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政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利用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5期   作者:张晶红
[导读] 我国近年来整体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使我国提前进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阶段
         摘要:我国近年来整体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使我国提前进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阶段。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加强信息化建设,覆盖全国各行业,更不用说民政档案管理了。可以说,信息化是新时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面临着民事档案管理的巨大挑战。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应朝着信息的方向发展民用档案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关键词:民政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利用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民政部门是主管社会行政事务的政府部门,在民政部门工作中形成了种类多样的民政档案,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和民政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在信息时代下,民政档案部门要积极推进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1信息化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概述与重要意义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民用档案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民用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民事档案管理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民事档案管理相结合,实现民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同时,通过资源与网络资源的整合,改变民事档案管理的步骤和人员素质,提高民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在信息时代,各类民事档案管理多元化,纸质民事档案转化为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电子信息对民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了解民事档案管理团队的信息质量,有利于提高民事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在信息技术迅速传播的社会环境下,信息技术在民政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传统的民政档案管理相比,信息技术在民政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1.信息化使民政档案管理共享。与传统的民政档案管理相比,由于管理形式的局限性,导致在应用中缺乏各类信息的共享,使得民政档案的利用效率较低。然而,在信息技术的新时代,民政档案的综合管理体系已经建立起来。我们可以使用VPN技术远程控制整个计算机。远程控制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提高了民政档案管理信息的利用率。2.信息化提高了民政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与传统的民政档案管理相比,这些工作都是由工作人员手工完成的,耗时较长,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然而,在信息技术的新时代,民政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理顺,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收集整理速度加快。
         2信息化运用到民政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
         1.在信息化中的民政档案管理工作比较复杂。现时代信息化程度较低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民政档案管理理念的习惯。况且很多民政档案管理部分引进了计算机信息化的设备,但只懂得简单的工作程序,很难将大量纸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过程中体现出信息化技术。特别是将大量的纸质档案资料转化为电子档案时,并没有将重要的民政档案进行电子备份的过程,这样也会大大降低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2.在信息化民政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够完善。目前有的事业单位民政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对信息化认识不够完善,由于在事业单位中民政档案管理工作占据了重要部分,所以采取信息化来管理民政档案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对信息化民政档案管理认识不够完善,导致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与此同时,对于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所以对信息化管理工作也不够重视,严重阻碍了信息化民政档案管理的发展。
         3信息化背景下改进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完善民政档案管理部门的硬件配置
         建设民政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前提是拥有相应的硬件设备。例如,数码相机、打印机、计算机、扫描仪和其他输入和输出设备在信息文件平台的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要做好档案资源建设,扫描、整理、储存史料,不断丰富档案资源,提高档案保存水平。全面推进民政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清理历史资料。通过民政部门增加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增加人员,改造和改造基本档案设备,建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档案处理工作。


         3.2创新档案管理信息化手段
         随着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许多大型数据库开始运用云服务平台,降低了档案管理成本,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我国婚姻登记信息已经实现全国联网,但是在异地登记信息查询业务中仍然存在着查询周期长、信息不全面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政部门可利用云服务平台建立起民政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聚合、分布和操作平台上的数据资源,实现民政档案信息的快速传递和高度共享,构建起开放性的资源利用环境。
         3.3明确档案信息管理定位完善民政档案基础工作
         毫无疑问,民政档案管理信息化在于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大众服务,提高民政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档案管理负责人在开展信息化建设之前应结合档案实际工作情况和同领域信息化建设情况明确自身定位,挖掘档案管理真正需求,只有明确自身需求并结合其他信息化建设经验才有利于后续信息化软件购买和后期维护。由于信息化有较多系统功能,民政部门在建设应用初期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并专注于这些功能推进,其他功能可以一边使用一边添加,以点带面推动信息化建设,避免前期设计过于理想化后期功能应用不符实际而出现失败。与此同时,民政部门需建立标准化操作手册,即统一规范信息化系统操作,实现各个部门资源共享。
         3.4要建立高素质的民政档案管理团队
         企业建立一个高素质民政档案管理团队就意味着里面每一个民政档案管理者都应具备自己应有的基础能力,从而加强专业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工作理念,逐步建立民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想,争取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民政档案管理者。这样才能够满足信息化时代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3.5建设数字档案室
         民政档案部门要加快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参照《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的相关要求,建设民政档案数字档案室,对传统载体的民政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在数字化过程中必须保证元数据齐全,保持数字复印件原貌,以便于检索和利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包括民政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系统运行维护制度、档案安全保密制度、档案数字化处理管理制度等,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民政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此外,民政部门还可将其他业务系统嵌入到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中,实现对电子档案文件资料的自动化采集,并做好电子档案的鉴定、整理和归档工作,以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效率。
         3.6加强民政档案信息平台的安全性能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往民用档案信息平台的安全性已不能满意现代发展的要求。因而,民政部门对档案信息系统进行了升级,不断优化其安全功能,或者引进了安全系数高、功能安稳的档案信息系统。同时,它禁止访问外部数据源的信息数据,也禁止运用具有信息系统的核算机接收不知道邮件、qq聊天,并且不能在此核算机上运用不知道硬盘、u盘等等。在信息系统的核算机上树立软硬件防火墙,防止木马病毒的攻击。
         结语
         总之,信息化背景下的民事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它不仅提高了民政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为政府提供了方便。因此,政府应加强信息化技术在民政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以加快民政档案管理数据的研究,促进民政档案管理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东鑫.新时期民政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利用问题探讨[J].管理观察,2016(29):72-74.
         [2]李沂滨.新时期民政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利用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2):177-178.
         [3]袁振.浅谈档案信息化进程中民政档案服务问题[J].办公室业务,2017(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