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51102419711129XXXX
摘要: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当前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工业和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出现了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质量问题,一个建筑的开始意味着百年基业的开端,关系着生命安全与经济发展,所以,本文针对目前工民建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工业和民用建筑业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希望在以后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规避这些因质量带来的问题,做好优化管理工作。
关键词:优化;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
1.工民建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1.1工民建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工民建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方面在于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物自身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和品质。另一方面,在于建筑物本身使用功能之外的,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工作质量。可以理解为参与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员在建筑施工期间各类工作执行效果的统一化管理,对于会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及生产过程效率的施工流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结合了工序质量管理、预控工程质量和质量综合评估等多方面内容的工民建工程管理体系强调了施工过程的合理性以及各类施工技术与工艺选择的科学性。可通过设置质量控制点和监管时效等方式进行全局质量管控。
1.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1.2.1工程质量差异较大由于工民建项目的完整施工过程涉及到的环节众多,任何施工技术、工艺、建材和施工流程的差别都会造成最终建筑品质的较大差异。为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进行更具有逻辑性和适应性的高效管理,应对施工期间的所有环节进行严密的监管,避免任何纰漏的出现。对参与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建筑材料的使用方式等进行全程监管。保证所有潜在的影响因素和其他会降低施工质量的不确定因素都能得到有效控制。这不仅能有效保证项目的施工周期,还可最大限度的实现复杂施工环节中的精准化管控。
1.2.2易受社会环境影响工民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不确定性还体现在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方面。从建筑设计阶段的方案可行性到建材的种类和型号选定,再到建筑施工人员在健全管理体系下按照流程进行规范化的施工,这些过程都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建筑工程的实际意义不仅在于建筑物最终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更多的是会带给民众生活方式和质量的改善。在考虑建筑施工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时,必须结合周边的环境和各种潜在的社会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此确保整个项目能够按照预期保质保量的完成。
1.2.3工程质量的隐蔽性工民建项目一般具有较为庞大的体量,这种大型建筑物的质量与各部分主体结构密不可分,任何被遗漏的细小的施工缺陷都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除了要进行事无巨细的检查外,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监管并对各个环节的工程衔接点进行全面的隐蔽性检查,能够切实关乎到未来建筑物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应尽量通过详细周密的监管方式减少隐蔽性缺陷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
2.施工质量管理的优化与提升路径
2.1加强政策性引导,改善建筑市场环境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对于建筑市场的发展具有引导性作用,通过相关法规政策的约束能够有效提升管理工作的执行顺利程度,并同步促进各管理制度的完善。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路径发展。对于建筑施工监理部门的规范化整顿也能提升其在具体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实效性。
2.2构建健全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
施工环节中各工序的开展以及各种施工工艺与技术应用方式的确定都需要在完善而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下才能保质保量地予以落实。现阶段的工民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尚处于待完善阶段,各种管理机制正在陆续形成。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从规范化施工和保障施工质量的角度进行考虑,细化施工质量管理的办法和对策。并在实施之前联合包括开发商、施工方在内的相关单位进行质量管理交底工作,认真履行相应职责,完成工程技术和质量的交接与沟通。
2.3注重施工和管理人员的培养
除了在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角度进行提升外,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的角度进一步加强也能够为项目的施工质量带来坚实的保障。相关监管部门要注重考察施工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并对其综合技能及对安全施工知识的了解程度形成重视。可通过专题讲座,施工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让参与施工和管理的人员都能在实践工作中逐步实现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
2.4了解质量管理的特征,未雨绸缪
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与生活的其他方面都紧密相连,错综复杂,并且每个单独的项目之间都存在着交叉性,都不是独立存在,倘若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将会影响整个项目停工整顿,甚至项目塌陷甚至被荒废丢弃,那么整个项目的质量就会受到巨大的威胁。比如说,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原材料未按规范去进行使用,或管路下的位置不合理,距离定位不准等,这些在后续的工作中就会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出现无法补救的后果,对工程造成损失不论,对居住的人们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大关,切实落实好各个环节,力求精准,牢固,无误,不留任何安全隐患。工程建筑的完结,不光是指建筑物落成、投入使用,它还和周边的一切环境和事物相关。现代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小区环境的绿化优美、居住的环境更加舒适、配套的设备更能给生活带来便捷、有广阔的休闲和娱乐的健身场地等等。从原材料的选取上来说,这就要求建筑本身,质量过关、原材料安全无毒害;在设计的角度上,更加人性化、注重实用性;结构和规模上,更加符合不同人群的特定需求;最后,还要将一些意外因素对施工的影响考虑进去,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2.5加强政府的督导力量,提高工程质量
中国是个法治国家,国家推行的政策也是有法可依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法律规范和政策法规的指导。今后要更加强化政府的督导作用,加大对工业和民用建筑业的法规调控,保证工业和民用建筑业的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工业和民用建筑业的顺利展开。同时,国家的相关部门也要强化施工的质量管理制度,使工业和民用建筑业能够系统、有序的进行,对落实不到位的项目,一定要加强整顿和整改,确保政府督导和监管的权威性。工业和民用建筑业自身也要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的体系,建立科学的建筑施工的管理制度,确保此体系可以为建筑的实际施工质量提供理论的依据和技术的指导,也是提升工民建质量品质的根基。因此,各个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的过程展开全程的控制,通过这种动态的管理方法,完成新时代工业和民用建筑业管理下的质量新需求。在对施工的过程进行过程控制中,一定要合理的健全交底制度,在工程开工前就要建立好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完善工程技术的交接和质量交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民建质量的好坏,一方面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更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因此,只有增强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创新意识和管理,才能切实的提高我国工民建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我国工民建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赵义军.试析工民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措施[J].安徽建筑,2018,24(04):291-292.
[2]尹春雷.浅析防渗漏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与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4):95-96.
[3]宋建.浅谈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漏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6(4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