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身体素质,为此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的问题,避免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受伤害的情况。所以,在小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应该从全方面进行准备地为学生开展安全的体育运动,同时将对体育教学中现有的安全的隐患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此采取更多的安全有效的措施,确保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中人身安全。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安全隐患 规避与应对策略
前言:随着我们国家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越来越高,各个地方的小学积极响应号召,从而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情况,通过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然而就当下的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中依然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为此,相关的体育教育教师和学校要特别重视,通过制定相关的安全防范的意识和管理,确保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学校体育运动设施器材年久失修
对于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中,其运动器材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体育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体育器材的选择是对小学体育教育中如何安全以及有效开展体育活动的关键。很多学校在建设体育基础设施方面一般是选择篮球架、单双杠以及攀爬的网等等,这些体育就基础设施都是学生最热爱的,原因在于学生在进行这些体育锻炼中为学生提供很好的锻炼的基础条件。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学校对这些基础设施的保养和维护不是很注重, 从而导致器材的老化,这在一定方面对于器材的安全使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如果出现了意外的问题,这就会加大体育锻炼的风险,长期以往学生对于体育活动就没有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校开展体育教育活动[1]。
1.2 体育教师缺乏对小学生安全教学的指导
由于小学生的整体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对于自己的身体的把控意识不是很强烈,在进行体育活动中不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安全意外的风险和概率。在此之外,有的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没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指导,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很容易发生摔伤或者是崴脚的事情。
1.3 安全意识教育的缺乏
当下,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安全教学的工作时,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熟悉,加之学生对自身安全保护意识不够强烈,所以在开展体育锻炼的时候,比如,没有做好运动之前的热身运动,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在进行高难度的体育锻炼中对身体造成损伤。也有可能就是学生如果生病了,发烧感冒的情况时,教师没有进行及时的跟进或者是不知情的情况,那么学生很容易会加深自己的生病程度。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规避及应对措施
(一)提前做好场地安全检查工作
对于体育安全教学活动中,首先就应该做好安全预防工作,这样才能有效规避相关的风险,因为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当节课程所涉及到的体育器材先做好检查工作,例如单杠、双杠这一类需要承受孩子们完整体重的器械,发现断裂、倾斜的情况,要及时报送学校进行修整,把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
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爱动,在体育课上跑来跑去是常有的事,所以在孩子们上跑道之前我们也要进行一次细致而严密的检查,比如说跑道边缘翘起或是跑道上有许多碎石块,它们是导致学生摔倒的安全隐患,我们要及时清除掉,保证孩子在释放天性的时候不受到任何伤害。不仅仅是在课前,在平时教学中也应该定期对这些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发现损坏及时更换,为孩子们体育课上的安全保驾护航[2]。
(二)加强基础体育设施、器材的建设
对于教学器材而言,学校应该加大安全器材的购买,特别是一些热门的体育项目的引入,合理地配置相关的设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要求,同时,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应该大力支持,帮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同时也要严格把控体育器材的质量,在最大程度能确保体育活动的开展。
(三)对学生的体育锻炼穿着进行指导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穿宽松的服饰,不能穿紧身裤牛仔裤等不利于体育教学的穿着打扮,并且也要穿运动类的鞋子,搭配进行体育锻炼,避免由于服装过紧等问题造成意外事故。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要求学生不能佩戴尖锐的首饰,或者是零食、物件等,从而避免由于首饰问题导致学生在运动期间身体出现意外和伤害。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要求让学生将不利于体育安全的相关物品交由教师保管,课后统一归还。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由于身体外界的物品使得学生出现安全风险,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灵活度,为体育教学的安全开展做好准备[1]。
(四)加强体育课程中运动安全的指导
为了能有效提高学校和老师对体育安全的意识,首先学校应该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着装提出相应的规定,必要的话可以选择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课程,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比如说在教授孩子们乒乓球的过程中,要将如何持拍、如何上步、如何对拉等正确的运动技巧传授给学生,并且告诉学生一些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如果球出了自己平行视野之外就不要再去接了,这样非常容易滑倒造成伤害。在讲授完毕让学生成组练习的时候,如发现不恰当的动作,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避免由于小学生的不当动作出现安全事故问题[2],保证学生锻炼的安全。
(五)全面了解当天的实际情况
教师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教学之前,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当下的身体情况,开展有效的活动指导。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教师应该先确定学生的身体条件是否适合开展体育锻炼的情况。比如,教师可以首先检查学生的身体是否感冒或是发烧,又或是手脚是否灵便,女生是否来月经等。当遇到这种情况发生时,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或者家长沟通,及时询问、反映学生的情况,进而判断学生是否适合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为适应当天的天气或是其他外在情况的变化,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计划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是确保学生能安全进行体育锻炼的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避免由于天气情况导致学生出现中暑或是下雨地滑摔跤的问题发生。
四、结语:
对于小学体育的教学,其重点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为此,教师应该特别重视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所会遇到的安全隐患的事项,为有效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做好事前准备的工作,加强体育教学的安全意识,确保体育活动安全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龚爱华.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安全隐患的规避与应对策略[J]. 读书文摘, 2016.
[2]曹玉茶. 如何做好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规避及应对措施[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9):1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