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各方面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对于建筑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新兴材料与技术的现象更加的普遍。建筑材料的质量不但跟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其还跟污染方面有关,所以对于材料质量的检测技术应用方面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进行有关论述,阐述了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系统的设计要点,提出了提高这方面应用的具体措施,为我国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方面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
引言
迈入21世纪,我国由于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我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工程建筑项目在我国遍地开花,推动了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极大发展。工程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是有效保障工程建筑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发展工程建筑行业内不断出现新兴材料,给我国的工程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带来了考验。近年来,我国将聚焦点对准了工程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相关检测部门需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检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工程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工程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1.1有效保障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在工程建筑项目中,工程建筑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若采用质量低劣的工程建筑材料会导致工程建筑的安全性出现整体的偏差,威胁到施工人员及住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在施工前,若对工程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则可以有效杜绝此类隐患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及住户的安全,延长工程建筑的使用寿命。
1.2可选择最具性价比的工程建筑材料
在开展工程建筑项目前,使用工程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检测项目中所使用的工程建筑材料,一方面可确保工程建筑材料的安全,另一方面可检测材料的性能是否属实。此外,所检测的工程建筑材料若符合相关施工标准,可在这一前提下,多方对比工程建筑材料,找出质量和价格都更为优质的工程建筑材料,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工程建筑项目的成本。
1.3加快工程建筑新材料的普及率
随着我国工程建筑项目的不断普及,在我国工程建筑行业中,相关工程建筑材料、工艺等不断演变,发展出了许多新兴材料及工艺。使用工程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可以使得这些新兴材料及相关工艺被最大化普及,其优点被世人所周知。
2影响因素分析
2.1运输与储存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材料运输与储存方面,都会对材料造成不同通程度的损伤,由此而影响材料的性能与使用质量。现阶段的建筑施工队伍中,农民工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施工人员在专业认知能力与综合素养方面明显偏低,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各类问题,例如材料保存不合理,无法结合材料的特点开展运输工作等等。因此,施工企业要提升材料监管的全面性,按照材料自身的性能特点开展材料的运输与储存。针对使用后剩余的材料要进行及时归还与登记保管。针对极易受损的材料要进行重点保管,降低在运输环节与存储环节对材料检测准确性的干扰,提高材料检测工作的有效性。
2.2漏检因素
对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测是建筑材料入库前的基本工作,这也是保障建筑工程中选择的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要求的重要方式。在材料检测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漏检的情况,这会直接影响原材料的检测,从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要有效避免漏检原因对材料检测有效性的影响,首先需要及时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与设备,并对其进行完善与更新,为检测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另外,强化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检测人员的责任心,确保其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再次,施工企业对材料检测工作的具体情况要具有整体性的掌握,例如所需送检的材料类型,时间以及送检方式等等。
3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系统设计的要点
3.1需求分析
在开展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系统设计之前,实施需求分析操作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目的是精确的分析用户对于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需要,从而确定最终的目的所在。所以,对于在构建数据库方面,其速度大部分是由需求分析这个阶段决定的。在刚开展的时候,就需要把需求分析落实到位,这将会为以后的设计和实际操作带来相应的帮助。
3.2设计的过程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开发者需要了解用户的需要,同时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形成满足要求的逻辑结构。不仅如此,利用这种结构把概念结构转化为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同时改良和提高系统的性能。在进行物理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择逻辑数据结构,确定好最合适的物理结构层。将这些阶段落实之后,有关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调试和编辑工作,给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3.3对于水泥的检测
在我国工程建筑行业中,对于水泥的应用十分之普遍。因此,水泥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筑项目的好坏,劣势水泥会使得工程建筑项目的安全埋下隐患,严重的话危及到施工人员及住户的人身安全。在检测水泥时,相关行业必须提高注意。检测水泥时,检测人员需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水泥检测标准来执行,我国水泥的最新检测标准为《通用硅酸盐水泥》(XG2—2014),该标准对水泥的试验方法、技术要求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检测人员在对水泥进行检测时,在拿到水泥时,需充分检查水泥的外包装是否存在破损的情况,对照检测标准,比对水泥的各项指标数据。确认完毕后,针对水泥的各种性能进行相关的实验,确保所采购的水泥充分符合相关标准。此外,在对水泥进行检测时,需特别注意水泥的出厂日期、合格证书等,所采购的水泥必须是同一厂家统一批次生产的。若采购水泥的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必须对所采购的水泥进行多次实验,确保水泥质量完全符合标准,有效保障水泥的质量等完全符合工程建筑项目的相关要求。
3.4对于钢筋的检测
我国对于钢筋检测有多种标准规范,具体有《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等,钢筋的检测需按照现有的国家标准来进行检测。同水泥检测一样,检测人员需仔细核实钢筋的出厂日期、合格证书、检测报告等,确保钢筋的出厂日期、各项数据指标等都和报告一致,确认完毕之后,检测人员需对钢筋开展复检工作。进行复检工作时,检测人员需重点关注钢筋的尺寸、重量偏差、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等,在进行复检工作时,检测人员需采取多次抽样的方式来进行检测,例如在进行钢筋重量偏差值检测时,需分别从不同的钢筋上进行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且长度至少保证有500mm,多次取样的方法可有效保障数据的精准度。在进行钢筋检测时,检测人员需将数据记录下来,将钢筋的重量偏差、力学性能等详细记录,根据这些数据,可预估出钢筋在工程建筑项目中的工作状况,可将风险降到最低。
结语
根据本文的介绍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建筑材料质量的严格把控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相应的工程监管人员要加大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不仅仅要保障材料的质量也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以及性价比等方面,另外也要重视材料对于工程周围环境以及建筑成型的影响。除此之外,关注对于建筑材料质量的优化和提升,在根本上给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海燕,徐吉成,曹媛媛,等.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17,30(1):98-100.
[2]崔丽娜.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门窗,2018(1):46.
[3]关红艳,崔跃红,郭中宝,等.建筑材料抗菌防霉检测技术现状[J].中国建材科技,2017,2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