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乡规划建设的科学与否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性。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开展的科学与否之间关系到城乡之间平衡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要想规范、科学的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就需要我们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强化土地管理工作,可以说土地管理工作是顺利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时代发展下,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同时也要求我们协调好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做到协调统一,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有效的解决好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应用;体系建设;措施分析
引言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将数据信息和技术支持向城市发展进行提供。不同海量的时空数据使得城市规划的精细度全面提升,能够有效的处理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的信息问题,这对于城市规划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城市规划自以往的规划设计开始向反馈修正进行转变,使一体化的良性循环得以实现。通过城市规划设计,能够使不同子系统间的弹性互动得以形成,这对于设计理念的实现是有积极作用的。
1土地管理工作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关系到土地利用的科学与否以及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最终还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我国的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无论是城市发展还是乡村振兴对土地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可以说土地资源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性节点因素。城乡规划建设一旦离开土地资源这一支撑,可以说很多项目都难以开展。在新时代发展下,城乡规划建设对土地管理工作水平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要求土地管理工作要向精细化、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与此同时,我们从土地管理工作角度出发。在新时代发展下做好土地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为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城乡规划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对此,在新时代发展下,我们一定要采用创新理念来做好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工作。
2城市规划管理现状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改变与支持,城市规划建设的作用不可替代,不可否认,一些城市为了暂时的经济发展,牺牲了城市的长久发展,盲目进行城市建设,导致整个城市规划管理混乱,缺乏科学体系,在城市的后续发展中,其弊端会逐渐显现,其不利影响不可估计。目前,我国众多城市中,在城市规划中切实存在一些问题,较为严重的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顾一切手段的缩减规划时间,导致规划工作质量大幅度下降,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除此以外,因为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仅仅是将工作重点集中到城市中心,将城市边缘规划置于次要位置,因此中心与边缘分化严重。更为严重的是,某些城市在规划中,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强烈现代特征的建筑,导致城市建筑风格雷同,失去自身特点与魅力。甚至存在部分城市,为了短期内经济发展,牺牲生态环境,导致城市一步步走向生态衰落。也因为相关部门工作不到位,在城市中暗暗出现许多不合规建筑,为城市规划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3城市规划管理应用体系建设及措施
3.1构建数字化空间特点的规划体系
对于城市物质空间规划来说,其主要有四个过程:①城市空间发展策略;②城市空间评优估量;③城市发展范围猜想;④城市空间骨架分布。首先,对于城市空间成长发展来说,其最主要的指标就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针对区域不同的网络关联来说,必须全面的了解,提前在空间发展中了解城市主体要求,将科学的城市发展方案有效制定。其次,对于城市空间评优估量来说,其与自身健全的体系密不可分,将不同社交媒体应用,将地方资源信息网络开发,将人们的真实想法进行收集,从而对居民在空间质量满意方面的情况全面掌握,将不同地域的主要困难找出来,将空间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将相应的解决方案制定。再次,对于城市发展范围猜想来说,要利用移动智能手机以及智能公交等数据,对城市人口的分布情况等全面了解,同时还能够对人口用地的变动情况全面掌握,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最优容量范围合理的展望。最后,对于城市空间构造分布来说,要结合人们、企业与政府间的内在关系,必须高度重视其与城市空间构造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大数据的应用不可以局部分离,必须对其全方位考虑,从而才能使城市空间的科学性、实用性得以保证。
3.2进一步强化控规管理,严格规范调整程序
在建设项目审批中应当严格依据法定有效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批,项目的用地性质及各项建设指标要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确需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政府要从有利于推动发展全局出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文件规定,依法、依规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维护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因故对已经批准实施的控规成果进行单元整体或局部地块的调整、深化和完善。经济学家刘劲哲指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改不得突破总规的强制性内容,不得突破国家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涉及居住区及以上级别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调整的,须经相关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履行控规调整程序。”
3.3城市行为空间规划
对于城市居民行为活动来说,其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空间,针对城市行为空间来说,可以将和城市居民工作、生活紧密相连的手机、微博等数据当成是依托。数据点可以代表个人,数据点密度来代表人群密度,大数据技术能够使城市活力研究提供借鉴。此外,在分析城市行为时,对于居民不同行为结合体的职住关系是分析的关键,所以,也可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对人口、用地以及城市交通等进行分析,从而将其当成是依托,将城市规划发展方案制定。此外,通过大数据技术还能够将土地功能、土地开发密度等情况识别出来,将以往遥感影像技术更新数据滞后的情况有效规避。最后,大数据技术还能够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商业、医疗等规划方面应用,其成效也是十分显著的。
结语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工作之间的问题日益凸显,对此,我们一定要将二者之间的统一协调管理工作重视起来,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保证城乡规划的科学、合理并与实际需求相符。与此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那伯识.城市规划管理视角下我国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提升策略[J].建设科技,2019,(11):23-27.
[2]孙海军,张中华,刘靖.数字化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技术体系及应用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3,(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