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前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方向的论述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赵凤岩
[导读]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部分之一,承担着国民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开发启蒙重任,是每个人学习生涯的重要开端。
         摘要: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部分之一,承担着国民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开发启蒙重任,是每个人学习生涯的重要开端,因此我们要给予学前教育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探索能与新时代形式相匹配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在办园、投入和管理方面积极推进新的模式,破除当前需求不足、教职员工资历不深,资金缺失、质量不高、机制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将学前教育引进健康和谐可持续的道路上,坚持以儿童为核心、以人为本的思想,给出相关解决改善对策,为实现完善高质的学前教育进行而努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体制;学前教育机制;改革原则方向;改革对策

         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当然教育也不能例外,应该就各种发生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研讨,以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民生的教育体制和政策,进而促使教学体系和各种管理制度的早日完善。我国目前处于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之根本,固有的教育体制机制应当根据各地基本状况加以分辨的筛选和取用,就多数地方反映的公立幼儿园数量不足,入学难、入学贵,教师资历和经验不够丰富,配套设施不完善,儿童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诸多问题,我们将进行细致的剖析,把具体化的瓶颈问题和现实困境的重要性列明指出,并制定相应对策和改革思路,进而引起教育行业人士的反思和行动,增加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增大学前教育投资,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一、我国学前教育体制与机制的主要问题
         教育体制指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发结合,教育机制则侧重于由此体制引发的一系列教育现象和其相互作用影响的动态运行方式。学前教育体制机制隶属于同一范畴,只是由于针对的年龄段不同又稍有差异化呈现。学前教育体制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内容,而学前教育机构是该体制的重要载体,在融合学前教育规范的前提下,进行运转,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保障学前教育有序进行配合协作。学前教育机制在体制的影响下,在学前教育不同层面上会有相应的策略方法得以制定。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共生共融,互相影响,因而我们要把两者作为有机体共同探讨。
当前国民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主要存在办园数量配套设施不够,资金人力等投入力度小,管理不够细化规范缺乏完整的规则等主要问题。
         1.学前教育是国家鼓励倡导的基础教育之一,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儿童时期的启蒙教育和普及率对将来社会的个人成长发展都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原则上学前教育应由政府开班的公立幼儿园作为主导,多体制主体共同协办民立私立性质园体,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其中公办幼儿园是主体核心。但是随着需求的增加,尤其是开放二胎政策后,幼儿的比列逐渐上升,公办机构设立的园数不足以满足人民群众要求的学前教育,出现入园难,费用高等问题,私立幼儿园异军突起,数量和相关配套设施看起来并不逊色于公立园体,社会上又进增一些不明的幼小衔接班,导致公立幼儿园幼儿人数比例下滑,主体地位被迫丧失。由此又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儿童学前教育费用占家庭总支出比例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统一,教育教学的难组织,但不排除个别幼儿园采用国际先进学前教育体系和制度培养了一批批受过良好启蒙教育和脑力体力开发并举的优秀准小学生。我们应该积极推进可广泛普及使普通家庭皆可收益的公立性园体,费用低廉,师资统一和设施设备完善,切实保障儿童适龄入园覆盖率享受公平教育权利,是大多数家庭广泛受益。
         2.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不合理成为越加明显的冲突点,通常教育投入作为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的重要支出之一,应当占有科学比重,且随着教育的改进措施、体系的健全程度,地方财政经济的发展,显示出上升趋势,进而发挥激励机制的优势作用,保障地区教育体制机制得以有序进行。但是事实情况并非如此,据统计所得的大数据分析显示,许多地方的教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只有少数比例,以至于许多学前教育机构出现经费不足,幼儿教师工资低,进而引发一系列相关问题出现,儿童学前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作为政府,应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学前教育关乎一方人才培养,关乎每个家庭,关乎国计民生,教育支出是一项长远收益,目光的短浅只会让发展愈加陷入窘态循环。
         3.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宏观上把握了问题症结就要在微观细节上具体实施,管理制度就是微观上的重要环节。学前教育体系应该有一套统一的规范细则,使得运行可以规范高效。传统的管理体系上要注意引入先进的管理制度,优秀的师资队伍、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和后勤保障团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改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流动性频繁、教育理念落后等问题。有的幼儿园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游乐场所,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启蒙教育,这种情况是坚决不允许出现的,因为浪费的不只是时间,还有宝贵的智力开发契机,保质保量,科学合理才是学前教育的前提。
