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供电所是供电公司在基层的生产、经营服务工作的基本组织单元,供电所农电服务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居民日常生活,同时还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必须要加以重视。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供电所农电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反思,从服务意识、管理制度、服务形象等多个方面出发阐述了提高供电所农电服务质量的措施,旨在为提高供电所电力服务水平,营造农村和谐的用电环境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供电所;管理;电力服务;质量;措施
电力供应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的大事,农村的电力产品和电力服务主要是由乡镇供电所提供的,乡镇供电所工作质量的高低,与居民的用电息息相关。针对当前供电所存在的供电管理落后、服务质量低等现状,一定要加强供电所建设工作,建立农电优质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探究提供农电服务质量的新举措和新方法,为城乡居民的生活生产用电提供更好的服务,努力营造农村和谐的供用电环环境,同时也能建立起良好的电力公司形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当前供电所农电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1 供电服务管理与用户用电需求存在脱节
当前,许多基层的供电所的在管理和服务上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许多供电的服务建设还仅仅停留在行风建设方面,对于电力服务的业务范围和服务标准都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供电服务非常被动化。随着人们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居民对于供用电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对于电力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上当前电力市场的供需矛盾转变,居民用电需求、服务需求与供电所管理服务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矛盾也日益突出。
1.2 农电综合管理落后,缺乏专业指导
当前供电所的综合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以电费的收缴工作为例,当前许多电费收缴工作主要还是有农电工来承担,农电工代替了供电所营业厅的“服务窗口”的位置,供电所对于电费收缴的管理和服务都非常不到位,导致电费收缴的效率不高,居民的缴费体验也不好。其次,许多供电所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素质都有待提高,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掌握不到位,使得供电所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缺乏专业性,管理手段落后,制约着农电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1.3 农业服务意识欠缺,服务质量不高
农村供电所作为基层的供电单位,许多工作人员在服务意识上存在着很大的欠缺,服务人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服务身份,缺乏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用电服务的体验,严重的甚至还会引发居民对于供电所服务的不满情绪,进而造成客户满意度下降,造成企业的经济利益损失。
2?强化供电所农电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相关措施
我国农村地区广袤,农村人口众多,在现代农业发展平稳推进的背景下,如何为农村农业及副业生产提供优质的电力产品和便捷的电力服务,已成为衡量乡镇供电所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依托电力市场信息化管理,研究供电所农电服务管理信息化措施,对改善农村用电环境,促进电力企业经济及社会效益提升大有裨益。
2.1 强化农电服务管理主动意识,转变服务理念模式
基于供电所的重要枢纽作用,供电所应围绕农电服务管理,从原有的被动式服务理念模式中走出,转而采用更为主动丰富的服务手段和方式。具体做好如下几点:第一,立足新形势,特别是新农村建设,认知自身在农电供应方面承担的职责,研究国家的相关农电政策,在供电所内部展开集中学习,从整体上提高供电所服务人员的服务观念和责任心。第二,确定供电所农电服务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供电所内部工作局域网对此类部分进行强调,让农电服务能够明确目标和要求。第三,将农电服务管理与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倒逼供电所农电服务管理人员的服务积极性。
2.2 更新完善供电所农电服务管理规章制度,推行差异性服务
供电所农电服务管理要立足新时期农业生产用电及农村居民电力服务需求层级增多的特点,对农电服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及服务细则加以补充完善和更新,以此提高供电所服务管理质量水平。相关要点如下:首先,要确保农电供应的安全稳定。供电所应建立配电设备及电力输配设备的专人责任管理制度,安排技术人员对供电服务半径内的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保,保障电力设备能够安全可靠运行。其次,针对农电服务,侧重做好供电后的跟踪服务,将服务内容细化,根据供电所下属电力服务区域的服务等级要求设立相应的主服务区及辅助服务区,由经理具体负责,构成农电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为后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铺展创造条件。第三,要推行农电服务差异性服务。针对农电大户,建立服务台账,了解并满足其服务需求,化解服务管理摩擦和矛盾。
2.3 规范服务行为
提高农电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还要从建立健全的农电管理和服务规章制度入手,首先要规范配电设备和生产设备的管理,建立专人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检修,运行维护到位,确保供电设备安全运转,为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用电。其次,还要制定完善的服务制度,建立台区经理制,以服务需求地点台区经历为主,临近经理为辅型组成网格服务模式,协同开展服务工作。同时,还要健全考核机制,从工作任务和劳动记录等多个方面对服务人员进行考核,提高员工服务积极性,规范服务行为。
2.4 加快推进供电所农电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创设服务新方式
新时期供电所开展农电服务管理,要着眼服务层次的提升及服务效率的提高,致力开展供电所农电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电力服务及管理上,借助电力一体化技术及网络媒介,将服务内容延伸到网络中,缩短电力服务供应与电力服务需求之间的响应距离。例如,针对农电用户的电费查询、电价咨询、电费缴费等内容,供电所可以依托网站、微信公账号、手机客户端APP等方式,及时发布通知,提供服务入口,让广大农电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办理,同时满足农电用户差异化服务需求。此外,围绕现阶段供电所农电服务管理的相关问题,对服务管理的流程加以优化也是重要措施手段之一。一是要成立农电服务管理的专职部门,配备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做好各自职责的划分及考核;二是剔除冗余的农电服务程序流程,让农电用户少出门,少跑腿,细化电力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模块,用数据提升服务层次水平。
2.5 做好供电所农电服务管理人员信息化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供电所农电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实施,离不开农电服务管理人员信息化操作技术的提高,因而做好供电所农电服务管理人员信息化培训至关重要。这一方面要注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供电所要围绕服务管理信息化人才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同步引进高素质人才,做好培养引进两结合。第二,对现有供电所农电服务管理人员开展定期的岗位培训及专项的信息化技能培训,不失时机地提高服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为其参与农电生产经营及农电服务管理打好基础。
3 结束语
乡镇供电所作为电网企业在基层的最基本的组织机构,承担着电力生产、服务等多个职责,与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息息相关,因此一定要重视农电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农电服务理念,建立健全的农电服务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并优化服务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切实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更加高效的农电服务,以居民的接受和满意程度作为衡量电力服务质量的标尺。供电所只有不断提高农电服务的质量,提高居民对于供电服务的满意度,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公司形象,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殷启国.打造“全能型”供电所提高农电服务质量[J].大众用电,2018,(3):31-32.
[2]陈永慧.浅谈如何加强乡镇供电所服务质量[J].科技与企业,2016,(23):110-110.
[3]陈慧珊.建立综合运营监控室提升供电所管理成效[J].数字化用户,2018,(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