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1231989112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数量日益增加,由于其施工地点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带来了一些影响,加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施工备受关注。论文将对绿色理念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更好地运用绿色理念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市政;绿色理念;基础设施
引言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不仅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市场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破坏的大背景下,绿色施工理念应运而生,要求对传统施工模式进行变革,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耗、减少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故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1绿色施工理念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尊重环境的建筑概念是基于质量和安全目标的实现,使用绿色施工技术能够减少不必要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绿色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建设单位而言,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必要减少污染、文明建设。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时需要进行绿色建筑组织设计。与城市公共基础相关项目的建设往往时间长,消耗大,必须投入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员,实施绿色建筑理念,采用绿色施工技术节约能源和生态材料。需要选择、合理分配人员、机械和其他资源。在工程建设中分析绿色理念的重要性:(1)更新传统建筑技术,使相关的质量得到保障,有助于基础设施的效益最大化利用。(2)向更安全、更有效的方向推进建设,使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3)在进行生态建设时,会对人们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节能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绿色理念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提出的要求
2.1结合气候条件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由于工期长,会经历季节变更,因此施工时要考虑到气候条件。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关注气候特征才能合理控制各项成本支出,避免因气候变化影响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具体包括以下4项。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关键施工、重点部位要在不利气候来临前完成,如在雨季前完成土方开挖、基础施工。
(2)做好场地排水、防洪工作,避免对材料、机械、人员造成危害。
(3)施工场地的布置要考虑到气候变化,以木工棚为例,应该布置在下风向。
(4)夏季施工或冬季施工时,应针对混凝土、深基坑、土方工程,制订有效保护措施。
2.2对场地干扰进行把控
在进行与基础项目相关的建设时,其建设通常具有多环节相关联的特点,这些环节影响地形、地下水位和基础设施周围的动植物,破坏了现有的文物和特殊资源。为此,要促进生态建设,必须抑制场地的干扰,充分尊重生态环境。建设单位必须考虑到该区域的性质和结构的特点来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建造,以有效地保护环境。
2.3从工程施工出发强化管理
推动绿色理念融于工程施工,需要依靠施工管理来体现。建筑企业需要积极组织员工就“绿色理念”展开学习,明确其重要意义,并了解相应的绿色建设规范。例如,对于规划、采购、人员等层面的管理来说,便需要秉持“节约”理念,强化材料、机械等的使用效率,为增强工程效益夯实基础。
3推动绿色理念融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的技术分析
3.1水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
首先,基坑降水可依靠土层具备的自渗作用引导上层水向着下层集中,确保水向着地下回灌从而展开回收利用。其次,还应针对降水做到适当地抽取存放,随后加以合理利用。
对于雨水来说,需要经历由收集直至沉淀处理的流程操作,随后可将其用在洗车、现场抑尘等作业中,若其处理达标还可将其用于混凝土养护或者砌筑抹灰等作业,对于生产废水来说,则需要借助过滤、沉淀等系列措施予以处理,做到二次利用。
3.2节能降耗相关技术
该技术以电能为例,需要从生活设施和机械2个层面出发。比如,现场施工可进行节能灯具的装设,从而实现“人走灯灭”的目的,对无谓的电能消耗进行规避。再如,电梯等大型设备在选取时需要依据“节能高效”的原则。同时,还应对从业人员展开节能培训,引导其养成节约的习惯,推动施工氛围向着“节能减排”发展。
3.3噪声控制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中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从该角度出发,噪声控制的根本方法在于使用噪声小的设备,如发电机、装载机等;同时合理设置机械的安放位置,尽量远离居民住宅区,降低噪声分贝。以上两种方案难以实施或无效,就要采用隔声措施,可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效果一般在10~50dB之间。如果从传播途径上进行消声,则可使用吸声材料或隔声材料。对于前者,常见如木丝板、玻璃棉、塑料薄膜能吸收部分噪声;对于后者,则是建设混凝土挡墙,要求大于声源的波长,从而隔绝噪声。另外,对人为噪声的控制,主要是禁止大声喧哗,避免使用高音喇叭等。
3.4化学污染控制
化学污染的产生,主要是施工中应用的各种外加剂,由于其含有一定的毒性,故应首先做好隔水措施,对化学物品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其渗入到地下水。需监测土壤的质量指标,避免形成土壤污染,继而影响植物、动物的生长。对技术人员而言,应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在运输、使用、保管上加强管控,必要时设置专门存储空间,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等指标,保证化学物品性能稳定。
3.5注重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
近年来,我国十分注重“三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在新时期的推广与应用。绿色理念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中的运用是一种技术创新,但其对新建筑材料选用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能否得到较好的应用也会对绿色理念在施工技术中的运用产生直接影响。建议施工企业在科学的预算编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选用低污染的建筑材料,促进绿色理念在施工中的运用,实现建筑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6扬尘控制
施工通常会伴有较多的土方工程,因此,扬尘污染很难避免,必须针对扬尘污染加以控制。首先,施工时应进行挡风扬尘墙的合理设置,其不论是应用范围还是便捷性均较为理想。并且墙体具备合理的透风系数,其抑尘效果较为理想。其次,还可借助扬尘剂来进行湿润、凝结,从而将粉尘微粒等固定在网状结构之中,它们会因重量提升而迅速降落,从而对二次污染进行规避。现阶段,抑尘剂具备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应积极推广。
结语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中,施工技术需要同绿色理念进行较好的融合,但这种融合需要保障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绿色理念的运用绝非要在技术层面进行大面积的调整,其更加看重绿色理念的融入以及施工进程中绿色理念本身是否得到了较好的尊重与落实。未来一段时间里,绿色施工会成为一种主流,绿色理念在施工技术中的运用前景也会越发广阔。
参考文献:
[1]喻磊.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6):79-80.
[2]熊舟.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4):46-47.
[3]石朝辉.绿色施工理念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4):160,193.
[4]刘兆福.绿色施工理念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5(20):74,77.
[5]张凤兰,郭朝晖,胡鸿志.绿色施工技术在重点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6,47(6):5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