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特色小镇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是新时期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本文密切结合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实际,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从我国特色小镇需要有序发展入手,就其政策支持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作者认为:当前,中国特色小镇需要有序发展,且各级政府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十分重要。
[关键词]中国特色小镇 有序发展 政策支持
一、中国特色小镇需要有序发展
特色小镇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是新时期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特色小镇的快速发展,对于激发新经济发展活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都有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特色小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无序、混乱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我国特色小镇有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十分重要。
二、中国特色小镇有序发展的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特色小镇有序发展需要加大如下相关政策支持:
(一)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1、财政支持政策
一是财政奖补资金要用于特色小镇规划编制、项目前期工作、产业发展培育、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项目建设,严禁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二是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由事前补贴转为事中事后弹性奖补。
2、金融支持政策
要主动为特色小镇申报企业搭建政银投资平台,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特色小镇发展: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逐年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特色小镇提供长周期低成本融资服务,支持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智慧化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二是国家相关部委办局要联合农发行、国开行等各大政策性和开发性银行制定并实施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金融政策,开辟绿色通道,提供融资服务。
(二)用地支持政策
1、优化供地用地模式
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依法依规组织配置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鼓励点状供地、混合供地和建筑复合利用。
2、完善土地利用机制
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自愿有偿流转和退出机制。
3、严格节约集约用地
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划定特色小镇发展边界。鼓励盘活存量和低效建设用地,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全面实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对符合使用林地审批条件的,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办理,予以指标保障。
(三)投融资政策
要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当地居民参与等多种
渠道筹措资金:
一是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设立美丽特色小镇建设基金和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倾斜支持美丽特色小镇开发建设。二是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通过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四是严防政府债务风险。要注重引入央企、国企和大中型民企等作为特色小镇主要投资运营商,尽可能避免政府举债建设进而加重债务包袱。五是特色小镇投资主体和社会资本方应加大投入,履行好投资主体责任。六是涉及产权为属地居民的,要采取政府补贴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属地居民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积极性。
(四)严格控制房地产化倾向
要综合考虑特色小镇吸纳就业和常住人口规模,从严控制房地产开发。适度提高产业及商业用地比例,鼓励优先发展产业。科学论证企业创建特色小镇规划,对产业内容、盈利模式和后期运营方案进行重点把关,防范“假小镇真地产”项目。
(五)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严禁以特色小镇建设名义破坏生态,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区域,严禁挖山填湖、破坏山水田园。严把特色小镇产业准入关,防止引入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加强环境治理设施建设。
(六)强化各项保障措施
1、创新新理念。做好特色小镇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探索用土地换投资、用景点换产业。主要领导要亲自带队,围绕特色小镇发展方向和定位,有目标、有重点地上门招商、精准招商。2、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宣传手段,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创建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3、加强组织领导。政府要加大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协调力度。特色小镇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4、压实州县责任。州、市、县、区人民政府是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特色小镇所在地县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负责做好每个特色小镇建设的日常推动工作。5、形成工作合力。相关部委办局要各司其职,分工合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加大部门政策、资金和项目的倾斜支持力度,形成合力。6、加强督查检查。省政府督查室、省重点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和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细化实化政策措施,加强督办督查。
参考文献
[1]刘守英 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J].管理世界,2018(10).
[2]胡祖才.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图景[J]. 求是,2019(14).
[3][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美]吉尔斯.杜兰顿等.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5卷)[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