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认为在技术课程中,我们只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其实德育在技术教学中其独特的意义。我们把德育渗透进每一节课,在劳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下面,笔者就以《工艺》这节课为例,谈一谈自己在通用技术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遇到的困难与德育实践的一些做法。
【关键字】木工工艺、通用技术、德育、实践、榫卯
将德育融入通用技术教学中,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备课时围绕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还备好教材的德育目标,从而达到教学内容、学科核心素养和德育目标的和谐统一。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贯彻德育教学,笔者认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多聆听优秀教师的分享,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以期达到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学校的《工艺》这一教学内容,是以木工制作为载体,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通过学习木工制作工序:锯割、锉削、打磨、钻孔、挖槽等操作,掌握几种常见传统木工工具的安全操作方法,例如木锯、凿子、锉刀、锤子、砂纸、台虎钳等;以及为学生定制的安全系数高的现代化电子设备,例如磨床、台锯、钻床、铣床、砂带机等操作方法。下面,笔者就以《工艺》这一教学内容,谈一谈在通用技术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困难与一些实践方法。
一、通过劳动体验,改变观念,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态度、能力
“老师,我以后又不当木工,为什么要学使用木工工具?”好多学生这么问我。木工又脏又累,未来人生规划又不做木工,为什么要让学生体验这种技术实践呢?从学生的问题反映出他们对价值的认识。他们觉得一项技能有用与否取决与将来工作的需要。即便以后不从事木工工作,可以增加知识面与人生的广度;即便不是培养职业技能,但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个人价值感。再者,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少,不擅长木工操作,有畏难情绪。我们集备组确定木工制作时,作为女性又爱干净的笔者也是反对的。在制作过程,慢慢培养兴趣,熟练工具的使用方法,制作出美观的成品,得到他人肯定,自豪感油然而生。通过个人的体验同理学生的感受,理解他们的畏难情绪。首先他们得知道学习任何一种新知识新技能,困难是正常的,接受自己暂时无能为力的状况,是不熟悉使然。一旦掌握了技巧,就会越来越轻松。不操之过急,循序渐进,不厌其烦的演示,提醒他们安全操作的要领,鼓励表扬他们一点点进步,增加信心。慢慢向学生渗透正确的劳动者精神,改善工艺,严谨,耐心,用心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课程结束时,学生反馈制作过程中有趣、快乐。通过劳动实践,改变学生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看法和态度,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打消畏难情绪,掌握必要的劳动技巧,增强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吃苦的劳动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以课本内容为载体,结合生活实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学习《工艺》这一节课内容的时候,以鲁班锁和故宫以及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作为案例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属于我们中国建筑独有的榫卯结构、斗拱结构等。这些工艺技巧是我国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其中最为亮丽的一点。我们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许多的工艺技术都遥遥领先世界水平,即便现在都让人为之叹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用些技术案例或者生活案例,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以项目驱动为契机,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在工艺的实践课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设计制作一个实用、美观、个性化的多功能笔筒的项目为任务,探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案构思,学生经历设计、制作和评价的全过程,打破对技术的神秘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四、提倡资源的合理利用,变废为宝,树立环保意识
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木工实践中会用到大量的木材,提倡学生合理规划每一块木材的有效利用,提高木材的利用率,不浪费木材。有的学生设计制作用材少,结构稳定美观的笔筒;有的学生利用别人切削的木材废料合理加工,融入到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收集其他可回收物品,结合木材,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在通用技术课堂上,有必要把学生关注坏保的意识和实践提升到理性的认识,把保护环境、废品再生利用的教育深入到课堂。
五、注重合作,取长补短,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平常女生总喜欢把男女平等挂在嘴里,可是一到干累活脏活,就认为自己是女的,就不想参与。课程一开始,部分女生是排斥的,效率特别低。作为女教师,我得认真、卖力的示范动作。有个女生评价我说,老师,你平常很文静,一上讲台就很MAN。我得从自己做起,潜移默化影响她们,即便是女孩子也能锻炼自己独立自主,坚强、不认输的性格,女生也能是能工巧匠。展示前几届女生的精致的作品给女生们信心。最重要是让他们体验到她们不是个人独立做,是小组成员合作一起完成一个作品。学生对自我有个清楚的认识,自主分组,男女生搭配,分工不同。以小组为学习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体验在团队中的欢乐。
结语: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不能喧宾夺主,千方不能变成思想政治课。注意技术案例和生活案例的应用,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潜移默化,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自然性。
参考文献:
【1】曾海威. 通用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J]. 科技视界, 000(27):246-246,288.
【2】杨中祥. 浅谈《通用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J]. 新课程学习(下), 000(9):168.
【3】梁淑清. 浅析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000(00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