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省莆田市 351254
摘要:学生社区管理是一种全新的专业管理理念,是近年来国家高校管理模式的新探索,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引进社会研究成果的优秀社区管理模式。对学生工作进行以学生为本,文化、素质、体育综合素质统一管理,是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当前教育界的学者和管理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学生社区管理理念的内涵和特点出发,详细分析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学生社区管理模式;高校;一站式管理;精细化管理
1.高校学生社区及其特点
高校学生社区是指以学生宿舍为基本单位,包含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学生图书馆、学生文化体育运动场所以及宿舍周边特定生活区域。它不仅仅是指学生的宿舍区域,更是课堂的延伸,是学生“德、智、体、美、劳”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与学生交流思想和沟通感情的重要纽带。同时,学生社区又是社会的缩影,是高校学生走向社会前的重要窗口和实习舞台。
2.学生社区管理的特点
学生社区管理理念与通常意义上社会社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社区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特点一:高校学生社区的群体是一群年龄相仿,有着共同心理和生理的青年。他们社会化尚未成熟,心理年龄没有达到社会社区的程度,心理素质不够稳定,需要适当的关心和引导。特点二:交流的多元性,高校学生以集体宿舍为生活区域,宿舍内的交流自不必说,不同于目前社会社区,现在大部分社区的邻里并没有非常多的沟通交流,但是高校社区不同,他们有很强的交流性,不同宿舍之间只是一道墙的距离,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都有丰富的交流形式。特点三:可控性。大学生在校时间较短、流动性小、人员结构比较稳定,生活作息相对规律。相对社会群体来说,学生更愿意接受高校的管理。
3.学生社区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原则
社区管理理念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较多,在高校学生社区工作中要建立目标明确的管理体系,对每一位参与管理的人员进行清晰的定位,包括学生、辅导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但是,这些都是静态的管理理念。要结合实际发挥学生社区管理的效用,单靠这些还远远不够。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资源、设备、管理条件等各种客观要素,建立一套精细化的学生工作管理标准,制定管理的目标以及管理提升计划,以需要达成的管理目标为主线任务,将目标层层分解,并结合实际,在落实的过程中不断去调整优化管理工作,确保在管理过程中管理的方向没有偏离原来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社区管理理念在学校学生工作中,要注重“公平、公正、公开、人性化”这四个原则,最大限度地保证管理工作得到客观、公正、全面、系统的开展,以“精、准、细、严”为执行和监督标准,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要时刻密切关注学生心理上对管理模式的各种反应,多开展问卷调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加强学校的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各个管理细节,将管理做精。
4.学生社区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4.1树立精细化的学生社区管理理念
学生社区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一种认真态度和一种责任意识。高校施行学生社区管理工作的关键就是要让每个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形成精细化管理理念,从思想上理解、认同学生社区管理,能够把学生社区管理理念融入到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因此,在学校层面召开“学生社区管理工作研讨会”,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学生社区管理工作大讨论”。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深入理解和把握“学生社区管理”的意义和内涵,深入分析和探讨高校学生工作实施学生社区管理的目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有效推动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4.2打造系列学生社区管理工作活动
4.2.1从源头抓起解决学生困难
要管理高校学生社区,首先要找准目前高校学生存在的困难。管理的目的是让那些已经偏离发展轨道的学生重新跟上大部队。部分学生对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受制于一些条件的影响有些学生并没有考上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入学后发现学的专业跟预期的有差距,从而失去了学习目标。所以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学生心理辅导。引进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师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目标进行辅导。解决学习动力上的困惑,重新让学生获得学习动力。这项工作是平时课堂上很难获得的。所以学生社区管理就承担起这部分的责任。另外有一部分学生以为上大学后就自由了,解放了,时间充足,无所适从,从而养成了沉迷网络游戏,沉迷虚拟现实,甚至有些沉迷了网络赌博,网络借贷等。目前这种报道越来越多,也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可以从根源上入手,把学生在沉迷于不良嗜好的初期就把学生拯救出来,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把社区生活办的多彩多样,让学生没有精力去养成坏习惯。同时,做好各种不良嗜好的教育工作,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不良嗜好带来的危害。使每项活动的每个环节有制度、有标准、有流程、有监督、有记录、有考核,用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去对待学生管理工作。根据部门实际和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对学生在新生入学教育、生涯与职涯规划、学习指导、行为规范、帮扶助学、党团发展和就业与创业等各个方面的规范、标准、流程和目标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学生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于学生工作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动作,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4.2.2打造学生社区管理示范班级和宿舍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社区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承载着学生社区管理的目标和内容,班级管理的好坏对学生社区管理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要切实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各项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班级同学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从班级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活动的组织等方面来开展工作,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竞争,在班级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宿舍是学生社区管理工作的最小单位。一个学风优良、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宿舍是学生社区管理成功的最好体现。因此,学校要以“十佳文明宿舍”、"党员宿舍"和“优良学风宿舍”的创建为契机,在宿舍的安全管理、内务管理、学习引导、人文关怀等方面制定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把宿舍打造成安全、舒适、和谐、文明的家园,使宿舍成为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的示范窗口。
4.2.3打造学生社区文化品牌系列活动
学生社区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而学生社区管理一直是令各高校头疼的问题,特别是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开展积极向上的学生活动上,应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且符合各高校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打造一系列的社区文化品牌活动,比如可以围绕“宿”系列开展“宿.素质拓展”、“宿.寝室比拼”、“宿.吉尼斯挑战赛”等社区文化活动,营造温馨、健康、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结语
只要高等教育事业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就是久盛不衰的话题。高校的管理目前面临巨大的挑战,互联网的普及来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生的思想道德时刻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现阶段,为适应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需求和不断调整的目标,学生管理工作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引入学生社区管理理念成为必然,需要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摸索中将其落地并引向深入发展,支持高教事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晓翠.细微处彰显力量———浅谈高校学生事务的精细化管理[J].职业技术,2015(1):105-106.
[2]谢辉祥,郝钦伟,陈立.基于“全员育人”理念的高校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