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 300400
摘要:在我国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生产不断的发展下,对工业生产的自动化要求和机械化要求也逐渐提高,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的生产活动都是人工进行操作的,所以,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就离不开人的管理。基于此本文对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1.机械设备安全故障的原因分析
1.1设备质量存在潜在隐患
本文在对系列设备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之后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设备事故是由于设备自身在设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所导致的。例如在设计的过程中未能够充分考虑环境对设备的影响,所以在实际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设备硬度、强度不过关的现象,进而引发系列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在一些设备制造厂,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制造时选择使用不合格、不科学的材料,并且对于设备的操作结构、强度等均未能进行科学计算与设计。
1.2设备操作不当
任何一个机械设备的使用均有其严格的操作办法以及防护方法,但是在设备的实际投入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缺乏较强意识;另一方面,操作人员没有遵从科学的使用方法来对其进行操作,最终就会给设备埋下安全隐患埋的种子,甚至有时会直接引发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对于机械设备维护的知识体系缺乏、管理意识薄弱也是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目前投入使用的很多机械设备更新速度过快,很多工作人员所掌握的操作方法、设备维护方法均已过时,再加上工作人员在长期使用机械设备之后,会心存侥幸心理,从而忽略设备使用的安全问题。
1.4安全管理不严格
目前,在我国存在的工厂类型、规模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也制约影响相关设备安全运行指导意见的形成。很的工厂均是根据其自身发展现状、规模等,自行制定相关的设备安全管理文件。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工厂在安全管理方面均是走马观花,应付政府部门检查,其安全管理并不严格,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1.5生产环境对设备安全的影响
在现实中,很多生产部门对机械设备的安全选址、操作方法以及工厂的选址等均缺乏深层考虑,仅仅注意到当前的方便以及经济利益,忽略了这些环境因素给设备安全运行带来的潜在不良影响。
2.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为了做好工厂设备的安全工作,要在企业中的各个班组、部门、车间等岗位数量一个完善安全的管理措施,要求各部门各负其责,上下协调。
2.1企业领导要把设备管理工作作为重点
在企业管理中,各级领导要把设备管理工作作为工作中的重点,要具备专业的安全管理知识,并把安全管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产中。企业管理人员要经常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对各类会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进行清除,并使用正确的安全管理措施,如果企业未建立完成的安全管理体制,就不可以充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目标造成影响。
2.2提高设备安全技术管理
企业员工要对机械设备的操作知识和操作技术进行熟练的掌握,为了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产生的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操作员要对设备的运行规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要使用科学有效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以此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具体为:(1)为了防止操作员的人身安全不受影响,尽可能的使用自动化远距离操作;(2)为了对设备的各种不安因素进行消除、提醒以及预防,要在机械设备上安装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连锁装置和安全标准等安全防护措施。(3)在对设备进行使用时,要对设备的使用期限和安全标准进行严格的技术检测,在各项都符合规定标准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2.3在对设备进行改造时要符合安全规定
在对设备进行改造时,要站在安全的角度进行改造,要严格按照设计好的改造方案和设计原则进行改造。要从管理、环境、机器和人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评测。制定出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章流程,并在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才可以开始运行。
2.4创造一个良好的设备工作环境
为了提高作业人员的认识安全,要创造一个优良的作业环境,使所有作业人员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都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所以,在设备进行工作时,要尽可能的降低设备的振动和噪音,要确保照明设备的良好以及气候条件的良好。要对设备产生的粉尘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确保每一个操作人员都处于一个良好工作状态。
3设备运行状态的管理
3.1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
首先企业要根据设备的特点制定一个完善的使用、维护和检修制度,并对企业操作人员进行教育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可以参与设备的操作运行。其次企业要根据设备的特点,配备需要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的仪器以及工具,最后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生产工艺,选择合理的作业设备,要对设备的技术性能、工艺条件和使用范围进行周详的考虑,定期并对设备间的匹配、协调能力进行考虑,必要时进行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以便设备的安全温度运行。
3.2要按照规定要求对设备进行使用
在设备生产过程中,设备不可以出现超压、超速、超载等现象,要确保设备在规定的负荷以内进行工作,禁止出现抢产量拼设备或者冲击计划检修的情况。工作人员在对设备进行操作时,要按照设备规定的操作流程和动作要求进行作业,每次作业之前,要在对设备进行检查无误后才可以进行,工作过程中要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例如检修过程实施表格化、程序化、标准化作业,就为设备的检修质量提供了保证。
3.3定期对设备进行计划检修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磨损,为了使设备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设备零部件的磨损,要经常对设备进行合理的计划检修。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企业单位中,因为设备长期运作而没有计划检修导致出现安全事故大约占总设备事故的35%,而在企业的建厂初期,这个比例更高。依据设备使用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周期是提高设备使用率的重要保证。
3.4对运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在设备运转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种异常情况出现,比如气体、液体等介质泄露、固定件松动、轴承温度高等,假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就很容易产生设备事故,所以企业要定期的对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和维护,找出设备存在的各种异常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尽可停止设备运转,并向相关负责人进行汇报。如果设备已经到了事故出现的边缘,要马上对设备进行停机处理。
结语
总的来说,企业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使机械事故可以得到预防,要提高设备安全方面的人力投入。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管理,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安全管理理念,并要求员工按照管理规定进行认真的执行,从而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得到保证,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许进.浅析机械化工设备的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区,2018(14):162.
[2]苗立壮.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J].河南科技,2013(16):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