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与“精讲”促进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 谢红霞
[导读] “万事开头难”。而体育教师在每节课的开头要向学生交待清楚课题和课的内容。
        “万事开头难”。而体育教师在每节课的开头要向学生交待清楚课题和课的内容。由于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型等原因,如果教师采用单一、呆板的导入方法,课堂上常常出现教师上面讲得费力,学生下面听得乏味、尴尬的局面,乃至抑制学生的学习情绪,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直接影响全课教学任务的完成。结合本学期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尝试,我们总结出体育课堂无论在哪个阶段都要进行不同的引导,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一、开课引导
1、直接引导
授课前,教师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介绍教学内容。这种方法,简单明了。适用于课题新颖,游戏性较强的课型。
2、提问引导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问题,让学生问答,从而提示课题,导入新课。这要求教师课前吃透教材,准备好问题,在授课前提出。
3、猜谜引导
根据教学内容或活动器材说一个谜,让学生猜谜底,从中导入新课。如:教一年级“模特动物”一课时,“长耳朵、短尾巴,三瓣嘴,红眼睛,生来就爱蹦蹦跳跳。”(打一小动物)学生猜谜积极,兴趣高涨,在练习中动作逼真,活动积极。这要求教师课前要把与教材密切的内容或活动器材编成谜语。而学生从“听”(神秘)……“猜”(想象)……“明”(明白)的过程中悟出课的内容。此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接着学生的想象能力,加深学生对课的内容的理解程度,特别低段学生更为有效,应注意:谜面力求语言出动、精炼,谜底形象逼真。
4、借助“名言”引导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格言、名人警句来导入,提示课的内容。这要求教师应在课前选好与课的内容相关的“名方”。学生通过对“名言”中的词、字、义的理解,得出课的内容。
如“勇敢者的道路,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教育学生重视锻身体时,可引用“健康是第一财富,健康和友谊一样,只有失去时,才更觉得它的可贵!”这些话言简意明,新颖生动,使人经久难忘。选择“名言”时要求通欲易懂,学生熟悉。此方法适合有一定理解能力的中高段学生。
5、新闻引导
选择与教材内容联系密切,具体生动的体育比赛的新闻导入。这要求教师把课的内容偏向新闻。在课前以发布新闻的格式,向学生作口头报道。学生听了新闻,受其感染,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都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进行练习,掌声、加油声连续不断。这种方法,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并借助优秀运动员的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出一个拼搏向上的场面,特别是多项活动的综合练习课和测验课更为适宜,使旧知识有新鲜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法中既要重视课的引导,又要和全课相衔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益。
在任何的教学过程中,讲解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精讲更是上好一堂课的必备条件之一,所谓精讲就是要求教师在讲解时抓住动作关键,用几句话或几个字把动作要领讲清楚,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动作要领。如果讲解过多,一则会影响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二来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师讲的很深很细,就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从而分散其注意力。

因此,教师必须要“精讲”。
二、“精讲”
(1)“精讲”方式
1.集中精讲,多适用于新授课或复习教材的内容。
2.分组精讲,多适用于分析技术动作,或集中小组骨干布置练习的方法和任务,或集中有类似错误的学生进行纠正性的讲解。
3.个别详讲,多适用于复习教材或在新教材练习后需要巩固提高时。
(二)、“精讲”的方法
1.结合文字图表讲解:充分利用文字图表配合教学能帮助“精讲”。讲新教材时根据文字图表逐条讲解,结合示范边讲边做,使讲解系统性强,要点明确,印象深刻,便于理解、记忆。如在学习前滚翻时,运用图片和图片上的文字:蹬撑向前两脚蹬,屈臂低头再翻臀,屈膝包腿团身紧,最后滚动成蹲撑。这样精简过的动作要领,学生即能很快的牢记,又能在练习中不断按照口诀的顺序来完成练习。
2.结合正确示范讲解:先做完整示范,再做重点动作示范,示范前应提醒学生重点是什么动作。如篮球双手胸前传球,可以一边做示范动作,一边把“蹬地,翻腕,抖指和拨球”的动作要领按照示范的顺序传授给学生,学生边看,边听,边学。
3.结合错误动作讲解:讲解初学者易犯错误动作的预防及纠正方法。如在前滚翻教学时,部分学生不能做到低头含胸,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优秀学生和不低头学生的动作来指出“屈臂低头再翻臀”的意义所在。
4.结合布置练习讲解:讲清楚练习目的,可使学生理解老师选择这种练习的意图,产生练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篮球行进间高手上篮时,教师在上篮路线上画两个圈,并对学生说明,这两个圈是为了“一跨大步接住球,二跨小步向上跳”的动作要领来设计的,这样学生在练习中就会自觉的踏入这圈中,避免出现走步违例的情况。
5.共性部分归纳讲解: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事物内部的联系,分析各项技术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共性部分归纳讲,不同部分对比讲解。如在上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过的高手上篮来进行对比讲解,“一跨大步接住球,二跨小步向上跳”这两个动作要领是一样的,那么就低手上篮的“低手托球将臂伸,指腕上挑球前旋”和高手上篮的“翻腕托球举球高,指腕柔和球后旋”存在不同,教师只要讲明之间的区别学生自然就学会了低手上篮。
体育课堂上,是最容易体现“多练”课堂。在体育教学上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精讲”时,应根据练习的不同特点来掌握讲解的时间和内容,留出多半时间让学生练习,这是提高教学质量主要的保证。
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一、“精讲”确保学生的时间和空间
二、必须重视教师的“导”
三、必须坚决贯彻“面向全体”的原则
从教近三十载,感慨“放羊式”教学的教师不负责任、学生的无目标,“灌输式“教学的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无发展,“定性式”教学中教师的绑架约束、学生的无创新。我觉得将来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务必要注重课堂的“引”、与“导”,语言上的“精”与“少”,把时间多一点留给学生,给他们“想”与“创”的空间,才会让体育课有“质”的飞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