二、学前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的原则和方向
2.1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价值引领、问题导向、实践探索、协同创新4个方面。
         价值引领主要体现在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性质,不能只是为了改革而改革,忽略根本上对学前教育的目标设定。

许多公立幼儿园盲目跟进改革风摇身为私立性质,不切实际的对管理制度指手画脚,导致学前教育费用高昂,制度混乱,不能以良好稳定态势发展,阻碍了公平性和普惠性。问题导向主要在具体幼儿园的入园和出园上。入园贵和难成了许多家长的头疼问题,有的甚至需要提前1年甚至更久申请报名还不一定可以稳准入园;出园则体现在幼儿毕业的小小准学生质量的参差不齐方面;其余就是在园内的一系列制度设施,人文环境,师资力量等因素上,儿童身心发展重要阶段决不可掉以轻心,正确的引导和树立各类观念意识将对以后的人生道路有莫大影响。实践探索此时就表现出关键作用,改革的目的是在实践中进行应用,任何问题引发的改革都要经过实地验证才能奏效。准确把握问题,配以科学合理的改革举措,实践探索中正确评价其根本作用是否得力。协同创新,问题出现不是单一因素引发,相对应的解决自然也需要联合突破,幼儿身心尚处于关键发育时期,食品安全、人身安全是其首要保障,全社会应加大关注力度,积极协作监督,保证幼儿园成为家庭之后最具温度的场所。
2.2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基本方向
         鉴于目前社会对学前教育机构的需求不足,第一方向应朝此发展,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之源,家长们都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学前教育机构也是其中之一,从根本上优化学前教育机构质量,建立充足的学前幼儿园等场所是重中之重,也是教育公平性的根本要求。其次应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把学前教育里公立幼儿园的比例进行提升,使大多数家庭可以减少学前教育支出,减轻家庭负担。特别是贫困偏远地区或者低收入者家庭,幼儿园资源的合理布局可以实现公益性要求,为寒门子弟铺就知识转化力量之路。最后“以人为本”是基础性方向,在关注儿童课堂内容和身体发展的基础上,也要注重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把幼儿时期关键阶段教育向良性方向引导,注重人内在本质的开发和培养,不可过度的追求量化标准,超前教育。身心的双重健康、天性发展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不应过早被教育制度抹杀掉。
三、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的政策建议
1.提升教育质量 
         提升教育质量在教育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普及学前教育的核心宗旨是提高幼儿入园率,保证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幼儿身心得到及时关注综合启发。国际上已经把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作为政府的紧要使命,事实上无论对于任何一个过度或者地方,从学前教育抓起进而培养战略型人才都不失为长远良策。对于儿童本身而言,幼儿园里生活学习的快乐与否直接关系到以后人生道路的慢慢求学生涯里的动力,快乐学习,身心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重要指标,对于其认知社会,人格塑形都有着不可逆的影响。特别是个别弱势群体的孩童,本身生活氛围不够优质,若能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正确引导,则有可能改变整个人生走向,对社会乃至单个家庭都是莫大的助益。
2.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价值高涨,反映在学前教育上则是幼儿园的数量多少决定其费用高低。城市人口密度显著增大,配套设施却没有相应增长,进而表现出入园难的问题,我们应积极联合各界,关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不止在财政上给与划拨比重,更应广泛发展民间资源,保证重点地区可以优先实行的基础上,扩大辐射范围,使更多适龄幼儿可以参与学前教育的普及。农村儿童应为扶住重点,增加园区建设力度和园点的密度,增强民众学前教育意识,鼓励送幼儿入园,对教育资源合理利用。
3.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
         广大高职院校应增设相应幼教专业,使教师队伍在根本上可以保证专业性的可控性,整理出一支准入的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制度,系统化的进行学前教育服务。在引进专业教师的同时,也可以设置助理教师职位,为优秀的非专业人才或者热爱学前教育的志愿者开通窗口,建立明确的上升通道,三年或者绩效达到某一层次即可转为正式专业幼教队伍一员。避免了相关人才流失,提供了多元化教师人才系统,把人才进行战略储备,进而使得学前教育人员既是遭遇变动可以顺利衔接。
4.强化体制机制建设
         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关乎以上所有策略的实施,是学前教育得以保障的根本,没有健全的体制和良好的运行机制,一切将会付诸空谈。财政支持是机制体系的核心内容,政府有了财政作为支撑,使得学前教育的公平性,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专业教师团队的构建有了切实的根据。同时还应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在保障幼儿充分享受学前教育的前提下,实现入园率与教育质量双丰收。此外,一些必要的幼儿教育教研中心、资源信息中心、幼师培训室等机构也是该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根据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现状和主要问题,本文进行了相关探讨,对学前教育的改革原则和方向做出论述,在学前教育质量、学前教育资源的开拓、师资队伍的专业化以及强化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4个方面给出了相应对策,希望通过此文章的赘述,可以唤起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关注,早日实现优质、同享、公益的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冯晓霞. 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根本[J]. 学前教育研究,2010(5)4-6
[2]教育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征求意见[EB/OL].http://meo.gov.
cn,2014-2-26.
[3]柏檀.普惠性民办园管理与政策结题报告之成本核算调查报告[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课题“普惠性民办园政策研究”结题报告[R],2013-1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