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利于实现建筑工程实现预期的目标,而关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则是确保质量控制与施工安全运行的有力措施,本文尝试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入手,在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进行关系分析的前提下,作出对提高安全管理、实现施工现场质量提升的对策探析,以期能够获取对于建筑工程良性施工的全面认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在推动城建发展、大型工程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具备的复杂性、广泛性的特点,使安全管理在其施工现场中成为确保质量和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并未能发挥其切实的作用,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则成为当下其重要举措。
1.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中,安全管理工作是在处理各种涉及建筑施工的内容上进行的统筹与规划措施,其中重点包含了以确保工程质量提升机施工安全运行的目的,因此,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为工程的质量控制成效提供了切实手段,同时质量控制又为安全管理明确了总体目的。
1.1安全管理是质量控制的前提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能够达到预期标准的前提基础。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通过全面的组织、多方位的协调以及合理的规划等各种手段,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个要素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以此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让施工能够在安全高效的前提下确保工程的质量达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仅能够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安全及质量问题及时作出应对措施进行处理,而且能够通过管理模式的前瞻性,能够作出对潜在问题的预判,并能实施妥善的先期应对机制,安全管理在处理施工现场各种现存或即将出现的问题上,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1.2质量控制是安全管理的目的
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是建筑企业想要借鉴安全管理及其它手段实现的目的,施工企业为了达到理想的建筑工程质量,通常会采用建立完整的施工规范及操作要求等一些列管理措施,借此进行既定标准的设立,从而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质量控制的实现一般通过对施工材料和施工人员的控制和管理来实现,一方面,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需要对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全部材料进行质量管控与数量记录;另一方面,在施工人员的管理上,需要在岗前进行系统的规范培训与施工要求的培训,以此提升其施工的专业性。通过对工程人员与材料水平与质量的管控与提升,是实现工程质量提升的基础手段。
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管理意识淡薄带来管理松动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由上至下对安全管理重视不足的问题,企业领导层普遍将安全管理的起讫点放在政府质量安监部门的硬性要求上,而未摆正自身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保持的安全管理状态和基本要求。建筑企业的施工层由于缺乏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对于安全生产不够重视,致使安全隐患问题不断出现,这些都成为安全控制上导致管理松动的重点因素。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范围很广,其中包含了机械设备的维护、工程材料质量、基建设备的操作规范等,部分施工企业由于安全意识的淡薄,价值安全管理力度不够,管理松懈,很容易带来由于机械、设备、材料等故障及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企业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的懈怠是确保施工安全的最大障碍。
2.2管理制度缺陷与监管力度不足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合理制度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健全的保障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工程质量与安全施工在工程建设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制度的树立,明确对于施工人员及施工程序的规范,维护施工安全,从而实现人员安全与工程效益的最大化。然而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与施工现场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体现在其制度条例不够明晰,约束指向性不够明确,内容含糊不清等问题,导致施工人员施工缺乏可依赖的规范标准,出现施工的随意性,不仅使工程效率低下,而且也容易埋下很多安全隐患。比如,由于缺乏对于施工秩序的管理要求,或对管理规定的不够重视,很容易出现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凌乱,人员运转失当的现象,加之相配套的安全设施缺乏,缺乏对于制度实施与现场管理的及时监管,很容易带来一些安全事故。
2.3施工人员素质不足
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大部分由于观念意识及素质能力的限制,在施工能力及技术水平上存在操作不规范、无法紧跟安全理念步伐的问题,加之对于一线劳务人员缺乏全面系统及合适的培训,导致其安全意识淡薄、施工规范失序,从而无法保证工程最终的质量。
3.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3.1明确制度,提升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合理、针对性强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来确保施工安全的健康运行,同时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工程建设要求等具体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编制,并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度的调整和确保实施。依据管理制度实现施工管理的明细化,依规对施工材料的选购、存放、整理和供应进行全面的管理,确保材料供给及时性与质量要求。通过施工规范对施工人员的日常施工行为进行约束,实现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制度履行的严格化,确保施工过程有规可依,问题出现有责可追。
3.2加强培训,提升工人素质
施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水平,培养和加强施工人员过硬的素质是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措施,因此要借鉴各种手段对施工人员进行能力培养。在专业水平方面,通过能力考核进行资格准入,在工作素养方面,通过加强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提升施工人员工作的严谨性,从而确保施工过程万无一失。
3.3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
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在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监督与检查,对不合管理规定的施工行为和现象进行及时的劝止和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审查制度,通过严格的检查、监管、审查等一些列工作确保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把控,确保施工现场零事故发生率。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的各项事务直接关系到施工本身的安全运行与工程本身的质量结果,通过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的加强可以最大化的实现工程朝着预定目标进行发展,而在现场的管理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意识、制度、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因素,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协调与控制,如此才能实现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志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9):102-104.
[2]闫士婷.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管理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089.
[3]王建宏.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居业,2020,(1):147-148.
[4]王慧.建筑工程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方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1072.
[5]张琦.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