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影像设备系统的质量控制与维护管理 江舜志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期   作者:江舜志
[导读] 摘要:医疗水平与医疗设施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准确的实验室数据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的参考价值。

        (连云港市东方医院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摘要:医疗水平与医疗设施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准确的实验室数据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的参考价值。也可以说,医疗设备提供的患者数据的准确性影响着医疗服务、患者健康。故而,保障医疗设备的质量、实行合理有效的维护管理就是保障医疗服务的有效进行。鉴于此,本文对医疗影像设备系统的质量控制与维护管理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影像设备系统;质量控制;维护管理
        引言
        医学影像技术是一项通过工程学概念与方法,并在工程学技术的基础上应用诸多先进技术手段帮助医师窥测人体内部组织、脏器结构形态与功能上的各种变化,进而完成疾病诊断、治疗及人体研究的重要技术。而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对医学影像设备的正确使用。
        1院内影像设备管理概论
        影像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定期检查与维护,影像设备本身成本较高,属于院内的重要医疗设施,且对设备要求较高,故而定期的细致检查与管理维修是对设备的一种负责与保障,更是提供给临床医生数据准确性的一种保障。再加上设备的长期使用会造成一定的磨损,甚至报废,故而定期合理维护是提升医疗设备使用寿命的一种有效手段,从而减少资金的损耗。
        目前的大多数医院管理模式都遵循管理系统运行,但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初始信息无法在进一步的信息加工工作中提供帮助,同时此类管理系统存在不兼容的情况。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医疗影像设备的质量直接关联着医疗进程、患者疾病救治、医院效益等等,故而医疗影像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是应当在管理工作中放在首要位置的。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医学工程部门应当不断深入研究并不断改进医疗影像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从而保证医院内日常工作的有效性、准确性、优质性。
        2影像设备常见故障
        2.1电路硬件和运行软件故障
        影像设备的电路硬件中电子元器件居多,电子元器件对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有一定要求,温度过高或环境过于潮湿都会对元器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元器件本身的寿命长短也是导致故障的因素之一。电路硬件故障一般会导致元器件出现焊点脱落、接触断开、电路短路等现象。影像设备的运行离不开计算机,由于使用频率的增加,计算机软件在运行时可能会出现死机、系统崩溃的情况,甚至会导致部分数据丢失。
        2.2操作不当
        医院新进了影像设备或有年轻医生刚进入医院,就会有部分人员不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在诊疗时出现错误操作,若没有被及时发现纠正并频繁依此操作,必定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
        3医疗影像设备系统的质量控制与维护管理措施
        3.1应做好医学影像设备的采购管理
        采购部门在每一台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购买过程中,必须要制定科学周密的购买计划,对预备购买的医学影像设备进行严密的论证以及评价,针对设备的技术先进性、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论证分析,进而针对设备的安装条件、使用环境、技术支持、购买成本、使用要求等内容结合当前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医学影像设备的购买符合当前医院发展的实际需求,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符合医疗服务的实际要求以及医学影像设备购买的正确性。
        3.2及时组织岗位培训
        医院引进设备以后,要及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详细,如设备的构造、性能、简单原理,设备对于安装环境的要求,正确的操作流程,设备的日常检查、保养注意事项,设备出现一些常见故障时如何维修等。由于培训内容较复杂,可循序渐进地多次进行培训,加深人员的印象,减少错误操作进而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同时使得医院自身有人员能够进行稍复杂的故障维修。



        3.3加强不同医学影像设备检测指标的分析
        不同的医学影像设备在质量保证与控制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参数也存在差异,例如DRX线成像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指标,包括图像均匀程度、暗噪声、曝光校准、线性度、噪声、密度分辨力等;CT设备的质量检测指标包括床运动精度、射线束宽度、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CT值准确度、CT值均匀度、辐射剂量、水的CT值、激光定位灯准确度等内容。因此,相关人员应结合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根据医学影像设备差异来完成不同设备参数的调试与检验,切不可出现差错。
        3.4加强医疗影像设备的日常维护
        医疗器械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如下:(1)定期清洁仪器和机房环境,监管仪器和设备环境的温度和湿度。(2)定期检查螺母、机械和机械旋转,密切监控设备和设备的运行情况,以便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3)定期检查各种仪器表面部分的操作状态,包括指示灯、开关、显示参数等。(4)仪表设备使用前,通过仪表自检方案进行全面检查。例如,如果发生参数错误,请快速咨询专业工程师以解决。(5)观察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图像质量,并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发送反馈;(6)设备使用者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3.5及时正确处理故障
        当医护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发现异常情况,应当第一时间停止设备运行,寻找故障原因,若是简单的故障,自行处理即可。若故障较为复杂,应当及时报备相关部门进行维修。维修时要注意方式是否正确。如组件卡死,看是否有组件生锈,若有则要及时除锈并上润滑油。连接部件松动、脱落,要对其进行加固。电子元器件损坏,要及时更换新的元器件。软件运行故障,需要重启设备或重装软件等。准确找出故障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6专职维护机构需健全
        国家政策方面仍然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多不足,医院内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不高,技术运营能力低,责任感不强,对工作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足够专职人员来维护数字成像医疗设备的医院,这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后无法正常按时维修,从而对医院收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这些设备的维护效率和维修技术水平,可引进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派遣驻院工程师协助解决。
        3.7注重定期保养
        定期维护通常是设备管理员与医疗设备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执行的维护任务。定期维护的实施基于重复的、有组织的维护计划。这使维护人员能够确定设备的运行情况,并轻松找到错误。基本上,医学影像设备的维护通常是三级维护保养制度:(1)医学影像设备的日常维护主要是部门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清洁医学影像设备的表面污点、固定和润滑机械部分、固定易松动的螺丝和零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以及确认零件是否完好。(2) 设备管理员和医疗设备部工程技术人员按计划负责,主要进行内部清洁,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声音、湿度、指示灯等),进行本地检查和调整,清除医学图像设备内部灰尘,清洁电路板脚部的氧化层,以及清洁相关电位表。(3)由医疗设备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制造商工程师共同进行预防性维修,主要是检查医疗成像设备的主要部件或主要部件,调整精度,必要时更换已达到磨损极限的机械脆弱部件。以及对某些性能下降的电子部件(电位器、电容、电阻等)进行采样,更换有问题的电子部件。
        结束语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像设备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降低了医疗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成本,同时也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深入探究医疗设施的质量监控与维修管理对于避免由于医疗设施而引起的医疗纠纷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杜继生.试论医学影像设备维修的现状及管理方法[J].中国医学工程,2018,26(11):35-37.
        [2]王越.医学影像设备维护与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3):175-176.
        [3]陈自谦.大型医学影像设备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10):1-6+18.
        [4]薛建华.医疗影像设备系统的质量控制与维护管理[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3):85-86.
        [5]郑洪武.医疗影像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管理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8):8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