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在建设规模和数量上得到快速增长,行业的规范化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预算中,通过与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成本控制相结合,使工程整体成本投入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工程预算管理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成本管理;工程预算管理;应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规范,对建筑审核以及成本预算等相关工作的重视度也持续提高,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效的成本管理在施工项目得以顺利完成的同时,能够确保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在保证施工整体质量的前提下,按照最少成本,对工程投入进行估算,使企业效益实现最大化,成为建筑企业竞争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一、成本管理中预算管理的内容及原则
工程预算管理是将某一个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支出以及收入进行基本的计划,并且通过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工程的成本情况以及通过此工程项目自身的收益情况。具体来说,工程预算管理就是将工程设计图纸以及工程材料的预算等各方面要素进行汇总整合,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全部费用进行统计,通过优化和协调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对资金流和物质流进行合理利用,使企业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工程预算管理的原则是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超过工程的前期预算,并且在工程完工之后不能超过结算的原则。只有坚持此两项原则,才能从整体上保证工程建设不超过原来的预算以及成本,在较低的投入基础上满足较高的产出要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是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的手段。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视,并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对工程预算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确定,使其在工程成本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
二、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能够为降低成本提供合理依据
工程预算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建设以及成本的控制提供合理的依据,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以及合同的签订,控制施工成本,确保整体工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做到工程建设的每一环节都有目的性。在工程预算管理中,对施工材料价格进行合理控制和预算能够使施工成本得到极大程度的减少,同时在编制材料预算时,要对材料运输费用、材料出处、管理等进行充分了解,对施工材料选购和有效管理予以保证,确保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税务方面进行合理预算,统筹安排,在保证合理纳税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策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复缴税的情况,降低企业税负,从而达到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的目的。
(二)能够有效推动成本控制技术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工程建设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标准也随之相应升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预算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而令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这不仅仅需要工程预算工作涉及的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还需要工程预算人员本身的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的逐渐提高工程预算工作的整体质量,从而降低其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将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长远来讲,也能够促进新型成本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有利于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
通过健全完善的工程预算控制,对技术标准进行准确分析,使实际操作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得到有效保证,预算控制的精准度能够使自身标准和目标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安全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得到保证。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创新技术的应用,通过细节性及整体性管理技术的融合,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使造价工程的发展得到促进。工程预算工作从工程建设的全局出发,对于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相关工作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其中涉及的各方面信息有着较为全面的汇总,也有助于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新型材料的使用,利于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
三、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管理的应用实例
如某工程以定额计算的方法对钢筋、混凝土等主要材料的使用消耗情况进行控制,并将其对接到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中。实践中,依照预算编制情况严格依照施工组织方案中的进度分阶段发放材料,并以定额指标控制法的阶段数据作为现场监管的重要资料。同时,将机械设备按照自由机械与租赁机械的方式进行分类。预先对自由机械的费用进行合理拆分,该项目将其费用构成界定为场外运输费、人工费、折旧费及可能的修理费用四项,进而得出单位时间使用成本。通过比较租赁成本,进一步为施工成本管理中的费用控制提供了依据。该项目依照费用比较,通过合理安排两类机械的使用计划,显著降低了该项成本。
四、加强成本控制中工程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科学的预算体系
构建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刻不容缓。这要求预算人员对于当前工作中涉及的建筑市场的各种建材的市场价格足够了解,并能且积极关注建筑的开发以及利用的相关技术,鼓励本企业内部员工积极开发新技术,进行创新性的合理使用。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的施工目标和标准进行准确认识,在进行工程预算过程中,实现相关技术的有效融合,并对理念和先进技术不断进行创新,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建筑能力得到相应提高,使建筑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另外工程预算的长期控制,能够为工程分析提供可靠依据,使相关技术能够全面应用,使企业发展得到促进,使施工成本控制得以完善,建筑工程预算能力提高。
(二)施工现场管理及调查完善
相关编制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纸的内容进行熟悉和掌握,因此需要编制人员到施工现场,实地对施工环境、地质、水质等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勘查,以及当地的劳务、材料及机械租赁市场价格,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使工程顺利开展得到保障。另外施工单位应遵循资源利用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施工。
(三)加强人员的管理
从根本上来说,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水平,是一个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工作以及提高成本控制水平的治本之策。工程预算需要一定的可预见性,对工程预算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工程预算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就需要全面分析和处理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找出最优方案。相关专业人员还需要通过学习,不断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使工程预算的可靠性、合理性、科学性得到保证,同时也对工程成本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全面提高工程预算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合理解决人才效能发挥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结束语
在工程成本管理中,合理、科学的工程预算能够使施工工期得到保障,工程能够顺利完工,同时还能使工程成本得到最大限度地降低。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有效的成本管理能够保障企业的竞争实力,工程核算所具备的优势能够有力支撑工程成本管理,使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所以对于工程预算管理的应用,企业应加强重视。在工程成本管理中,应对工程预算的投入力度加大,加强企业内部合作沟通,加强对预算的分析和审核,确保工程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使企业低投入、高质量的高效益回报得以实现。对于工程的成本预算来说,需要转变工程预算的观念,认识到其在建筑工程中的真正价值,才能够使得企业的工程预算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飞鹏.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的价值及应用[J].中华建设,2019(10):66-67.
[2]王笃立.浅谈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的应用[J].科技风,2018(11):84.
[3]高海侠.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1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