处理成起点
规矩是人制定的,人是活的;班规班纪也是人制定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活的。
所以,在执行班规班纪的时候,特别是对常犯错误的“调皮学生”执行班规班纪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定的灵活度。因为经常出现过错的“调皮学生”,对班集体的班规班纪,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什么样的错误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理,他们心里很清楚,如果教师对他们的一、二次过错能从轻处理或者保密,将会在他们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或许会就成了他们进步的起点。
五、对方中心打基础
多数“调皮学生”总会有这样的感觉:老师只关心表现好的学生,总爱把我们遗忘在角落里。怎样才能改变他们的这种错觉呢?
台湾心理学专家邓继强说:“在辅导过程中,倾听包括五个条件:不批评、不判断、尊重、敏锐、对方中心。”?据此,我们老师不妨多让他们“帮帮忙”,借用他们的钢笔、让他们拿拿教具、向他们询问班里的一些情况等等。或许,他们虽然学习一般,能力也一般,但对于这些他们能轻而易举就做好的事,还是很乐意去做的。这样,就会让他们觉得老师心里有我的,从而拉拢他们与老师的距离,为以后的班务工作与转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只要这样,我相信我们就能够达到:
不敢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但敢说,只要处处用心、用情、用理、用力——从大处着眼,细处发力,即使是“调皮学生”、甚至是“坏学生”,都会取得不错的教育效果的。
参考文献:
[1]现代化教学软件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影响研究[J].齐燊.学周刊.2020(04)
[2]用爱为后进生撑起蓝色的天空——班主任工作有感[J].宋秀男.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