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7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对住房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现浇混凝土是最常见的现象。然而由于现浇混凝土经常出现裂缝,给施工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施工准备,详细了解建筑结构,通过材料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控制现浇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提高建筑质量。如何正确理解裂缝产生原因,采取怎样的技术手段,有效地控制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尽量避免裂缝的发生,是有关研究人员和施工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浇混凝土裂缝也是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浇混凝土裂缝的分类及产生裂缝的原因。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现浇混凝土;裂缝控制
引 言: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现象有很多种,其中现浇楼板裂缝最为突出,其造成的不良影响给建设方、施工方、政府质量监督部门,购房业主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对参建各方整体形象产生也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裂缝处理过程中,问题较严重的,处理不慎还会带来法律诉讼风险。由于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及建筑材料等方面造成的现浇板开裂现象时有发生,但通过对设计的优化,施工工艺的控制,则可以减少现浇板裂缝出现的概率.
1.现浇板裂缝成因分析
1.1应力造成的裂缝
现浇楼板受到其自身收缩和温度应力的双重影响,由于这种应力现浇楼板很容易出现开裂。现浇楼板的四周通常为现浇梁,由于受到高强度梁体约束,现浇板的自由形变受到限制,首先会在现浇楼板的钢筋配置薄弱处造成裂缝,这也是现浇板形成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现浇板浇筑过程中出现温差较大时候,或遇到温度骤降的,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混凝土内部受水化热影响,温度较高,从而产生温度应力,主要表现为拉应力,造成表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这种裂缝通常为表面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的使用不造成实质影响。温度裂缝的走向无规律,通常是大面积的纵横交错,表观质量极差。
1.2施工方面的原因
现浇板的浇筑与养护的过程对于裂缝的防治极其重要,此过程稍有控制不严就会造成裂缝的生成,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甚至影响到整个建筑的交付和使用,对参建各方的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每个检验批的验收都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及其他相关规范的要求,施工原因造成现浇板裂缝的原因可总结为以下主要几点:第一,混凝土未到龄期提前拆模折模,现浇板强度未达规范要求就强行上人作业,增加荷载,使现浇板产生弹性形变,与梁的连接处产生负弯矩,导致裂缝的产生。第二,现浇板钢筋绑扎后,上部未能有效保护,施工中在固定荷载和移动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位移,钢筋间距不符规范要求,局部保护层变小。第三,随意放置建筑材料,增加了不合理的施工荷载。第四,在施工中为了方便浇筑,增加混泥土的和易性,工人随意增加水的用量,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第五,泵送混凝土的润泵砂浆直接用于现浇板的浇筑。第六,现浇板浇筑后,长时间裸露,未及时覆盖,养护不到位。第七,水电管线预埋不当,管径较粗,造成保护层减小,使得表面混凝土强度受到降低,很容易发生裂缝。
1.3设计方面的原因
第一,结构假设受力考虑不充分,钢筋配置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相符,容易造成受力不均产生裂缝。第二,现浇板设计跨度大,由于厚度偏小,混凝土强度低于梁的强度,刚度弱,容易出现应力集中性裂缝。第三,预埋管线设计不科学,直径过大,叠放层数过多,造成现浇板面局部混有效截面厚度偏小,在管线附近容易产生局部裂缝。第四,伸缩缝和后浇带位置设置不合理,容易产生位置不确定性的裂缝。
2.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策略
2.1严格控制构件厚度
相关工程实践的统计分析表明,现浇混凝土构件的厚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裂缝的发生概率。如果部件太薄,则开裂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要控制混凝土构件的厚度,使其处于合适的程度。由于建筑构件的不同,厚度要求自然也是不一样的,这要结合建筑的类型,以及所处的环境分析和选择。
2.2适宜的强度等级
选择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会影响裂缝的发生。混凝土强度越高,需要的水泥用量自然也就比较多,导致出现裂缝的可能性也更大。根据有关规范,现浇板的混凝土等级应控制在C30。同时,墙、柱的混凝土等级应一致,现浇板、梁所用的混凝土等级也应一致。如果现浇板的混凝土等级比墙、柱的混凝土等级低时,应提高核心部位的混凝土等级。
2.3变形缝的设置
2.3.1沉降缝的设置
在建筑物高低层交界处、不同性质基础交界处、相同基础落在不同性质持力层上等交界处宜设置沉降缝。因为以上地方都会导致相邻基础出现较大的沉降差,事先设置沉降缝,有利沉降差较大的基础之间的构件自由发展,从而减少因为外界的变形而导致构件出现裂缝。
2.3.2伸缩缝的设置
当排架结构中每根柱高度小于8米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缩短。在干燥气候、炎热夏季、暴雨多发地区或高温天气作用下,伸缩缝间距应适当缩短。伸缩缝之间的距离还要结合施工的条件来考虑。如果材料收缩较大或建筑的室内结构需要长期暴露在外时,就有必要适当缩减伸缩缝的间距。
2.4规范施工操作
加强对施工员的培训指导,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按规范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裂缝产生,对部分产生的裂缝进行及时处理。如楼板构件在终凝前出现的干缩裂缝,可在构件表面重新抹压来减少干缩裂缝。
2.5环境方面的控制
对于外部环境对现浇混凝土的影响,要想控制现浇混凝土的裂缝现象,首先在混凝土浇注时需要从温度和湿度加强对构件保护等方面着手。适宜的温湿度可以有效地解决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虽然还是不能完全解决,但至少可以减少裂缝的出现。气候温度急剧变化是最容易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且裂缝出现的频率也极高。因此,既要控制现浇混凝土的湿度,还要注意混凝土在低强度养护时的温度变化,尽量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下施工,以防出现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裂缝。如现浇混凝土的楼板一般都是薄而大的构件,如果在浇注之初不加以养护容易出现失水及产生温度应力,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定时进行浇水,保持混凝土内部湿度适中,降低混凝土板表面与内部的温度差及混凝土板与周边构件的温度差。浇筑后12小时内,还应注意现浇混凝土表面覆盖层是否湿度合适,防止现浇混凝土表面因失水过快而产生裂缝。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浇板裂缝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长期存在于建筑物中,有的对工程质量不造成实质影响,不影响构件的安全使用;有的则造成构件强度不够,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由裂缝造成的质量事故也是屡见不鲜,建筑工程所有参建设单位对裂缝的控制都尤为注重,由于裂缝具有普遍存在的特点,建筑行业应该仔细研究裂缝成因,针对具体原因采用对应的处理方法和替代方式,最大限度的控制现浇板裂缝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景江超.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8(4).
[2]司晓波.关于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技术控制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8(20).
[3]卢其峰.关于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技术控制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8(4).
[4]皮孝建.试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现浇混凝土裂缝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6(3):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