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市政工程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近几年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被广泛应用到广大工程建设中,为城市建设增添了不少色彩。本文就海绵城市的理念做一概述,并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做一探讨,希望对减少我国城市内涝、提升市政工程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应用
引言:水是人们生活必需的资源,这就要求市政施工务必高度重视起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相关工作。目前我国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愈发凸显,已经逐渐影响到城市的运行和发展。现如今,科技不断进步,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给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极大提升了城市给排水设计的质量。海绵城市理念作为新兴的城市建设重要理念,与市政给排水建设工作理念非常契合,这也是海绵城市理念能够迅速应用到市政工程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1.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1.1为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给排水设计都存在大量的问题。在雨季,一些降水较多的城市防汛压力骤增,由于城市给排水系统不能顺利衔接,导致城市给排水系统在工作量增多的情况下出现瘫痪,导致城市路面积水严重,甚至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出行。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市政管理人员可以针对城市实际情况对给排水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改善城市给排水工作现状,推动城市市政工程的发展。1.2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海绵城市理念在原有城市给排水工程中增加蓄水、净水的功能,能够保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到了促进作用[1]。在汛期时,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增加路面的渗水性能够有效减少城市积水,解决降雨天气人们出行不便的问题。海绵城市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其环保、生态的理念能够促进城市市政工作的发展,加强城市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除此之外,科学有效是市政排水工作有利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有效解决水污染问题,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我国市政给排水工作现状
2.1给排水设施不齐全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给排水系统还采用一些老旧的管道,难以满足城市给排水负荷。再加上有许多城市给排水系统长时间没有更新,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给排水管道系统在长时间的流水侵蚀中出现裂缝,造成地下水渗漏。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为有效节省城市空间,缓解城市住房压力,居民建筑逐渐向着更高层发展,导致地下给排水系统压力增加,再加上过去的给排水管道建设设施不齐全,进一步加重了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负担。
2.2给排水系统不稳定
最近几年我国频繁出现极端恶劣的天气现象。降雨增多给城市排水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季节更替时,城市给排水系统可以通过对天气状况的检测及时作出应对措施。但是在极端天气出现时,城市给排水系统一时之间不能承受巨大的压力,导致城市给排水系统出现瘫痪,使得城市出现内涝问题[2]。一些降雨较多的城市还会因为给排水系统的不稳定导致城市路面积水严重,对人们的正常出行造成影响,更有甚者,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2.3雨水资源无法充分利用
雨水资源是一笔很可观的资源,如果利用得好就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但是在目前的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建设中,城市地面硬化率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提高,导致雨水难以渗入地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下水管道的压力。此外,市政建设中没有重视降水的回收,使得大量的雨水被浪费,难以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不断推进,我国市政给排水建设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果要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继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还需要市政管理人员在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3.1增加城市基础设施
海绵城市理念具有高弹性的优势。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市政建设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要义,将城市给排水设计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结合,对城市进行实际的考量和规划[3]。例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市政管理人员应该在给排水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城市车行道的建设。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车行道为增强路面硬度,大都采用非透水性路面,导致路面在降雨天气时大量积水,妨碍到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更有甚者,路面积水还会妨碍到城市地下水的流通,使得“热岛效应”频发。因此,市政给排水建设工作中必须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在建设行车道时采用透水性较强的路面,减少路面的积水压力。
除此之外,绿化带建设工作也是市政给排水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在市政给排水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绿化带,充分发挥其净水作用。绿化带可以对雨水进行有效过滤[4]。在建设绿化带时,市政管理人员可以合理设计渗水系统,保证雨水在通过绿化带的过滤后充分渗透到地下,达到补给地层自然水的目的。
3.2附属设施的设计
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工程,我国在具体的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中实践经验较少,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这就需要市政建设人员加强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专业性研究,为城市给排水设计工作打好基础。在给排水系统附属设施的设计中,市政建设人员要充分考虑到路缘石的作用,在具体的工作实施中进行详细分析。例如在一般情况下,立缘石高度要比周边地表高度高出许多才能够保证在雨水总量较多时将多余的雨水导入雨水口。此外,市政建设人员在建设给排水系统时还要建造路肩边沟,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和净化作用。
3.3顶层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需要市政建设人员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是一个投资大、耗时长的持续性工作。目前我国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就需要市政建设人员对世界上先进的顶层设计理念进行学习[5]。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城市市政给排水建设的质量,进一步加强雨水的利用率,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较大的帮助。截止目前,我国已有三十个城市作为海绵城市理念推进的试点城市,在具体的城市建设中这些试点城市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并为我国其他城市在市政建设工作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积累了许多优秀的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中还存有许多问题,在日后的发展中,市政建设工作应该顺应城市发展,结合城市特点,做好具体的规划和设计,建设符合长期发展的市政给排水系统。
参考文献:
[1]贺家豪.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2).
[2]徐锋. 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 科学技术创新, 2017(3):214-214.
[3]杨小虎.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 2018(3):397-397.
[4]朱永海.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 城市建筑, 2017, 000(3):272.
[5]姬建华. 刍议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 门窗, 2017(4):15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