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沧州 061113
摘要:最近几年,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交通工程在我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土建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种专业交叉工作,同时它主要又是以混凝土施工为主。基于此,本文对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交通及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概述
交通及土建工程建设一般都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且投入较高的资金。所以,作为工程建设核心技术的混凝土技术,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技术水平提升,确保项目建设能够有可靠的技术支撑。混凝土施工作为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环境分析,并能够通过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规划,确保施工质量可靠性。混凝土的技术实施方面,需要首先从混凝土配制材料的严格选用进行把关,同时对混凝土的配置比例进行科学的确定。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制工艺进行把控,通过科学技术利用,确保混凝土配制合理性,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就要及时的制定养护计划,为提升混凝土温度及抗拉性能做好铺垫,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
二、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路基荷载问题
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的过程中,路基施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果路基本身存在着缺陷,就会导致路基荷载量不足,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路基的缺陷进行有效的控制。一般情况下,路基出现缺陷一般是在施工阶段与后期的使用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对路基的调料密度及含水量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或者在施工技术及设备的选用上不恰当,都会导致路基出现缺陷。例如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不够合理,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路基进行有效的养护等。在施工过程中引发路基缺陷的因素主要是人为原因。而在后期的使用阶段,路基路段出现沉降及排水系统不合理等现象,都会导致路基出现缺陷,在后期使用阶段,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都会导致路基出现缺陷。
2.路面平整度问题
路面的平整度不够是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的一项常见问题,而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路基施工不合理,进而导致路基密度达不到相应标准。如果路面所承受的荷载较大,就会致使路面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沉降,对道路的正常运行与人们的行车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合理的配置
混凝土只有选择合理的基础材料,科学的调配材料的比例才可以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根据混凝土各种施工材料具有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调配,可以充分的表现出工程具有的韧性。在对混凝土进行调配时要温度适宜,温度一旦掌控不理想就会导致水泥出现凝结的情况,与此同时还会致使调配材料中的矿物质出现萎缩的现象。在确定好混凝土调配比例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实验分析,如果调配的材料和工程的韧性以及强度相匹配,才可以根据该比例对混凝土进行大量的调配。
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施工中的浇筑技术也能够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有两种:①人工浇筑;②借助机械进行浇筑。建设单位要结合工程实际选用不同的浇筑方式,但要保证浇筑方式的合理性,避免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在浇筑过程中,要保持浇筑的不间断,注意浇筑的层次,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模板标高。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浇筑钢筋比较密的部位时,底层容易出现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等情况,或者借助混凝土输送泵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表面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纹路,因此,要采用振动棒捣实的方法,避免有疏松、渗漏的情况,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采用振动棒振捣混凝土,要充分、均匀,振捣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时间太长会出现砂与水泥浆分离,石子下沉的现象,而振捣时间太短则不能保证混凝土里面的气泡全部排出,容易形成空洞,影响混凝土质量。一般来说,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为20—30秒左右,并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时为准,振捣棒插入时要快,拔出要慢,前后间距一般为30-50cm,要防止漏振。
3.混凝土搅拌
(1)通常在混凝土工厂完成搅拌操作,必须保证混凝土工厂生产能力要能够满足现场混凝土浇筑速度的要求。(2)完善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应根据桥梁结构物的情况、环境条件及浇筑砼的数量制订合理浇筑方案。方案中应明确施工缝设置、浇筑次序、防裂方法、保护层等进行详细分析。(3)搅拌混凝土时,还要对混凝土内部含砂量和石子含水率进行测量,结合测试结果和混凝土实践知识,调整好材料用量,控制材料配合比。(4)配置混凝土拌和物时,所使用的称料衡器应经过检验校正。拌合物中的水、水泥等材料用量应控制在±1%,粗、细骨料用量控制较严格,必须控制到±2%。(5)保证配置完成后混凝土搅拌均匀,色泽相同,不能发生离析现象。(6)限制混凝土拌制时的最高温度。混凝土的拌制要温度适宜,应低于30摄氏度。温度较高时,要加低水调和,或用遮掩骨料和运输机、凉水冲洗石料、的方式来降温;温度较低时,应以不高于80摄氏度的热水中和升温。(7)为了保证混凝土搅拌质量,必须在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点随机选取样品,对搅拌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测,为了提高检测质量,每单元混凝土结构物质至少测定两次,可以结合浇筑地点设定的测量值判断混凝土坍落度。如果混凝土拌和物搅拌机出料到浇筑入模时间没有超过十五分钟,可以直接在搅拌地点选取样品对其坍落度进行检测。
4. 摊铺和振捣
混凝土混合料运送到摊铺地点后,如不离析可直接摊铺均匀,如离析经重新拌均匀后进行摊铺。模板边部用铁锹反扣,需铺高度可高出实际lO%。震实后与面层标高相符。混合料摊铺均匀后应用平板振捣器,插入振捣器和振捣梁配合作业。厚度不大于22mm的混凝土板靠边角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器同一位置停振的持续时间以混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水泥浆为止。不宜过震,一般为10~15s。当混凝土厚度较大时,应先插入振捣器振捣,然后平板振捣器振捣。平板振捣器振捣完,继续用振捣梁振捣,将振捣梁两端搁在侧模上,沿摊铺方向振捣拖平,不平处可随时找补,使表面平整并反浆。在此过程中不得碰撞模板和传力杆,并随时清除模板顶上的砂浆,确保其密实程度满足工程要求。
5.科学的养护
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浇筑环节完成之后,需要拟定合理的混凝土养护方案并执行。科学合理的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常情况下,将模板拆下七天之后就需要对混凝土结构合理的进行养护。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时,第一步要选择合理的措施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查,如果强度达到相应的标准时,需要迅速的对混凝土的伸缩缝进行切割,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混凝土路面的伸缩性能,而且又可以明显的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为混凝土施工质量对工程建设质量影响较大。在今后的土建及交通项目实施中,必须对混凝土施工各项技术要点做好分析和标准把控,确保混凝土施工能够得到可靠的技术保障。为此,今后的工程建设要以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为条件不断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彬.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9,(11):269.
[2]崔志宝.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卷宗,2018,(2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