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工程中桩基工程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徐娜
[导读] 桩基工程作为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桩基工程作为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事关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事关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同时,建筑对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施工企业就要做到科学有效的控制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提高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保障建筑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
        
         1桩基工程的概念及其施工技术控制的重要性
         目前,在现代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莫过于桩基工程。桩基工程能够有效承载上部建筑工程,确保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桩基工程的均匀沉降量比较小,且承载力较大,能在最大程度上防范上部建筑出现倾斜和变形等问题。桩基通常由若干个单桩共同组成,并且运用一定的构件将各个单桩连接起来,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桩基的桩身材料,可以将桩基分为预制混凝土桩基和灌注混凝土桩基。当前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桩基类型也主要是以上两种桩基类型。在桩基工程中使用预制混凝土桩,食澎有效节省施工材料,提高工程整体强度,但是其施工难度较大,施工的时间也比较长;若在桩基工程中使用灌注混凝土桩,则施工比较简单,不受到机械设备数量的限制,能够有效节省施工时间,缩短施工工期,但是其容易浪费材料,且承载力相对较低。
         不同建筑工程的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及桩基结构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其施工技术的控制难度也比较大。所以要想科学有效的控制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有针对性的对工艺特点、地基结构和地质情况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和技术加以控制,从而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筑工程中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桩基工程施工主要包括详细勘察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地质情况,根据情况制定勘察报告、设计图纸以及实际施工环境情况编制施工方案,根据方案实施施工组织。
         地质勘察报告作为桩基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必须详细真实的反应施工场地地质情况,只有勘察报告全面、具体、准确的反映出施工场地实际情况,才能进行桩基工程中的选择桩型、确定直径、编制施工方案以及组织施工等工作。地质勘探报告越真实详细,施工组织就会越合理科学,施工方案制定就会越容易。与此同时,必须根据施工图纸,合理高效的选择机器设备。
         除此之外,在准备阶段必须做好施工技术教育以及交底,工程操作与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其技术水平关乎桩基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因此必须针对其开展培训,通过教授,使作业相关人员更好地掌握工程核心技术与中心内容,确保其充分了解施工技术实质以及内容,使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准。施工企业必须开展机器设备全面技术维护与保养工作,检验设备技术性能,建立操作标准,做好接地保护与场地维护,以防设备事故导致机器性能下降,有效保障桩基工程施工质量。
         2.2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桩基工程主要防止断桩、桩身砼离析、桩位偏差大或倾斜大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不仅发生频率高,处理不当还会增加施工成本,拖慢施工进度,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必须根据不同桩基类型,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结合桩基结构以及其施工工艺科学设置不同的技术控制点。
         在湿作业成孔类型的灌注桩中,必须在水下浇筑砼时注意使用导管,与此同时关注导管拔管问题,工作人员必须随着砼顶面不断上升掌握导管深入的程度,以防出现导管埋入程度过深、导管脱离砼面导致断桩以及桩身砼离析。在成孔过程中,桩一旦遇到探头石或者尺寸较大的孤石时,就会出现桩机底座不均匀深陷或者安置不平等现象,进而导致桩孔偏斜。由此可见,桩基施工技术控制不仅需要控制施工中的技术参数和工艺条件,还需要控制能够影响施工质量的外界因素。现代建筑行业中的施工企业必须使用科学分析和理论,准确把握技术控制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


         2.3技术问题处理
         桩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必须在确保处理方案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及时处理,对尚未完工的施工部分实施预防与改造,避免发生同类事故。在施工中,工作人员主要运用补沉法、补送结合法以及纠偏法处理质量问题。可以在预制桩深入土层程度不够或由于土体隆起致使桩起时采用补沉法;当打入的桩发生节点脱开问题时可以采用补送结合法;当沉桩桩身倾斜、尚未断裂、桩长较短的时候,可以采用纠偏法,开挖工程局部即桩身偏斜的部分,使用千斤顶对桩身实施纠偏处理,以此确保桩身角度合理正确。
         3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静力压桩技术
         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以现场勘察报告为依据,现场勘察报告提出了桩基的需要、所用桩基的类型、提供的桩基深度。由于建筑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问题和稳定性问题,这些结构产生的荷载不能直接传递到地面。因此,桩基的使用需求日益增加。由于对桩的这种需求,在桩和打桩技术和系统方面有了许多先进的桩安装技术出现。静力压桩技术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来实现的。它的原理是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分节压入地基土层中成桩。通常采取的是分段压入,然后再逐段接长的方法。桩最终会在重力和自重的作用下慢慢沉入地基里面的。这种技术的优点是产生的噪声和震动比较小,不会对周围群众造成太多的干扰。在压桩过程中要注意压力表上的示数,根据压力的变化及时地做出调整。压桩用的压力表必须合格,这对整个地基的建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静力压桩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区的软土和可压缩性,选择桩基来支撑特定结构,包括挡土墙、桥台、路面板、过渡结构和坡道。
         3.2预制桩施工技术
         桩将荷载传递到位于某一深度的坚实地基上。如果浅层土不稳定,或者沉降估计不可接受,那么使用桩可能是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地表基础受土质、荷载的强度等因素影响,当土的承载力较低时,或者在桥梁、大坝等在水中修建时,我们使用桩基由两部分组成:承台和单桩或群桩。桩将荷载从结构传递到高承载力的坚硬地层、岩石或土壤上。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由于具有稳定性高、承载力好、施工方便等特点被广泛使用,而且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经济消耗比较低,而且它的质量比较好。预制桩施工技术中打桩用的机具可以分为桩锤、桩架和动力装置3大部分,这3部分各自有着重要的作用,互相配合,才使得打桩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在打桩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桩的位置,在打桩前要先纠正垂直度。为了提高整个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熟练掌握预制桩施工技术中的各个要点。
         3.3灌注桩施工技术
         桩基作为承载和荷载传递系统已经使用多年。早期使用木桩,用手打入地下或挖洞,用沙子和石头填满。钢桩的使用始于19世纪,混凝土桩的使用始于20世纪。除非地面条件是岩石,对重型建筑和多层建筑土地承载力浅埋时,地基上的荷载可能不能令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提供桩基。灌注桩施工技术中最常用的是沉管成孔,但这类施工技术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大于静力压桩技术,适用于比较空旷的地方,对于人群较多的地方不宜使用,这同时也是灌注桩施工技术存在的缺点。灌注桩施工技术难度比较大,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也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真正地做到预防和控制为一体,及时地处理一些意外情况,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不断兴建,加强桩基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桩基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务必得强化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力度,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得提前的制定好相应的预防方案以及措施,在最大限度之上来保证成桩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铁锋.有关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10):75.
         [2]常春娟.浅谈建筑工程中桩基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1):96-97.
         [3]沈彬.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1):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