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为了保证公路的安全稳定,公路预防性养护已经成为公路管理养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路使用寿命的延长、提高公路整体质量及服务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将对公路桥梁隧道方面的质量问题及有效的试验检验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公路;预防性养护;施工管理;技术
1.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意义
1.1可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预防性的养护主要是在公路及其设施在尚未发生破坏,或者是在刚刚出现小问题的迹象时就通过维修路面,整修路基加固桥梁疏通边沟绿化路肩等综合性技术措施来进行强制性的养护,避免各种小问题的扩大,也能够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通过以往的道路养护经验,可以得知如果一条公路的使用寿命是15年,在最初使用的10年,功能下降不到40%。而在这十年,就是预防性养护阶段,倘若在这个阶段,公路不能够接受及时的养护,在后面的使用时间内,公路的性能就会很快受到影响,而且其使用的年限差距悬殊也会比较大。
1.2有利于防止公路受其他方面的影响
预防性的养护通常是能够将公路的问题与安全隐患消灭在尚未发生之时,这就是保养公路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公路养护实践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正反事例。某一条公路有一处挡水墙,最开始被水冲开一个小洞之后,因为没有来得及进行修补,结果在下一次的涨水时,将挡水墙全部冲垮,甚至也冲毁了大片路基。而在另外一个地方的路基发生小面积的塌方,公路养护单位在找到了塌方的原因之后,采取了截水沟这种方式来进行预防,后来此段公路经历过各种的大暴雨都没有再发生过类似的塌方事故。许多这样的事例都证明,预防性的养护是能够防止公路出现其他问题的,是消除安全隐患的最好方法。
1.3可以提高公路通行能力传统的公路养护模式都是坏了后再修。因为公路出现了问题,所以在维修时对车辆的通行肯定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在进行维修时又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因为问题比较大,施工的工艺就会相应复杂,导致通行的车辆都会受到限制。而预防性的养护采取的是提前防范,因为问题比较小,所以施工程序比较简单,对于交通的影响都不会很大所以可以说,预防性的养护能够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
2.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准备工作
公路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基础准备工作,熟悉掌握公路施工的技术路线和施工关键点,对人员、材料和设备进行规划,从而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和工期。结合公路施工工程的情况来看,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难点有施工材料的购买、施工需要与材料的组合搭配、工作人员的管理等。在公路施工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要对公路施工中的具体情况和管理进行把控,以保证质量安全和有序进行。因此,施工首先要根据现场勘察情况设计施工方案,设立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然后将具体任务分配到各个施工单位进行实施,重点关注施工中的关键节点和难点,施工人员要根据现场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做法和管理模式,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和操作流程;此外,施工技术管理的准备阶段还要做好安全防护,保证施工不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保持施工秩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准备工作对于保证工程有序实施和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涉及工程变更、技术测量、现场监理以及工程实验等等,要求技术人员首先做好公路工程测量,并针对性的落实交叉检查与双重检查工作,参照工程建设要求,做好相应的核查工作,最大程度的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工程试验包括样品测试、验证测试、技术测验与试验标准测试等等,要求对所获得的原始检测数据加以验证,进而形成完整的技术管理文件,将其完整的保存。
除此之外,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常出现工程变更等各类问题,此问题的出现将会给公共工程建设效益带来诸多影响,所以,一定要做好变更的相关工作,其中包括变更索赔、变更时间的把握及变更内容等各项因素,只有全面而细致的了解,方可为接下来的施工工作做好准备。最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当重视现场监理,并严格参照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落实施工任务。针对工程测量数据完成施工作业,过程中还需加强管理,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控制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无误。还需建立紧急救援预案,若施工环节发生意外,则要利用紧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最大程度的减少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
2.3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技术管理中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都与管理制度有紧密的联系。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确保每一个施工单位有一套完整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的投资,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是建设单位的首要任务,也是加强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管理的前提。
3.公路预防性养护措施
3.1公路路基的预防性养护
许多的路基在建设的过程当中,都因为受到不同环境和不同因素的影响,建设的质量都难以达到要求,这样就会导致一些路基出现隐患,在通车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车辆的重力碾压都会导致路面产生变形,倘若变形加大,车辆颠簸的冲击力也就会更大,从而也会更快地加速路面的破坏情况。而进行路基预防性的养护,在最初的设计和建设时就应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在设计时要考虑好路基的地下水位、土质、降雨量以及强度等对路基的影响,建设的时候,要确保路基施工的质量能够达到设计的标准,在建成后,要正视路基会遇到的水害问题,保证路基的排水通畅,保持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3.2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路面是整个道路的重点,路面的养护情况与公路的使用寿命及服务质量紧密相关,所以对于路面的养护是整体养护工作中的重点。对于不同阶段的路面有不同的养护要求,在路面养护时需要重视路面排水的情况,对于路面的坑洞及裂缝要进行及时的修补,防止地表的水渗入到基层。而对于已深入基层的积水,需要开设路肩的盲沟进行排水工作。路面的养护需要从日常的养护着手,对于路面发生的渗透水、灌缝料开裂、沥青松散、麻面等情况,在发生问题时就应该要及时地进行相应的处理,保障路面的整体质量。
3.3季节性的预防性保护
在寒冷的冬季,需要注意路面的排水以及冷冻结冰的情况。发现相应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整体路面的干燥状态,避免路面因为寒冷发生冻胀。到了春季后,对于路面发生冻胀破坏的情况要紧急进行维修。夏季雨水多要注意防水工作,秋季的时候需要做好公路沿线边排水道的疏导工作,避免积水,同时避免遇到天冷的时候积水冷冻结冰影响公路的整体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常见的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并探讨了公路养护方案,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管理有施工准备环节的技术管理,同时也有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而公路养护方法则包括波浪处理、路面翻浆处理与裂缝处理等等,希望本文所作分析可为有关的公路工程管理人员带来借鉴,进而加大管理力度,保证养护效果,最大程度的延长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发挥其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晓宇.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2):1655.
[2]李波.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6):207.
[3]薛斌.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及造价控制[J].四川水泥,2019(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