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技术等的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也有更多行业发展电气自动化,进而不仅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也切实推动了企业与社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基于此,分析和探讨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实际应用,旨在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明确,为电力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1 电气自动化的概述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专门用来接收相关设备传输信号的构成部分、对所接收信号进行有效处理的构成部分以及对电气设备的相关信号进行输出的构成部分。执行终端(发电厂、变电站等)及调度和控制端是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自动化系统在电气系统的这两个组成部分中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工作内容,它们通过按照顺序完成在其各部分的工作内容来实现对电气系统相应数据的有效分析和整体控制的目的。其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采集电气终端(变电站、发电厂等)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相关参数,由调度实现这一部分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对所获取的电气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这由控制端来执行和完成;最后一方面则是在电气系统控制端对其分析、判断和形成计划指令之后,将相关电气设备的操作及其参数的调整等命令下达到执行端(变电站、发电厂等),以便及时且顺利地完成测控任务。在这个控制过程当中,电气系统的远动控制设备在变电站和调度、执行端两者之间起到了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
此外,电气系统的自动化系统主要有四大功能,别是遥信、遥控、遥调和遥测。电气系统远动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根据电气系统操作的实际需要而不断扩展的,因此,为了分析和研究电气系统各时期的运行状态和各种事故、确保远方电气设备的稳定、安全、正常运行且便于维护,未来的电气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应该具有自我检查和自我诊断等新功能。
2 电气工程与电气自动化设计原则与设计特点
2.1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设计原则
首先最大程度满足生产产品和工艺在电气自动化的要求,这是电气自动化设计的总原则。其次电气自动化设计需要妥善处理好电气与机械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电气自动化设计的目标,即实现自动化设计的要求。再者设计中要正确选用电子设备,尽可能保证自动化设计的美观与质量可靠,操作简单安全。
2.2电气自动化的设计特点
电气自动化设计的原则在于经济实用,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以及各个行业领域的生产。那么自动化设计的特点在于通过电子设备的相应连接,实现相关功能的自动化。通过微型计算机的连接,实现控制与管理的智能化与人性化,为现代化的生活创造便利。具体的,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相关系统设计,能够实际实现系统性的稳定运行,即能够在更少人力直接参与的基础上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这样的方式和过程不仅能够实现更高效率的系统运行,也更可以极大程度上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2.3 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构成形式
一般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传输信号的接收部分,通过相应的简单操作来实现电气设备信号的输入;其次为设备的信号处理部分,对于相应的传输信号进行处理;最后为电气设备的信号输出部分,用作输出处理信号。
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微型计算机的导入。微型计算机导入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记录与分析自动化系统的运转反馈,并根据相应的运行趋势进行判定其误差与内部发展情况。此外,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本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也不例外,同过微型计算机的引入,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更加的智能化与人性化,更加适应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3.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原则
在我国的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电气工程的运行及其管理尽可能地达到安全、稳定和高效的效果,最终实现其应用效果的最大化。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原则进行分析:首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不可盲目和滥用,这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必须结合电气工程中相关的生产产品要求及其生产工艺要求来科学地设计和合理地安排;其次,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必须基于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关系良好的基础上进行,因为只有明确了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之间的联系,我们才能确保电气自动化技术设计和应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必须结合电气工程运行的实际情况,因为只有结合了实际的需求,才能确保电子配套设备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其设计和应用的可靠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更加便于操作也更安全,最终使电气工程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得到切实的保障。
3.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点
要想实现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更高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就必须较高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高效性,进而使人们对电气工程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更加满意,最终提高我国各行各业的运行水平、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在电气工程中,既然应用的是电气自动化技术,那么就应该严格遵循其自动化的设计特点,通过相关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来实现其各个功能之间相互联系的有效性,进而实现电气的自动化。在这个过程中,电气工程相关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必须通过对微型计算机的利用来实现,高科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电气工程相关电子设备的控制能够更加智能化而且更加人性化。
3.3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电网调度技术的应用
电网调度室电力系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其中系统的稳定运行与相关工作人员具体工作的落实,都涉及到操作相关设备与进行系统的维护,以此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帮助,能够实现稳定的电网调度,并进而在稳定的电网调度过程中满足用电用户的需求。因此在这当中系统能否稳定运行,则就实际需要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以此帮助电网调度实现稳定和安全。再者关于电网系统的运行过程当中实际的系统监控和故障检测等也是由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以此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网调度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电网的稳定检测与故障监控,并最终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和问题,实现故障报警,从而相关维修技术人员能够尽快解决相关问题,最终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3.4发电厂发散监控系统应用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发电厂运行和生产的过程中,其分散监控系统作用的实现主要包括对以太网的监控、对过程控制单元的监控和对相应的设备数据通讯网的控制三个方面,在其实际的运行和生产过程中,发电厂的各个发散监控系统在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分层结构的形式来布置的。发电厂整个运行过程和生产过程中各项检测工作和控制工作的实现是通过其发散监控系统对相应的过程控制单元进行的实时监控,对所监测到的相关信号进行的及时处理以及对一些相关的电气设备数据进行的及时处理三个方面来实现的。
3.5 在变电站应用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实际上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即为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和监控,过程中无需人力直接参与或者需要极少数人力辅助参与的方式。这样一种现代化的控制方式应用在变电站当中,能够实现变电站整体系统运行的自动化,进而结合其他辅助设备完成对于变电站的管理和控制,并使得变电站能够在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下实现安全、稳定的运行,所以在变电站应用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即是能够提升系统运行安全系数,并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最终保障电力稳定,满足社会的生产需求。
四、总结
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各类技术不断创新与进步,其中电气工程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更是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可见发展电气工程以及相关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稳步推进社会发展和经济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勇.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6):259-260.
[2]张静.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分析[J].冶金与材料,2020,40(01):73-74.
[3]余大华.PLC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20,15(0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