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 田利宏
[导读]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摘  要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世界各国都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发展和民族发展的推动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促使学生在感情上和行为上都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多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更加强调现代的信息技术,比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等的新的媒体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并不忽视或抵制传统媒体技术的应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促进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要素之一。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融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传输手段为一体,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形式多样化的信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物投影仪来将实物进行展示,从而能够让学生直观的去观察实物的主要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直接欣赏作品的音视频,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达到情感共鸣。
        2、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难点是否能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比如,初中教师在讲解关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与防治》这部分抽象的内容时,展示播放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视频和文件,能够很快的使得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病毒以及传播防治的知识。利用计算机“模拟物理实验室”,演示做各种比较危险的实验,观察所产生的种种现象,理解其中的原理。
        3、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学生则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将单纯的知识熟记,知识再现的教学方式转换为理解型的思维教学。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基本品质。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能够使学生形成积极求异、敏锐观察、丰富想象、体现个性的知识结构和品质。在课题教学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将课件变为电子板书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点,把多媒体当成投影、幻灯使用,只是教材在计算机上的“翻版”或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只是将传统“板书”内容搬上了大屏幕,仅仅是把现代教育技术当做了一个较为先进的板书工具罢了,对实际教学的促进作用并不大。
        2、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用”了现代教学媒体,把课堂变成了多媒体功能的展示会。

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充当了计算机的“操作工和讲解员”,使得教师成了多媒体的附属品,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3、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仅仅是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播放教学资料,鼠标摆在教师的手中,教师凭借这一特殊的“地位”调动一切、指挥一切,课堂里教师是主宰,学生听凭教师的指挥。造成教学内容大部分是由机器呈现,客观上减少了师生间的直接交流,这样势必抹杀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抹杀学生的灵性。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策略
        1、使用多媒体授课要精心设计
        在使用多媒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优势,以多姿多彩、有声有色的画面,为学生创设新颖优美的学习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去畅想、探索和发现。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要简洁实用,切忌把课件制作得过于复杂、花哨,让形式冲淡了所要表达的内容。切忌让课件代替学生的思维合盘给出结果。如小学教学的课件可以以故事形式呈现,或以学生熟知的卡通人物作为主线进行设计。滑稽的人物表情,幽默的人物对话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适时提出的问题,自然就能创设出最佳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大大地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多媒体教学模式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教师应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决不能让“电脑教师”取代自己。其它常规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挂图的展示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以及板书的适时性与针对性等,这都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对于一些逻辑性较强、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推理、证明反而容易讲清楚的教学内容,当然应该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树立信心,提高自学能力。不能一味地追求现代教育技术,简单利用课件等手段机械地教学,忽略传统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的情感教学优点。
        3、多媒体模拟实验不能完全取代实际实验或演示实验
        教学中不能盲目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成实验的替代品,因为虽然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但在模拟实验的全过程中,教师变成了一个计算机操作员,学生成了观众,不能动手操作,不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培养实际能力的实验绝不能让多媒体模拟实验来取代,要尽量让学生亲手操作、亲眼观察,让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感受第一感觉。实验比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
       
        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中小学成为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的角色在变化,工作方式也在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教学情景的设计师。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教育资源进行再创造,更新现代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更好的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周敦.主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第3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
        [2]何克抗.主编.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
        [3]缪多英.信息技术与经典诵读整合初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7-8)
        [4]王歆.浅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祖国:教育版,2013

        作者简介:田利宏,男,出生于1972年3月5日,中小学一级职称,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