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桑东斌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5期   作者:桑东斌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社会大众对于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实,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相关概念处入手,简要探讨了二者内在的一些联系,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规划;建筑设计;联系;协调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前期,需要具备明确的建筑规划思路及优化的建筑设计方案。但是,无论是建筑规划,还是建筑设计,均受到技术、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进而使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难以实现优化及完善。从两者关系角度出发,建筑规划能够为建筑设计提供清晰的思路,建筑设计能够将建筑规划的思想主旨得到有效体现。
一、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概述
         1.1建筑规划
         建筑规划就是对于建筑物一些功能进行规划,通过对各种功能的连接和布置的规划处理,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进行建筑规划主要是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出发的,依据建筑形体、建筑区位特点要求,从而开发出建筑物比较有用的一些使用功能。城市规划设计是指通过提前对城市的空间和布局进行分析与设计,通过以满足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的,对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采用专业性、综合性和经济性的原则,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一个综合的部署。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建筑所在区域的位置特点和建筑形体,来开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1.2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的基本含义是:对建筑物进行科学的规划,力求在美观、经济、实用等方面合理设计与规划,在最大程度的满足多方需求的基础上,与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配合的相得益彰。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建筑设计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背影,通过建筑设计实现建筑美观与时代的交接;另一个方面,在突显一个时代的风格和展示一个城市的风采同时,必须满足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实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完美对接。
二、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分析
         2.1从全程规划看两者的联系性。
         在我国,建筑设计主要由两大部分组合而成:其一为施工图纸规划;其二为初步设计。其中,对于初步设计来说,工作人员需从确立建筑工程的整体要求,进而将完善且详细的规划方案制定出来,然后交付专门的设计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完成相应的设计工作。需特别提出的是有必要区分设计工作人员与规范工作人员,以往将设计、规划工作人员纳入一个整体的形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当建筑设计人员肩负规划方面工作的情况下,则建筑设计人员便可能呈现不和业主交流的情况,这样便使业主的居住需求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并且,现状下大部分建筑工程以方正为外形,存在较强的通用性,在这一点上规划人员容易考虑不充分,但设计人员往往能够对其充分考虑。所以,从上述关系中,不难看出,需对建筑规划给予充分重视,并在一定时候将其与建筑设计区分开来,使建筑规划在发挥自身功能的条件下,建筑设计也能够发挥出自身功能,从而使建设规划、设计水平均能够得到有效增强。
         2.2从业主参与看两者的联系性。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了解业主需求非常关键。因此,有必要在建筑规范、设计过程中,让业主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但是,从现状来看,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业主的与度呈现不足,一般情况下是开发商代表业主,但是这样业主的真正意愿便难以有效体现。所以,有必要让业主参与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以此增强建筑规划方案的实用价值,同时使建筑设计方案得到有效优化。
         2.3从建筑内部规划看两者的联系性。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注重建筑物的外形及色彩,但是,在建筑内部设计与规划上则显得有些不足。部分建筑物在内部设计过程中,一般采取二次室内设计思路,这样使得资源存在浪费的状况。为了使建筑内部设计、规划得到有效完善,有必要在重视建筑外部设计的基础上,也对建筑内部规划给予充分重视,通过与业主的沟通交流,了解业主的内部规划、设计需求,从而使建筑内部规划、设计方案得到有效优化及完善。


         2.4从经济因素看两者的联系性。
         在建筑设计、规划过程中,为了达到节约经济成本的目的,有必要考虑到经济因素对建筑设计与规范带来的影响。做到既控制经济成本的投入,又能够使建筑规划、设计实现有效优化。因此,从经济因素来看,建筑规划与设计具有协同的联系性,即都希望使经济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进而解决由于经济因素造成建筑规划、设计受到阻碍的状况。
三、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建筑物的所有使用功能都是通过其具体的布局结构来实现的,每一个功能的使用由于专业特点、管理程序及个人习惯等的不同,其所需的空间结构也不尽相同。因为在规划设计时缺乏对使用者各方面的了解,在建筑设计时也没有及时进行修正,常常会对已形成的建筑实体进行大量的拆除、修复和补充,这都造成许多无谓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建筑任务书的拟订没有直接使用人的参与
         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建筑设计任务书,它是业主对拟建建筑的功能要求,但任务书的拟订一般却没有直接使用者的参与。不管是开发的住宅小区还是办公大楼、工厂等其他公共建筑任务书的拟订都是由开发商或管理者完成。他们不是最终的使用者,因此按照他们的设想设计的建筑物与最终的使用者的需要必定有一定的差距。
         3.2建筑设计程序没有建筑规划过程
         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工作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时进行规划设计,并且由设计师来完成。由于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的侧重点不同,且建筑设计师的强项也不在功能规划上,况且再加上缺乏与直接使用者的沟通,设计师所设计的结构未必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好在建筑都是方方正正的,其通用性比较强,有些做一些小的修正就可满足要求。这也是不太重视建筑规划设计的一个原因。
         3.3建造者的强制干涉
         虽然建造者未必是使用者,但他是业主或管理者,是投资人,指导思想的制定和方案的审批是他的权利。同时在许多时候他可能对使用者了解更多,也可能本身就是使用者,参与到建筑规划设计是可以的。但对建筑设计只可提一些建议,最好不要参与,更不要强制干涉,尽管有的业主其完美能力是较强,因其对设计概念缺乏正确认识,且不能宏观地把握设计的整体性,如果对建筑设计强制干涉,势必导致设计方案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造成整体设计方案的失败。
         3.4建筑设计注重于共性的设计
         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更侧重于建筑外部形体的设计及其色彩的宣染,内部的设计则更多的体现共性的东西,而更细致的设计则依赖于二次的室内设计。在当今更注重个性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标新立异,建筑设计的普遍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异化需求。
         3.5经济因素的影响
         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必定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每一栋建筑的修建都是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进行,而每一栋建筑物的使用年限都在几十年以上,要想使其在合理的使用年限内保持前瞻性,这不仅是挑战规划师和建筑师的能力,也要有建造者经济投入的支持。
总结:
         受制于建筑所在地的经济、技术、文化、社会及自身特性等因素,一个建筑项目的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无法做到非常完美,但对于设计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我们能够通过科学的设计来避免。正确认识到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认真做到二者的科学协调,减少无谓的浪费和损失,避免设计缺陷,让设计尽可能完美。
参考文献:
         [1]周子茂.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解析[J].山西建筑,2017,42(13):26-27.
         [2]张伟.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J].门窗,2017(10):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