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80219850802XXXX
摘要: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使城市化建设逐渐地扩大,因此需要重视土木工程建筑的建设质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是影响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需要重点关注该类施工问题。本文主要深入探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其中遇到的施工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土木工程建筑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其属于构件在1m以上的结构,其和普通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而言,大体积混泥土施工中,有可能遭受水反应以及温度等的影响。从而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构溢水或者裂缝的问题,。通过全面的分析和科学的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能直接提升土木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体积较大。另外,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的时候,因为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的热能无法排出,并且外部温度要比内部低,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这一特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技术问题。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需要一次浇筑完毕,不允许出现任何裂缝。这种施工特点还要求混凝土原材料在配置和结构中的比例要非常严格。工程竣工后,如何养护大体积混凝土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进行控制。
2对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分析的重要意义
(1)社会经济的进步的使得高层建筑成为目前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这就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使用频率在逐步提升。对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能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磨损与断裂现象的出现,由此保障整体施工质量得到有力的提升。
(2)通过科学全面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能提升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还能直接推动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
3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常见问题
3.1溢水问题
因为建设工程面积较大,施工期间需要使用分段浇筑形式,或者采用分层浇筑形式,不同层面进行浇筑期间,有可能会产生间隔,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溢水问题,促使不同层面混凝土不能有效粘结在一起。
3.2裂缝的问题
3.2.1水热化的出现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的搅拌工作,在这期间会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而出现温度上升情况,有可能会出现热化问题。混凝土是土木建筑的关键材料,其能形成厚度较大的墙壁,降低墙壁表面的防护系数,并形成聚合效果,因此在处才能温度上升情况后,混凝土中含水温度不能释放出来,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量的热量会堆积在混凝土内部,导致内外部温度出现较大的差异,水热化情况出现,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
3.2.2温度变化的原因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积大,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会产生大量内部水化热反应产生的热量,很难传递到混凝土上表面并及时排出,这就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内部积热,引起混凝土结构变形,出现裂缝。
此外,如果外部温度变化明显,混凝土结构会受到热膨胀和冷收缩变形的影响,而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体积大、结构厚,当外部温度变化时,混凝土结构的外表和内部温度变化速度的差异也会导致变形程度的差异,内部与外部出现约束力,如果混凝土的内部约束力不在混凝土的承载力区间内,也会出现裂缝。
4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4.1结合实际,对材料配合比进行调整
第一方面,对粗骨料进行选择过程中,需要重视进行连续级配,将砂作为细骨料,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掺合料配合比例进行适当调整,优选外加剂。遵循经济性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对单位混凝土使用量进行适当降低,从而提升粗细骨料和参合料的配合比例。着重使用凝结长、水化热系数低的水泥材料。同时,为了促使大体积混凝土的泌水性得到降低,可以选择使用矿渣水泥。然后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在其中添加适量减水剂,从而对混凝土的用水量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强化施工效果。第二方面,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对结构进行具体施工期间,施工流程是:施工人员先对符合施工标准的混凝土进行选择,同时对钢筋和七天相应材料进行选择,此后参考相应工程施工标准和设计结构需要,明确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最后对截面进行设计,对构造作出仅一部分优化,明确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4.2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出现应力、裂缝的几率有很大影响。首先是浇筑时的气温不宜过高,否则就会增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不宜于夏季正午或午后浇筑。第二,如果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无法避开炎热的气温,那么就要采取其他降温措施,来冷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比如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预埋水管,接通冷水,用冷水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第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发热的主要原因还是水泥的水热化,为了控制这部分热量,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中,可以控制水泥用量,转而加入其它材料,例如应用混合材料、添加减水剂。
4.3混凝土浇筑和捣注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期间,需要严格的控制浇筑范围的温度变化,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分段浇筑方式。如果施工条件符合建筑要求,整段浇筑操作也符合建筑需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遵循分区定点、坡度浇筑、循序渐进等原则,并结合混凝土的特性,浇筑层设置不同振捣点,使其形成扇形流动模式,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承载力。在浇筑结束后,还需要对混凝土浇筑表面进行清理,通过压实设备将其中存在的积水挤压处出来,提高混凝土的紧密度,避免出现大体积混土浇筑裂缝。在夜间施工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动态平衡的因素,降低热胀冷缩的影响,从而提高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
4.4混凝土后期的养护
后期养护,也是混凝土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更要引起足够重视。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一定要做好水分养护和温度测量工作,来监控其温度变化和凝固收缩的情况,以保证其结构性能的稳定,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养护措施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季节气候展开。比如在夏季,就常用覆盖塑料薄膜来的办法防止水分较快蒸发,并且还要定期进行浇水;冬季就采用棉被等进行覆盖保温,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被冻。
结束语
全面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能直接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所以,施工单位要重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效果,利用科学的措施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把控,提升其配比的科学性,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现状及时的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力提升,使混凝土结构的断裂问题得到的有效控制,保障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清.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6):17-18.
[2]顾思阳.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0):3-4.
[3]方思儒.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