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显著提升,中国精神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首肯和不断发扬光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士愈发重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从生态学进行分析可知,国土空间是生态系统结构正常运动所需的空间,这是一种多维空间。本文对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分析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可以打造更加安全、开放且高效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同时,对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建设、生态保护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提升等多个方面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1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与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不仅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还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战略目标的制定。因此,国土空间规划应充分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和未来指向,综合自然、资源、政治、文化等,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国土空间规划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战略目标制定、环境综合改善的直接基础,可以为国家发展提供指导战略依据,合理规划国土资源,实现国家经济发展、长治久安目标。国土空间规划是从整体上整合国土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土资源。部分是通过合理安排部分地区的空间,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通过城市规划的深入,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水平。但是国土空间规划空间大,内容宽,内容交叉的重复问题,对整体规划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还不完善,在进行市、县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时,地方标准、规划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各地区规划不能协调,容易产生矛盾,内容上出现重复和矛盾问题。国土空间规划的低效,很容易发生国土资源浪费。随着信息化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要顺利、高效,结合信息技术集成到大数据中非常重要。在原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技术,不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改善方法,构建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向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2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
积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群众的诉求是具体的、实在的。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编制规划,不是把“人”只当作统计意义上的“人口”来测算用地规模和配套设施,而是要以人的需要、人的感受、人的全面发展来安排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既要从宏观层面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源更加均衡、高效配置,也要从微观层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体育、住房、养老、绿色开敞空间、社区生活圈、城市安全等诉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空间布局安全便利、舒适宜居、美丽有序,让人民群众生活在山青水秀、充满活力、温馨安宁的美好家园,切身感受到国土空间规划带来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3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分析
3.1加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夯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基础
人类发展的明确底限是确定国土空间利用区域和制定用途控制规则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基础。人的开发利用底线除了符合上级的目的控制规定外,主要取决于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因此,要加强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价,从区域资源环境的基础开始,诊断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资源环境的风险类型、程度、风险、发生条件和空间分布规律,提出应对策略,明确禁止开发利用项目、实施否定列表系统等,制定相关项目的访问阈值,确定开发利用的底线。
3.2加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体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公平原则
我们已经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基本农田保护、公益林保护、区域及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有益的创新,并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森林、热带雨林、湿地、荒漠化、海洋、水资源、农业等重点领域制定权责统一、合理补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兼顾、转型发展,试点先行、稳步实施的原则,并努力完成环境保护补偿任务。在国家方面,制定了最高级别的环境保护补偿机制,这对于尽快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和补偿制度至关重要,从而增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真正体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公平原则。
3.3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基本理念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要做阳光规划,编制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开门编规划”。规划编制的过程是广纳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共建共治过程;建立全流程的规划编制公众参与机制,规划草案应当以多种方式进行公示,规划获批后要及时公开,扩大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程度,推进形成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土空间治理模式。
3.4强化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与专业素质
如今,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深刻化、广泛化,提高了对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与专业素质的需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大数据技术,并熟练应用大数据技术。同时,需要工作人员研究数据信息表现出来的规律,而后将其与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中的规律进行整合,从而为国土空间领域的规划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数据凭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大数据技术,促进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与优化,以此提高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3.5推广国土空间规划立法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对土地用途进行有效的管控。现阶段,就要有效推广国土空间规范立法,由此才能够不断优化我国国土空间进行有效的国有空间开发保护。对于部分区域来说,应当把国土空间规范立法作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关键方式。通过有效的机构进行立法,进而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重要性进行明示,才能够有效的对土地用途进行管理。在不断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时要能够对下发的制度进行不断地革新和修整,要能够保障核心制度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合理性。国土空间规范立法要对土地用途进行严格的管辖,每一个土地的用量要能够进行严格的测量,进而进行准确的划分。尤其是县级、乡级和村级的土地用途,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把控。除此之外,进行国土空间开发要对限制开发的土地进行严格把控,禁止破坏有关生态区的生态安全,要应用法律的手段去对国土空间进行安全保护。
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新的发展时代,要重视国土规划,提高国土规划的力量。国家是国土规划的决策者,必须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制定国土规划管理法和规定作为各级政府履行工作的统一标准,确保国土规划的有效性、科学性、实用性,与新时期的发展特点相一致,才能实现国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韩宝富.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思考[J].现代矿业,2019,35(12):259-261.
[2]胡小江,郑重,路雁冰,杨硕,单晓刚.对新形势下国土空间规划新要求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9,16(36):27-28.
[3]辜寄蓉,朱明仓,江浏光艳,吴修月.国土空间规划中弹性空间的作用与划分[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2):39-47.
[4]林坚,宋萌,张安琪.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分析[J].中国土地,2018(01):15-17.
[5]马永欢,李晓波,陈从喜,张丽君,符蓉,苏利阳.对建立全国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构想[J].中国软科学,2017(0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