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能够促进环境保护效果的提高,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先进技术如GIS技术等开始被应用到环境影响评价中,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能够满足环境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同时又改善了环境质量。基于此,对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分析问题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GIS技术;水文水资源;应用;
引言
随着国内水文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水资源不仅遭受较为严重的污染,而且逐渐表现出枯竭的趋势,水危机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此对水文水资源的研究逐渐增多。而GIS技术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先进技术,将其应用到水文水资源研究中,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到所需要的水文资料数据,从而为区域水文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提升水文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
1、GIS技术简述
GIS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数据空间内几乎所有类型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在保证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实现对数据的高度整合。在实际应用中,GIS技术对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通过硬件与软件的结合,能够就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运算、分析和显示。GIS通过3D视图与具体地理空间坐标的结合,能够对相关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存储、查询以及分析。GIS系统本身附带有相应的图形用户界面,目标用户能够对可视化地图中的数据进行查看和操控,而这个功能实现的基础是GIS引擎,其本身作为系统核心,能够为数据库供给、拓扑功能等的实现提供支撑,方便用户使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GIS技术发展迅速,相关研究人员开始越发重视对GIS用户界面的研究,虽然其基本功能并没有将提供用户图形界面包括在内,不过系统功能是否能够成功,主要就是由用户图形界面决定。在实际应用中,借助GIS技术,能够在不同地理对象如城市、水域、高速公路之间,建立起相应的拓扑关系,开展有效分析,空间拓扑关系建立的过程是利用数学方式来对空间关系进行描述和定义的过程,在确立好拓扑关系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能够对GIS数据库中存在对象的地点、空间关系以及数据属性等进行分析和明确。
2、GIS技术功能
将GIS技术应用在市政排水管网管控过程中,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功能:①收集多方数据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涉及到市政排水管网管控期间的数据进行收集,如当地地形特征、降雨情况等。将此些信息转化为用户需要的各类形式,切实提升用户信息服务水平;②地理信息系统内部的数据库功能能够将市政排水管网内信息进行同一采集与存储,提升排水管网内部信息管控水平,针对此些信息发现市政排水管网运行期间存在问题,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市政排水管网管控机制;③地理信息系统还具备更加完善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市政排水管网的运行状态与所在位置利用三维模型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某地区地下排水管道检索工作为例,利用传统管理手段仅能够获取管径、长度与管道材质等信息。而利用GIS技术,可直观展现出管道的三维空间位置,排水管道与其他管道之间的内在关联、管道高度等信息,确保排水管道运行数据更加直观可靠。
3、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应用中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从区域环境中获取到水资源的具体分布数据,而且还需要对众多数据做出有效处理,从而为管理决策提出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而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将其应用于水文水资源管理中有着较高的实际价值。从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实时更新水文水资源的空间信息
由于GIS技术在空间数据获取上有较大的优势,将其应用到水文水资源管理中,能够较为便捷高效的获取到水资源信息,并在信息中构建出完善的空间坐标系统,将水文水资源信息与空间环境相结合,使管理人员在分析相关数据时能够更加直观。同时其便捷性和高效性也使得管理决策的时效性增强,使最终管理效果更加明显。
3.2深入挖掘数据资料
在传统的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受限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很难对获取到的数据资料做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同时获取到的数据信息也存在较大的片面性,这些都不利于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而在GIS技术应用过程中,将其与卫星遥感技术、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联合气象数据资料、地质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由此将能够挖掘出更具有价值的水资源信息,对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3.3地表水资源的配置应用与保护
GIS技术应用到地表水资源监管中,最为显著的作用便在于空间数据的获取以及对各类数据资源的管理上面。而在对地表水资源进行配置应用时,为确保应用的科学性,可以充分发挥GIS技术的优势之处,首先建立数据资源勘测库,收集流域内勘测到的数据信息;其次,归类整理以往采集到的数据资料,并将其录入到对应的历史数据资料库之中,从而构建出较为完善的数据资料库。然后基于这些数据资源,对流域内地表水资源做出系统性的规划配置。如:绘制出各区域农业灌溉用水规划图、各区域居民用水规划图、工业用水规划图等。在系统的规划布局之下,能够让最终的地表水资源配置应用与保护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促进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但是从当前太子河GIS水文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来看,在这方面应用存在明显性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流域水资源的应用与保护。
3.4依靠GIS技术建立水资源地理空间数据库
利用GIS技术为进行水文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文水资源地理空间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工作。GIS技术本身具有较强的空间特征,能够实时进行数据资料的更新和信息的传递。同时,还具有十分清晰的可视化效果,使各类信息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而想要从数据中得到信息,数据处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谓数据处理过程,是指对数据进行搜集、筛选、排列、归类、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后期的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过程。数据处理的目的在于:(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输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2)把数据进行加工,使所搜集的数据成为对正确管理和决策有用的数据;(3)把编辑后的数据进行存储,以供后续使用。从而保障水资源数据库能够实时获取到准确的水文资料。
结束语
将GIS技术应用到水文水资源的监管中,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之处,有助于对流域地下水、地表水的监管,形成对流域水文水资源的有效评测与保护,对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与应用有较大的帮助。但是从当前太子河对GIS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仍旧存在较多的不完善之处,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还应对之做出改进与优化,从而促进对GIS技术的高效应用。
参考文献
[1]初忠夺.基于GIS技术的水文水资源研究[J].地下水,2020,42(02):193-194.
[2]张全.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5):157-158.
[3]梁淑梅.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优化[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104-105.
[4]闫明丽.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8(36):236.
[5]郭美叶.探析GIS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4):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