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检测问题解析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王晓元
[导读] 现阶段,加强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
         摘要:现阶段,加强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必须要提高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及全面性,进而总结出相应的方法,提高检测的效率与准确度。当前,在建筑材料的实际检测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因素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问题;对策
         前言: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灵魂,质量控制管理必须首先在施工过程中被放置。从施工和整个建设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有许多内容需要加强质量控制,我们应该从多个环节入手,根据施工图进行设计,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因此,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是我们当前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任务。
         1建筑材料检测重要意义
         我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将建筑材料的审核利用作为施工重点。现如今,人们对施工建筑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建筑材料的优良为建筑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在施工建筑中,不断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管控。基于建筑材料对整个工程施工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建项目的建设,有必要加强建筑材料的检验。进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可以有效增强建筑的施工质量,为建筑的基础施工建设打下牢固的根基,可以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进行施工材料质量检测,可以减轻返工率,不断节省工程开支。不断地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可以使建筑材料种类更加创新,从而使建筑工程朝着多样化发展,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最优。
         2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
         2.1环境的温度及湿度
         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温度与湿度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很多材料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出现性能上的变化。例如沥青为沥青混合料中的胶凝材料,沥青的软化点,反映沥青的黏度和高温稳定性。当环境温度比沥青软化点高时,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会出现大幅度下降,稳定度也会随之而下降。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沥青,应根据使用环境进行选择,软化点不可以过低或过高,否则在温度高的环境下会软化,而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会产生脆裂。
         2.2试验机具的加荷速度
         加荷速度会对建筑材料的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温度正常的情况下,对建筑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检测过程中,如果加荷速度过快,建筑材料在进行检测后的强度会高于其自身固有的强度,反之加荷速度较慢,材料在检测后就会出现强度变小的情况。例如在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时,加荷过程需要具备均匀性与连续性,在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30的情况下,加荷速度为每秒钟0.3~0.5MPa,而在混凝土等级高于C30低于C60的情况下,加荷速度为每秒钟0.5~0.8MPa,而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的情况下,加荷速度为每秒钟0.8~1.0MPa。试验过程中,如果加荷速度过快,就会导致试块出现变形,进而误差变大,混凝土强度值也就会偏高。在进行钢筋检测时,加荷速度如果过快,会对钢筋的极限强度与破坏荷载产生极大影响。
         2.3试件取样的代表性
         试件所具备的代表性不够高指的是对于试件的检测结果无法代表该类材料的整体质量。一般施工方在进行送检时的样品是质量合格的,但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却可能达不到相应的施工质量标准。此外,相关取样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在取样过程中不够规范,也会导致试件代表性较低,造成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
         2.4试件的尺寸与精度
         建筑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检测过程中,多数情况下,试样需要为标准试件。例如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的试件成型,应该根据JG3019-94《混凝土试模》规定,对试模的尺寸进行检查,试模两面都应保持平行,且水平度公差不能高于0.0005dmm,保证试模成型的试件尺寸符合标准。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现试件尺寸超出要求,就说明试模不合格,进而通过该试模生产出的试件也就无法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真实的反映。
         2.5检测依据的选择
         建筑材料在选择标准判定时,如果选择不同标准的试验方法,可能会对测定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同结果。

例如植草砖抗压强度性能检测,选用GB/T28635-2012《混凝土路面砖》,标准中规定抗压强度按公式Cc=P/A计算,A取试件实际受压面积。而选用NY/T1253-2006《植草砖》,强度等级项目试验按GB/T4111-2013《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附录A,试件抗压强度按公式f=P/LB计算,A=LB取整块砖的长乘宽计算受压面积。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抗压强度值会有很大的偏差。
         2.6误差与数据处理
         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出现检测误差就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检测误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操作的不规范或设备精准度较低。在一般情况下,建筑材料的检测是允许存在误差的,但需要根据规范将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7检测设备的配备
         现阶段,很多检测单位使用的检测设备还较为落后,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很多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这就导致检测结果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随着建筑工程材料的不断更新,检测内容也在逐渐扩大,这就需要检测单位加强对新型检测设备的引进。
         3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的措施分析
         3.1保证温度与湿度的稳定
         保证温度与湿度的稳定,是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稳定性的重要措施,进而降低检测误差。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中,水泥、沥青及混凝土等材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温度与湿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做好对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工作,例如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室,需控制环境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
         3.2提高材料取样的规范性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而检测过程无法将全部材料进行检测,因此,需对材料进行正确取样。通过材料取样,使检测结果可以较大限度上反映出整体材料的质量与性能。材料取样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取样人员及取样方法要进行严格的选择,在取样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规范要求,提高取样工作的合理性,提高试件的代表性。
         3.3加强培养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
         建筑材料在检测过程中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检测单位加强对检测人员职业素养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及职业素养,才能进一步实现检测效果的提高。
         3.4提高设备使用的正确性
         在建筑材料检测阶段,检测设备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对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和日常维护是极为重要的,只有保证检测设备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检测单位还需要加强对先进设备的引进,对达到使用期限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保证检测设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3.5开放材料检测市场,引入材料检测竞争机制
         随着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发展,各级质量检验站的检验结构需要建立独立的检测企业,。此外,要完善和规范建材质量检验市场准入机制,促进各地区检验机构的合作,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减少恶性竞争。最后,要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违法机构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质量对于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的准确性,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丽桃.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四川水泥,2018(11):23.
         [2]陈玉珍.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20):5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