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第5期   作者: 刘静
[导读] 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
         摘要: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道路桥梁建设在不断增多,社会的发展需要健全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近年来生活质量的改善使得人们对道路出行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的道路桥梁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控制作为工程管理的重点,需要对道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进行控制,裂缝作为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道路桥梁的质量,本文就此进行分析,首先分析道路裂缝预防工作的意义,其次针对道路裂缝出现的原因与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施工人员一些借鉴,更好的控制道路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裂缝原因;预防措施;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桥路桥梁工程建设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不仅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更为各城市间的经济共融提供了机会,还为物流、旅游、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和人们的生活及我国经济建设密切相关,而且随着高端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不断引进,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常见问题难以避免,影响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后期使用,最普遍的就是裂缝。相关单位必须重视裂缝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方案进行预防和维修,以保障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
         1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裂缝成因分析
         1.1因负荷不足而产生裂缝
         因负荷力不足产生裂纹是指由于道路桥梁结构的受力达到了极限,不停地负荷使其超过受力的最大限度,而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即其承载力不足而产生裂纹的情况。
         1.2材料质量不合格
         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等多种材料组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另一个原因,便是材料质量不合格。混凝土的合成材料复杂,这些材料在质量上如果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合成之后混凝土的质量。譬如骨料不合格,在进行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对需水量造成增多或减少的问题,影响到混凝土的收缩性能,产生混凝土裂缝;而掺合料与外加剂等质量出现问题后,可能会在搅拌的过程中与水或者骨料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混凝土裂缝产生。
         1.3设计不合理
         施工的进行是按照图纸进行的,如果施工设计不合理将会直接影响道路桥梁的质量。但是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并没有对施工环境进行仔细的勘察,导致数据出现偏差,而且没有做出备用的设计方案,甚至部分设计人员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以及经验进行设计,忽视了方案的可实施性。施工人员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导致施工质量无法有效控制。
         2裂缝预防措施
         2.1优化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是工程施工的基础,方案中需要对工程的施工期限、施工材料、工程图以及需要的设备及人员等进行清晰的说明,施工时需要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因此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施工的可行性以及施工质量、施工安全。设计方案的制定必须要先对施工地点的环境进行考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还需要对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确定没有问题后再进行施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能够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为施工提供合理性建议,有效避免了裂缝等问题的出现。
         2.2灌浆
         (1)灌浆主要利用空气水泵进行压注,灌浆嘴和压浆嘴之间使用高压透明管进行连接,两者的连接应保持密实,避免漏气。(2)灌浆时应严格控制力度,当裂缝宽度较大时,若注浆顺利,则采用0.2MPa的压力即可,若由于缝宽较小浆液的进入不顺利,则需要采用0.4MPa的注浆压力。

(3)对于水平方向上的裂缝,应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灌浆;而对于竖直方向上的裂缝,应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灌浆;当灌浆的另外一端流出和灌入端浓度一致的浆液,则即可停止灌注,在不卸压的情况下对灌浆嘴进行封堵。(4)完成灌缝后,在浆液凝固以后对灌浆嘴进行拆除,同时把粘贴灌浆嘴时使用的树脂胶泥铲平,再于裂缝的表面涂抹一道水泥浆,将其封闭严密。在灌浆完成后,利用压缩空气对注浆管与压浆罐进行吹洗,同时用丙酮溶液对管路和工具进行擦洗,以便于后续使用。
         2.3优化施工过程
         对施工过程的把控,既包括对施工工艺的优质化考量,也包括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只有优化施工过程,才能够避免裂缝的产生。在对各种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把控的基础上,设置的降温棚或者保温隔热棚。尤其是在天气炎热、干燥的季节,更应当要妥善保管原材料。并且要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以及钢筋的宽度,钢筋宽度的数值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路面桥梁的安全性能和整体质量,要防止过厚或过薄而产生裂缝的情况。另外,混凝土材料的浇筑过程对道路的成型而言至关重要,要加强对振捣过程的把控,控制振捣的频率和时间。振捣不足容易产生空洞,也会影响水泥成型后的结构以及混凝土对道路路面结构的构建。而混凝土的振捣也不应过分进行,否则容易产生凝缩裂缝的情况。另外,关于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应当通过专业化的操作完成标准化操作。必须要聘请专业的操作人员,或者在专业操作人员的监督下完成施工任务。在浇筑完成之后,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适当的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对其表面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覆盖处理等等,避免其表面过于干燥。根据不同的水泥类型,养护时间也会有所差异。比如火山灰等水泥的类型在养护时不应超过14天,而对于桥梁等大体积的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则应该要适当的加长。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也是对混凝土进行结构性保养关键性举措。总之,通过加强施工工艺的专业化,并且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把控,对施工后的路面状况进行养护,能够有效地减少裂缝的形成。
         2.4合理的设计荷载
         首先要解决荷载的问题,再设计前,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做好实地考察,了解周围的环境以及地段的特殊情况,再根据科学的规划以及合理的预算来做好荷载设计工作。除此之外,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要考虑到机械与材料的荷载影响,要能够确保荷载处于混凝土的承受范围,设计的荷载要远大于实际施工,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情况出现。与此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好钢筋的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厚度,对投入使用的钢筋材料做好检测工作,合理设计布局。在混凝土出现裂缝之后及时采取修补措施防止钢筋锈蚀的状况。
         2.5注重养护
         道路桥梁的养护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的道路桥梁就是养护不到位导致其质量下降。其养护时伴随着道路桥梁施工一同进行的,混凝土极易受到温度、湿度的干扰,出现热胀冷缩,发生裂缝。因此在温度较低的季节以及地区要加强养护工作,例如用布条包裹桥梁,浇筑后铺设薄膜进行保温,为减少新旧材料产生的应力,在浇筑时要将两种材料的温度控制在相同的范围。后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道路桥梁的质量进行检查,控制载入量,加强道路桥梁使用安全意识的宣传,避免过载现象发生。
         结语
         裂缝是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要预防及控制裂缝就要了解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根据成因选择合理的处理措施。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管控,确保材料质量,并严格审核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提高施工人员责任意识和施工技能,减少施工中裂缝的出现,提高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帮然.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7):185-187.
         [2]张松涛.探讨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5):135.
         [3]夏树林,周升斌.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11):88+90.
         [4]李江红,李静,吴红联.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03):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