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同时推动了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对先进技术加以应用使其生产效率得到提升,水利水电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探索中不断创新,然而其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BIM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在工程中对其进行应用能够对此工程进行良好的辅助,避免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使该工程更加安全稳定。本文对BIM技术的特点进行简要概述,对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障碍和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BIM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应用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尤其在洪涝灾害频发的时期,水利工程发挥了的作用有目共睹。近年来,随着我国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关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优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逐渐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但由于水利工程具有工程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操作空间有限、受地质条件影响巨大等因素,导致水利工程的发展一直面临着重重挑战。新技术的引用和施工模式的优化和改革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势在必行。
1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有三个主要特点,分别是模拟性、可视性以及相互联系性。首先是模拟性,BIM技术与传统的计算机构件模型不同,在以往的水利工程模型中,大多是平面图纸或者3D模型,BIM技术属于4D的模型,它是在3D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维度,使模型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使用价值更高。其次是可视性,在传统的水利工程模型设计中,大多是2D的平面图纸,水利工程在模型中的立体感比较弱,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可能会导致设计人员的设计图纸中没有鲜明的特色,可视性较低。但是BIM技术下的图纸设计是三维立体图形,在图纸中可以对建筑项目的所有信息进行查看,在这个基于BIM技术设计的建筑模型可以从施工前开始使用一直到施工结束,每一个水利工程环节都可以在可视化的条件下进行施工。最后一点是相互联系性,人的生老病死就是一生的周期,世间万物都有其自己的周期,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工程施工中,无论是建筑工程还是水利工程,都符合生命周期理论。在水利工程的全周期中,每一个环节都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将各个环节分解开,那么水利工程就会显得不完整,BIM技术可以将建筑周期紧密相连。在BIM技术背景下设计的模型,每个工程阶段都是紧密相连的,因此BIM技术还具有相互联系性的特点。
2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障碍
2.1缺乏成熟的政策环境支持
BIM应用于水利项目水利工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从目前水利工程发展来看,相关技术水平一直较为落后,尤其对于传统施工工艺的依赖以及技术人员的传统施工思维和设计方案等都严重制约着水利工程技术的完善。BIM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施工手段,但由于我国在BIM技术使用规范和应用模式等方面缺乏成熟的法律法规保障,导致该行业人士在工程技术管理环节仍旧难以接受以BIM技术替代传统思维。政策环境不成熟,直接导致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中推广受阻。
2.2水利工程中使用BIM技术的行业环境不成熟
目前,BIM技术已经在我国的部分设计院使用,但是当期的使用多是以试用为主,这就导致了目前BIM技术在水利行业的操作不成熟,适用范围和深度不能达到预期标准,最终使得BIM技术的投资收益率并不高。而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的BIM技术也需要大量的人资、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投入,工作效率低下将直接影响到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和推广。因此,行业环境的不成熟也直接影响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推广。
3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3.1行业环境方面应用
对于水利水电行业而言,行业协会的作用不容小视。通过对现有水利工程项目BIM使用案例进行搜集归纳,对BIM的应用价值予以探讨并在行业间宣传,可以极大的刺激水利行业对于BIM技术的认知。此外,通过借助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力量,在各大企业、社会团体之间进行宣传和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从业人员了解并掌握到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定期组织BIM知识培训,对于培养行业储备BIM人才也将起到积极地效果。另外,招标单位应当发挥自身在行业中的主动地位,通过强制性要求施工阶段采用BIM技术的方式鼓励并刺激施工人员对于BIM技术的使用,对于形成良好的行业环境,激发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领域的使用都将意义重大。
3.2信息模型数字化集成交付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复杂,即使在工程完成交付使用后也要进行大量的监测和维护工作。传统竣工档案交付的纸质档案浩大繁锁且离散,运行维护阶段查阅困难且易于以偏概全。而采用BIM技术形成的竣工档案具有可视化、结构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特点,同时交付实物和数字工程两个产品,可为工程运行维护乃至改造报废提供支持。
3.3构建安全管理模型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安全隐患的预防是工程中的中的工作。近几年我国对水利工程安全问题管理十分严格,但是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这就说明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问题。BIM技术可以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模型的构建,只需将工程中所有参数都输入到计算机内,BIM软件就可以自动构建模型。在BIM模型中,有工程的所有信息数据,并且对工程中的不足之处一目了然,因此基于BIM技术构建的模型,可以起到找出安全隐患的作用,将安全隐患及早处理,营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
3.4施工安全管理
传统的安全管理、危险源的判断和防护设施的布置都需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来进行,BIM具有信息完备性和可视化的特点,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利用BIM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可以比较直观地从场容场貌、安全防护、安全措施、脚手架、机械设备等方面建立文明管理方案指导安全文明施工。BIM的可视化空间是随着工程进展动态变化的,通过模拟工人的施工状况,可以形象地看到工作面状况,预先评估工作空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利用BIM的可视化和与实际现场相似度高的特点,在安全培训时,用数字模型给管理人员进行仿真模拟,让工人更直观和准确地了解到现场的状况,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安全工作策略。
结语
计算机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信息时代中,对技术的应用无疑是对工程建设的另一重保障,将BIM技术用于修建大坝泵站中,能够对该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使工程的建设兼具安全性和稳定性,使我国基础设施的建立更加完善,进而为我国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支持,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伟,路佳欣,程雷梓,武苗苗,张新宇.BIM在小南海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应用[J].水电与新能源,2013(06):32-35,37.
[2]刘凯.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6):68.
[3]刘金岩,刘云锋,李浩,赵萍,尹笋.基于BIM和GIS的数据集成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框架[J].工程管理学报,2016,30(04):95-99.
[4]李德,宾洪祥,黄桂林.水利水电工程BIM应用价值与企业推广思考[J].水利水电技术,2016,47(08):40-43.
[5]刘尚蔚,熊东,魏群.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水电工程族库的构建[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6):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