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第5期   作者:田鹏
[导读] 现如今,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
        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建设中的主体部分,随着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升,通过对市政道路工程的科学合理化建设,可以使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改善。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来重点探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引言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对于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来讲,第一重要的就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关键的莫过于“修路”了。如何在“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一新时代背景下发展农村的基本指导,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工程人员需要着重考虑的难点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工程道路多为白水泥路或是造价相对较低的沥青路,其已经无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沥青路面施工建设、提高施工技术,以保证农村沥青路面可以经久耐用,我们接下来将以实际施工案例进行研究。
         1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简介
         沥青路面即利用沥青原料将矿石颗粒进行高强度结合操作,并将其结合沥青铺设在道路面中,以增加沥青路面的强度。在增强沥青路面强度的基础上,沥青路面所特有的增强抵御外部破坏能力也会随之增强,经过特殊处理后的沥青路面还具有一定抗水性,但该抗水性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消退,进而影响沥青路面的自身强度,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加剧沥青路面的侵蚀程度,这也导致了沥青路面质量下降问题的出现。一般而言,沥青的原料除了石油沥青和煤沥青,还包含天然沥青。除沥青原料类型,沥青各种特性也随着具体的建设路段不同而有其独特的设定要求。
         2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2.1施工准备工作
         为了使路桥项目获得更好社会效益,必须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对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利用,从而实现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图纸的绘制是以实际的路面及建筑物情况为基础的,能够反映出道路施工工程的地质条件和环境状况,是整个道路工程的施工依据。因此,相关的道路工程施工人员要在施工开始之前,认真、仔细研究施工设计图纸,从设计图纸中了解到设计者真正的用意。市政道路的建设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连续作业,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提前将施工人员进行分配,减少施工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在一些特殊和关键的施工路段,相关的管理人员要特别注意人员的安排,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顺利实施。为了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将严格控制摊铺机操作人员的入场资格,要求操作人员掌握一定机械操作技巧,以便确保摊铺各环节的规范施工。
         2.2矿粉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中对矿粉材料的细度模数要求相对宽泛,0.075mm级的矿粉的实际通过率介于75%~100%范围内均认定为合格,但该标准应用在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则稍显不足。项目现场通过沥青马歇尔试验研究发现,矿粉的细度模数变化10%,对应的混合料各项性能变化明显。矿粉细度模数继续增大时,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提高。其中,矿粉中的小颗粒占比从75%提高至90%时,材料稳定性至少提高5%。所以,在质控实践中,项目现场明确以矿粉级配的±5%范围作为细度模数的控制范围,最终选用0.075mm级通过率为85%~90%的矿粉材料。(2)如果矿粉掺加量不足,将导致沥青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较低;如果矿粉添加量超限,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耐久性将不增反降。沥青混合料规范中给定的粉胶比介于1.0~1.9范围内,项目现场结合冻融劈裂强度试验数据和抗剥离试验数据综合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粉胶比应介于0.9~1.1范围内。


         2.3提高验收关卡门槛
         市政部门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验收门槛。提高验收门槛能够反向促进施工队施工技术的实施,也能够保障沥青路面应有质量,维护公民的应有道路权合法权益,防止可能出现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问题的出现。提高验收门槛也并不意味着仅仅提升最终验收施工标准,同时应该注重平时对工程的监督与监测,防止出现在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问题。市政部门应该严格遵循国家相关验收标准政策,并在该验收标准政策上发挥地方主动性与积极性,根据地方的特殊地形与特殊地理位置等特征对该验收标准政策进行一定比重的提高。市政部门验收人员应该严格秉持该政策对市政沥青路面进行质量验收,如果验收质量不合格,则要对该负责施工队伍进行一定的违规处罚。市政部门验收人员不能徇私枉法,违规渎职,让不合格的沥青路面进入使用期。市政部门也应该实施专人专项负责制度,从而让责任落实到个人,促进负责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保障道路实施安全。例如,市政部门应该派遣专人到施工队现场进行监督,该监督时间应该处于不定项状态,防止施工队为了保障验收合格而致力于用面子工程蒙混过关。市政部门所派遣人员也应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积极运用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经验完成监督工作。监督人员还应该将自己的监督结果完整反馈给市政部门,市政部门在进行最后的验收核对工作时也应该充分采纳监督人员意见。
         2.4对于施工材料和摊铺工作的质量做好管控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着重注意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报告,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沥青路面后期使用的情况与寿命。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换料等情况,对于换过的原料也应当进行质量检验报告的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安全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质量把控。同时工程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实际工程的任务量展开小组之间的任务配合工作,为工程建设后期工作提供相关的便利条件,然后在路面铺设之前需要对各种配合方法进行对比,选择出最科学合理的配合来进行施工建设,结合工程实际要求,将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进行科学维护。
         2.5沥青路面平整度
         (1)沥青层摊铺质量直接决定平整度。摊铺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合理确定摊铺机械的摊铺宽度、行进速率及技术参数,摊铺机械的布料器高度应设置合理,摊铺起步和振动应保持协调同步。(2)选定科学的压实技术工艺。重视复压环节,建议使用钢轮激振压实机械和胶轮压实机械联合作业,先使用钢轮激振压实机械压实,再换用胶轮压实机械。在压实阶段,钢轮和胶轮压实机械应交替作业。(3)钢轮激振压实机械应合理设定振动幅度、振动频率及行进速率,优先使用双驱动钢轮或激振压实机械。与此同时,应保证压实施工工艺的一致性,不能中途随意改变压实工艺。(4)重视水稳碎石基层的平整度控制。因为半刚性基层的平整度较差,容易影响沥青下面层及上面层的平整度指标。(5)沥青混合料级配也容易影响沥青路面层的平整度指标,合理确定沥青混合料级配中的主要筛孔的通过率指标,能够控制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变异性,有助于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农村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如何进行施工才能保证路面使用年限更长、受损情况更低的策略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想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沥青路面工程可谓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但是在实际的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极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受天气、施工质量、原材料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都会造成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无法达到预期要求,整体坚固度较差、渗水,以及道路老化的情况发生。为此,只有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探索,严控每一道工序,才能真正保障工程道路的平稳运行,才能为农民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设施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兰涛.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技术探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7(20):352.
         [2]杨成.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探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1):22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