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用水的需求量增加,近些年,生活污水是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大污染源之一,是当前乡镇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妥善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是造福农村的重要民生工程,文章首先论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进而分析了污水处理效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处理效果
引言
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水环境治理及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对于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转变农村居民生活方式、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多次召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同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11月,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2019年7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等。地方为落实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及任务,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1农村生活污水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是指居民生活过程中粪便及其冲洗水、洗浴污水和厨房污水等。因经济水平、生活习惯、生活水平等不同,其成分、污染物浓度区别较大。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如下特点:水质水量波动性大、有机物含量高、污水排放随意性大,几乎不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2.1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第一,沼气池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应结合农村生活污水特点,确定沼气池的规模大小。沼气池非常适合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处理,营造一个厌氧的环境处理污水,使其再次被人们利用。沼气池产生的能源可以供给农村家庭使用,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可以有效利用动物的粪便、秸秆等农村资源,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第二,使用生物滤池进行农村污水处理。生物滤池主要使用碎石或者塑料制口作为生物处理构筑物,并且以土壤的自我净化为处理基础,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于灌溉。生物滤池在农村应用非常普遍,因为其成本低、操作简单,所以人们非常容易接受并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2.2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技术
对于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概念大家肯定也并不陌生,其就是模拟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从字面上也能够看出来,它是人工操作的,进行监督管理,其形式类似于沼泽地表面,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植物放入其中。但是这种处理方法是极其复杂的,还有大家可能这样认为,这种湿地能够具有3个方面的作用。在其中物理方面,主要说的就是重力对难溶性的有机物的沉淀作用和植物本身具有的吸附作用;而化学主要是在这个系统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最后一个作用就是包含生物方面,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来治理污水。
2.3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生物降解法,通过厌氧细菌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以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生物降解方式不仅经济而且高效,厌氧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建立简单,维护和管理方便,且所需能耗低,特别针对于人畜排泄污水处理效果最佳。
由于此类污水水质浓度高,是厌氧生物的最佳生存环境,也因此,厌氧生物对此类污水降解效果最好。厌氧生物处理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搭建沼气池,将生活污水引入到沼气池内,经过沼气池形成厌氧环境,进行层层处理,生物降解。其中,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也可以二次利用,作为沼气发电等能源类气体,处理后的污水也可变为肥沃的养料,灌溉农田等。以沼气池为代表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不仅污水处理效果好,而且经济方便,且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产生,成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常见的有效方式。
2.4渗透土地技术
渗透土地处理技术主要分为快速渗透和慢速渗透两种形式。其中快速渗透处理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具有较强渗透性的土地,将污水引入该地区进行快速沉淀、过滤和氧化反应,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等反应,达到快速渗透处理目的。该方式的处理特点较为明显,即处理速度快、处理效果显著,但是,该方式需要寻找具有较强渗透性的土地,受到场地条件限制,且为充分净化污水,快速营造厌氧环境,一次性排放的污水不宜过多,污水最好周期性排放,一次排放后使渗透地层表面快速干燥,内部营造厌氧环境,进而再进行二次排放,干湿交替,好氧与厌氧交互作用,以到达持续、高效净化污水的目的。而慢速渗透处理技术则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作用,以达到可持续净化和生态循环利用的目的。主要包括水稻系统、垂柳林地系统以及鱼池系统。其中,水稻田为主系统,生活污水经过一定的沉淀、过滤、氧化池处理以后,引入水稻田系统内,周边种植抗污抗湿能力强的垂柳作为调节,经过一段时间处理以后,再引入鱼池内作为辅助调节,不仅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又能作为水稻等植物的生长养分,同时也可以作为鱼池内的肥料,可谓一举三得,效果显著。
2.5蚯蚓生态滤池系统处理技术
蚯蚓生态滤池,主要是利用蚯蚓的一些特性,那就是能够疏松土壤,使其土壤能够透水,蚯蚓作为微生物还能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主要依靠蚯蚓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在某些方面来说,它是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完善。通过这种模式对原来的模式不断地进行改善,使其在能量的消耗上是极低的,在效果上是比较明显的,能够更大程度地实现污水处理的资源化,在环保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一种非常绿色的技术。在上面的3个处理系统中,这些处理系统都具有自己本身的优势,所以,在生活污水的治理上,可以使用这几个系统,在最近的几年里,我国对生活污水的研究也不断重视,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第一种湿地系统能够造成堵塞,在这个湿地当中,会有营养物质的不断积累,所以会导致水流的速度减缓,造成堵塞的现象,剩下的两种处理系统,在技术上缺乏成熟性,对此,为了更好地治理污水,一定要与时俱进,对这些系统不断地进行改善和创新。
结语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综合来讲还是比较简单可行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有效的污水净化。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各地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目的。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技术提升,多到其他地区进行走访和学习,合理选择生物处理技术、生态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超声波污水处理方法及高级氧化处理方法等多种技术手段,达到农村污水净化的目的。在技术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并注意把握好细节,规范处理流程,保证处理效果,为农村地区的水质改善做出努力,进而从整体上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马淑琴.构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刍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6-7.
[2]陈蓉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投资与进度综合控制[J].农业经济,2019(10):119-120.
[3]河北省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 张清强. 借势借智借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N]. 中国环境报,2019-11-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