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特征探讨武桐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5期   作者:武桐
[导读] 我国综合实力不断跃居世界前列

        摘要:我国综合实力不断跃居世界前列,在城市发展上的理念也逐渐从单纯的发展经济转向综合发展,而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市政各类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势在必行。就我国现阶段各类市政工程而言,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决定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细节质量,确保地基处理符合下一步施工需求。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特征探讨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市政路桥工程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一些特殊区域地基基础存在严重威胁,例如软土地基承受力小,同时地基含水容率大,当受到过大的外部压力时,易造成地基变形,甚至地基坍塌等危险产生。当前路桥工程事故频发,这是对施工各建设企业的严重警告,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小外力对其过量施压,就会造成其稳定性的破坏,阻碍着路桥的正常施工,对今后使用也存在安全隐患。
2 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的强度较低但是压缩性却相对较高,同时其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在一些发达国家,也将软土地基称为土质松软地基,其中含有松散砂、有机土,当发生地下水位上升的情况时软土土质表层填方物会出现松动现象,给地基的稳固性带来影响,最终导致路桥工程出现沉降或变形情况。软土地基中主要以粉土细小颗粒为主,因此其土质比较疏松、孔隙相对较大,含水量也较高同时体现出较强的压缩性。软土地基的这些特点会直接影响路桥施工的强度与刚度,也是影响路桥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会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状况,最终导致路面出现沉降、塌陷或变形情况,影响到整体路桥工程的施工效果。路桥施工企业应在正式施工前对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在此基础上来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最终提升路桥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与承重力,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的同时为人们构建起良好的出行环境。
3 软土地基危害的原因
         3.1 排水不畅原因
         水对软土基质构成严重威胁。软土地基的自然水分含量高,渗透率低,假如排水不畅,积水会渗入地基内部层状结构,导致地基强度降低、稳定性变差。在外部承受一定荷载、土体本身自重及外部水温度变化影响因素下,容易引发路基表面出现开裂、凹陷、变形、死水等各种病害。在一部分道路与地下水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土壤靠近水,必须填充有渗透性填料。压实层表面必须控制在2%~4%的双向横坡,同时要应用防水技术,才能在其上填充高渗水率的填料。渗水性好的填充物的斜坡不能用低透水的填充物覆盖。
         3.2 路基填料原因
         一般来说,以下类型的填料不适合用在道路路基填充中:(1)严禁使用草坪、树根、家庭垃圾和腐殖质等路堤填充物。(2)强烈膨胀的土壤、有机土壤、淤泥、冻土、泥炭和含超标的可溶性盐的土壤不应直接用于填筑道路。如果因填料限制等因素确定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某些技术措施将其移除,并且只有在检查测试符合蓝图和规格后才能使用。(3)在水灾地区或土壤季节性冻结的地区的道路上,不应直接用泥土填满。(4)对于细粒土壤,如果流体限制>50%,可塑性指数超过26,并且水含量不适合直接压缩,则不要将其直接用作路堤的填充材料。如果确实需要使用该条件,则需要采取某些技术措施,在检查设计图纸和规格后才能进行操作。(5)浸水路堤、三背回填等特殊部位必须采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


         3.3 软土地质原因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某些地段勘察报告、设计图纸不够准确,没有详细说明该路段地基属于软土地质,必须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才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现象。在此种情况之下,在软土不良地质路段施工路堤填筑,由于填料的自重不断增加,路基会产生不均匀压缩沉降及变形位移,使地基造成失稳,路堤发生沉降。如路基上有建筑结构物,软土地基沉降随时间增长会使建筑结构物发生开裂和破坏。
4 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4.1 预压沉降法
         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先要预估路桥承重,对每个区域的应力进行分析,在得出结果之后,预先使用大于路桥承重的负载压实地基,从而确保地基的软土层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障。在撤除预压负载之后,软土层在应力的作用下,土层中的间隙会减少,密度会增高,可以达到路桥工程施工的需求。该技术的施工难度较低,较容易实现,施工人员只需要确保负载下放到位即可。但是,就实际应用而言,该技术同样存在弊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效率上,预压沉降法主要依靠的是负载自身的重力实现压实目标,由于没有外力干预,所以耗时较长,整体效率过低会直接导致市政路桥工程无法如期交付。其二,沉降法针对小面积软土地基处理优势明显,对于大面积软土而言无法短时间内配置相应的负载,而且大面积软土处理的质量不好把控。
         4.2 碎石桩加固技术和排水法处理技术
         碎石桩加固技术主要结合外力冲击力和振动,在软土地基覆盖区域进行集中钻井作业,然后在土层采取相应的填土措施,通过增加填料的强度来改善材料,压实程度。该技术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有效防止土体变形。在碎石桩加固技术的应用中,该技术可用于粘土性能较差的粘土。在路桥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水文地质条件差的问题,部分地区地下水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软土地基应与排水方法一起处理。结合有效的排水技术,可以排出软土地基中多余的水分,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在排水方法的应用中,应结合路桥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盲沟中使用吸水材料吸收多余的水分。
         4.3 换填土施工技术
         换填土施工技术也是路桥软土处理过程中较常应用的方式,使用该项技术时可以将土质效果好的土体进行换填,减少软土中的含水量并可以对土体进行重塑。此外,路桥工程软土施工中应用换填土施工技术可以将土质良好的土体与软土进行置换,以此来改良原有土体的性质。在使用换填土施工技术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①在进换填土的过程中应先对新的土体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可以满足软土换填对土质的要求。②专业的设计部门及施工人员应对所需要的数据进行计算并保证计算的准确度,以此来保证换填后的效果。③整体换填过程中应做好分层填筑处理,在完成压实作业后最大限度的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道路桥梁数量的不断增加,一些到路桥工程难免会在软土地基中开展,所以在具体施工中,要对软土地基施工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同时结合当前先进的技术与经验,不断完善原有的软土地及处理方法,从而在整体上确保道桥施工质量。现下,随着不同施工技术的更新演变,软土地基施工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相信在未来,通过技术人员、设备与相关工艺的不断完善,在软土地基中的施工不再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
参考文献:
[1] 王茜.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99.
[2] 赵松岭,尚立顺.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7(33):53-54.
[3] 郑大江.小议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6):100-101.
[4] 郑峰,赵敏.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02):24-25.
[5] 赵晓冰.刍议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应用[J].门窗,2014(04):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