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地震台
摘要:通过分析研究舟山海岛台站现状,发现海岛台站在建设和运维中的不足,为我省今后海岛台站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引言
舟山是全国首个以群岛建立的地级市,市域内共有大、小岛屿1390个,陆地面积1440平方公里,是我省陆地面积最少的市;市域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又是我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市。地处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与华南沿海地震带交界线,境内分布的黄岩-岱山断裂的分支——沙岙-戴家断层属活动断层。据浙政办发〔2007〕67号文,舟山市被确定为2006年—2020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1、舟山海岛台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海岛台站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台站建设、仪器运维、信号的采集和传输等方面都有别于内陆台站。有其特殊的观测优势,同时在台站建设方面也有其固有的不足。
1.1观测网点不足,手段单一
目前舟山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海岛台站共有7个台站。其中一个为省局直属有人台站,其余6个为市属无人台站。对于海域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的舟山来说,网点密度低,覆盖范围小,同时观测手段较为单一,缺少多维度、多学科的地震宏观观测网,对海域地震的监测能力相对不足。
1.2观测环境日益恶化
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舟山自贸区的建设使得港口建设、旅游开发,城市的拆建速度加快。以前受人为干扰极小的台站几乎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严重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观测资料的可靠性降低和台站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部分台站甚至随着城市化进程面临着搬迁的可能。
1.3缺少统一的运维管理机制
在实际的海岛台站运维工作中,常会出现台站运维信息不对称。通常发现台站出现问题有三种途径:(1)省局监测中心发现。(2)市局工作时间内轮询发现。(3)台站管理员日常巡检发现。在故障处置过程中省局运维中心、市县地震局、台站和地方看台人员间缺乏统一的调度管理机制。当台站出现故障往往只有故障处理方掌握处理进度,其他几方很难了解台站故障处置情况。
1.4仪器设备陈旧老化,缺少备件
目前,海岛台站仪器设备落后的现象比较常见,已经不能适应地震观测条件要求。许多海岛台站仪器设备已超过其最大使用年限,如定海前兆台三套仪器都老化严重,对观测资料的产出造成了一定影响。作为台站备用电源的UPS基本都已达不到续航要求,特别是一些发生在夜里的断电,往往第二天上午就已经出现断计情况。台站辅助设备又无备件、技术能力相对不足。
1.5台站受海风腐蚀情况严重
由于海岛的空气湿度较大且含盐度也比较高,这是一种极易使物体受潮腐蚀的气候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的物品特别是铁质器材是最容易腐蚀生锈的。
因此海岛地震监测仪器相对陆地上使用寿命明显缩短,影响地震观测连续运行率。海岛台站的建设都是按照标准化建设,缺少相应防潮和维护措施,又常年在太阳底下加速了氧化进程。许多海岛台站往往新安装的防盗门不到一年就锈迹斑斑,有些甚至整个锁锈坏掉,需要撬锁才能进入,严重影响运维和台站美观。
1.6交通问题
由于海岛台站的特性,特别是舟山本岛较远的台站,运维人员每次上岛更换仪器设备和台站运维时根据船期安排而定。遇到大风、大雾和台风等气象因素常会导致停航。另外位于旅游景区的海岛台站在旅游旺季偶尔也会发生船票一票难求尴尬。
2、建议及展望
2.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一海岛台站运维机制
台站的日常运维管理需要统一的管理机制,海岛台站的运维更需要这样一个统一的运维调度机制。否则海岛台站受地域形态的影响始终是点,无法形成以点到面。首先在看台人员的挑选上重能力更重责任心。其次规范操作方法对一些简易基础的仪器操作规范打印上墙。
再次定期对台站进行维护和保养,对观测仪器对相关仪器设备的磨损程度以及性能应经常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故障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最后建立台站故障上报专人负责制,及时与故障台站所在市、县区两级地震部门沟通处置进度。
2.2拓宽合作渠道,创建台站发展新模式
今后的舟山地区海岛台站的发展可以依托有人值守台站,在舟山地震台目前单一地震监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引进、整合、合作等方式增加观测手段,加强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和相关企业的合作,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专业台站、科研院校和民间力量间的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使台站不再仅仅是地震观测的前哨站,更是地震研究的排头兵。逐步建设成浙江海洋地震监测实验研究基地,开展海洋地震观测研究,建成海洋地震观测仪器维修、维护、实验和设计的基地。
2.3更新仪器设备,增加观测手段
多维度,高密度和科学的台网布局是地震观测的重要基础。舟山地区本身海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近14倍,海域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使台站的设立只能因地设台。
目前舟山多数无人台都建成于08年前后,台站观测手段较单一,设备老化缺少备件,导致后续运维中常有无备件可换现象。在今后的海岛台站发展中逐步淘汰落后的观测设备,更新仪器设备,增加备用设备和观测手段。根据台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优化结构,分主次,在观测手段的选择上要突出海岛台站本身的发展特此。
3、结束语
在当前地方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地方台站的相关资料尚未移交,地方台站的管理存在权责不清等情况。特别是一些以前由科技局日常看护的海岛台,一旦出现台站故障,由于已不再属于其义务范围,不能第一时间前往。希望地方加快机构改革步伐,落实明确无人台站管理。
省地震局也尽快完成台站资源整合,建立完整的海岛台站运维质量控制管理机制,真正做到有制度,有人员,有管理。积极适应新时期海岛台站发展改革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舟山地区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