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博兴分局 山东滨州 256500
摘要:整体上看,我国在各项资源方面的储备量在国际上都具有较为靠前的排名,但是由于我国当前人口基数较大,所以在人均资源上依旧存在着不足的现象。因此当前需要加强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保障资源不受污染,提供资源利用效率,是当前保障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性问题。本文通过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阐述,探究分析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从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推动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作用;相关措施
引言
作为人们生活的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环境,才能更加美好的生活。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重视的问题,所以只有做好环境监测,提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才能使我国的环境不受影响,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前对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工作需要加强重视,并且计划出科学化、规律化的管理方案。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在于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农业资源利用、经营方式,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概括而言,农业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实现人类世代在地球上的生存与发展,并且不破坏自然环境的结构与功能,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为人类发展服务;二是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1]。
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农业经济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只有实现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的做到推动我国农业水平整体的进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
(二)信息化的管理技术
当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后,可以大大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好的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将农业技术成果转变为农业生产力,推动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三)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实现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产业化的机制,可以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更快的提升,并且实现农业产品标准化,提高整体的质量,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2]。
(四)创新型的管理体制
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高水平、高效率、高标准。建立健全完善的保护与发展制度,对于我国农业技术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加大管理人才培养,推动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预防土壤侵蚀与污染
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重视利用与保护相结合,预防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培肥土壤,增加土壤中养分与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生态系统[3]。土壤侵蚀的预防,可以采用深耕松土、等高耕作、采用固沙剂等方式,要注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植树要选优质速生林木,种草要选能保持水土的优质牧草。土壤污染的控制,一方面要依靠法律规制,国家要继续完善农田水质标准、土壤环境容量等法律法规;一方面要依靠技术手段,如使用石灰来提升土壤pH值,增施磷肥减少金属元素占比,使用有机肥吸附和降解有毒物质,用客土法来处理严重土壤污染等。
(二)加强环境监测控制管理
1、实验室基本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
对于之后进行实验的环境应该保持整洁以及干净的情况,对于实验室要定时进行清洗以及检查,这主要是因为存在杂质的时候,便有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较大的影响。除此之外,进行检查的工作人员需要保障工作的严谨性,科学性,才能进一步使检验的结果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例如在进行水质监测时,实验室之中所用的水质,在使用之前要进行相应的检查,最好可以实现现用现配的情况,而对于采集到的水要根据水质的不同,进行良好的储存[4]。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在无光,以及温度较为适宜的地方进行封闭式的储存。由于实验室之中一部分仪器如果长时间存放,便会出现老化的情况,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进行清洗以及更新,防止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出现问题,影响检查的结果。另外对于进行实验的一些试剂,要做到专用专放,不同的试剂液体不能装置到同一个容器之中,否则不仅对于试剂的纯度受到影响,还会使实验的结果数据出现不准确的情况。
2、监测点选择的控制管理
在进行实验样品采集的时候,对于地点选择时,应该选择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的的地点进行采集,按照采样的规定,选择有效的样品进行收集,所采集的样品可以对于该区域的资源总体情况进行真实性的反应,保障其检测的数据可以真实的反映出,当前资源的污染情况。所以对于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以及代表性来说,检测地点的选择合理性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选择的时候,可以选择断面之中可以反应整体资源情况的具体位置,从而保障所获取的水质信息足够全面,当前还需要注意的是,该地点在实际采样的时候有可操作性以及便捷性[5]。
(三)加大科技与管理投入
在今后,农村与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否则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例如,在使用化肥时,应先对耕地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进行精确测量,再进行精确施肥,这样既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对肥力的要求,又能减少多余的化肥投入,防止化肥对土壤造成污染。又比如在防治病虫害时,应先对重大病虫害的抗性机理、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做到提点布点、精确防控,从而减少农药投入[6]。其次,政府也应通过政策管理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如关停一些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对污染严重的酒厂、化肥厂、油脂厂进行限期整改,利用经济杠杆手段引导广大农民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以补贴的方式调动广大农科人员的积极性等,从而保障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四)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工作
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但具有生态方面的意义,还能够切实提高人民的实际生活质量,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这便需要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当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自觉保护社会生态环境。
结束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环境问题十分严峻。现阶段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于环境的问题也需要加强重视。所以当前对环境监测质量要加强控制,保障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农业管理的控制力度,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我国的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利琴.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5):12-14.
[2]焦晋鹏.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9(6).
[3]春会.针对环境保护工程中的环境检测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7-29.
[4]尹世军.环境检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分析[J].江西化工,2019(4):101-102.
[5]朱瑞萍.浅谈齐齐哈尔市近三十年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变化及可持续发展建议[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8(4).
[6]张扬建,朱军涛,何永涛,et al.科技支撑西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及 农牧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3):33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