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隧道施工不同于其他环境施工,具有其特定的风险因素,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耽误施工进度,甚至可能危及人员安全。保障施工安全是进行隧道施工的前提条件,相关单位必须对施工环境充分考察,制定具体的防风险措施,本文基于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施工现场管理展开论述。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施工现场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隧道技术也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但在实际施工中仍应该加强安全意识,要对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必须达到实时监控,实现有效管理。隧道施工与其他环境施工有很大不同,尤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在施工管理中应该多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提高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实现安全有效的施工管理。
1隧道施工特点
隧道施工的特点主要有两点,即施工环境复杂及施工技术难度大。隧道施工的工程现场大多集中在山区,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单位必须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施工布局,还要结合施工设计图纸有计划地开展建设,在合理范围内设计人员安排、设备、每日进度等内容,必须确保施工不造成山体坍塌、滑坡等灾害,要边建设边加固。不同的山体环境有很大的施工差别,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等诸多自然因素。鉴于此,隧道施工对设备和工艺、技术的要求较高,要求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要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掘进计划,确保整个施工质量和速度都得到保障。
2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
第一,隧道工程施工的环境不理想。在隧道工程施工的环境当中,地质因素、施工的岩层素质等都会存在着很大的变数,这些变数的累计造成了开采过程中危险系数的增大,倘若不采取强有力的支护手段,很容易造成塌方事故的发生,最终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第二,在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倘若对于支护防御方面的工作缺乏细致性,也很容易由于支护方面的短缺,造成连接处的破损和断裂。施工时,由于支护手段的落后、注浆技术的不成熟等原因,造成在预防位置十分薄弱,受到爆破的冲击之后,整个岩层都呈现出一个异常脆弱的局面,最终致使隧道发生意外状况。轻则落石堵塞隧道,重则整个隧道发生坍塌事故。第三,在隧道挖掘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规划,盲目挖掘,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在隧道工程的施工环节,应当着重针对脆弱的地质,开展精确的分析、判断,总结施工的方法和模式,采取实时化的分析模式,判断每一步施工流程该如何进行,最终实现参数方面的详细化、规范化处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3施工风险控制原则
从整体结构来看,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风险原则主要包括动态化控制原则、多维度控制原则和分级控制原则。其中,动态化控制原则是指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属于一项动态作业,施工点并非一成不变,在施工作业中,会随着施工进度和施工点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风险因素,例如隔水层和围岩区的施工风险就不同。一般来讲,隔水层在开挖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大量的涌水问题,围岩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因岩石松动而发生坍塌事故,所以,在施工风险管控工作中,必须坚持动态化控制原则,根据施工环境、施工进度的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多维度控制原则主要是指在隧道施工中,要从多个方面来加强风险预防工作。在正式施工前,施工企业应全面考察施工范围内的气候环境、水文条件与地质结构,准确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和隐患,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风险控制对策。其次,要做好围岩测量工作,科学划分围岩等级,针对不同等级进行采取相应的测量方式。如果发现围岩结构并未达到稳定性标准要求,就不能直接进行挖掘,需要采取支护措施,以免隧道在施工中出现岩石坍塌事故。分级控制原则是指在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将风险等级分为低度等级、中度等级、高度等级和极高等级,相比而言,低度等级大多在风险可控范围之内,一般无须采用处理措施,只需要借助智能化技术进行监控以便于发现异常情况。
中度风险在可控范围内,需要采用较为简单的相关技术进行控制。
4隧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4.1隧道智能化门禁系统
隧道施工入口处,安装“隧道人员与车辆出入管理门禁系统”,并在各个洞口设专人管理进出隧道的人员与车辆,利用门禁系统实现现场管理与远程监督。门禁系统能将人员车辆进出隧道的时间、隧道内各岗位人数和总人数适时统计并滚动显示在LED屏上;能随时掌握隧道内施工现场人员、车辆、设备的分布状况和运动轨迹,特别对开挖、支护、二衬、机械、普工、运输等重要班组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以及安全监控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车辆能根据系统所提供的数据,迅速了解洞内人员的位置,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效率。
4.2掌握好进度、质量与安全的平衡关系
对于隧道工程施工来说,由于工程自身的特殊性,施工环境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如地下水、山体积水、岩层应力变化等,都会造成安全隐患。很多施工单位过于重视施工进度,忽视了质量与安全问题,但三者保持了直接联系,如果出现了质量、安全问题势必会延长施工周期。所以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必须要根据实际状况做出调整,决不能模式化管理,一味的按照“死”规定进行。同时,很多隧道施工安全问题都是因为质量不达标造成的结果,如支护不到位造成的隧道崩塌等事故层出不穷。这就需要保证隧道施工质量,采用“三检”制度,包括自检、复检、验收三个环节,每道工序检测合格之后进行下一级检测。现场安全管理还要注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就是保证现场安全。
4.3施工人机安全管理
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和现场管理,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这也说明了隧道施工过程中人员安全的重要性。随着国家对人身伤亡安全责任事故管控和追责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隧道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也成为重中之重。隧道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管理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施工人员进场需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针对不同的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同时要求作业人员遵守安全交底和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其安装正确和安全的方式进行作业。施工机械安全管理需要做到施工机械统一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能够做到统筹运行,施工机械要配置足够的消防措施,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入现场作业时要有专门的指挥人员,涉及到特种作业的需要经过特种作业相关机构进行论证和审批。隧道施工过程属于受限空间作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作用空间,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距离,防止出现机械伤害安全事故。
结束语
对于隧道工程来说,全面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必不可少,安全管理工作决定了隧道工程是否可以顺利施工。但很多隧道工程由于合同工期短,很多管理人员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很多管理人员认为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会影响施工进度,对提升隧道工程效益整体作用不大。在错误观念的指导下,导致风险管理更多是流于形式,无法遏制住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近些年发生的隧道工程突水、坍塌、突泥等安全事故问题,均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着直接联系,所以必须要开展全过程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史小丽,姚玉玲,付浩然,潘军利.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评估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8,42(06):906-910.
[2]陈涛.隧道及地铁工程预警控制平台建设[J].现代隧道技术,2018,55(06):42-52.
[3]殷志锋.隧道施工管理浅析[J].时代农机,2018,45(11):173.
[4]许崇利,李海涛.公路桥梁隧道施工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