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实用新型应当是针对产品的形状和/或构造所提出的改进。因此,在实际审查实践中需要判断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否属于客体。虽然《审查指南》对涉及客体问题的判断作出原则性规定,并列举了不能授予专利权的几种情况,但是在实际审查过程中,特别是方法类客体问题中电学领域的审查中的计算机程序的判断和处理方式还是存在很多争议。
二、有关电学领域涉及的计算机程序(软件)的几种类型
近年来,随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对于涉及计算机、控制器、通信类的案子,其大量技术的改进并不是通过硬件来实现的,到那时也有些改进,仅仅是应用了现有的某些程序,这使得审查员在判断是产生了疑惑。总体来讲,涉及计算机类的客体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纯方法类;2.已知硬件及其连接关系,改进实质在方法;3.有硬件改进,也有方法改进;4.硬件改进,适应性方法改进,或简单方法改进;5.已知硬件,已知方法。
在实际的审查过程以及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于上述分类中的1-3、5类,审查员较好分别,对于第4类的处理方式,通常还存在一些疑惑。下面将对第4类涉及的“硬件改进,适应性方法改进,或简单方法改进”通过案例介绍以及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三、涉及“硬件改进,适应性方法改进,或简单方法改进”的案例分析
案例1:申请号:2017203822473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梯的自动通电断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路和控制器,所述开关电路接于市电和电梯动力系统之间,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电梯到达预先设置的自动断电时间时,判断所述电梯的运行状态,若电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则向所述电梯动力系统发送停梯命令,并等待所述电梯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后自动关闭电梯电源,若电梯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则控制开关电路动作,以断开所述市电与电梯动力系统之间的供电线路从而关闭电梯电源;在所述电梯到达预先设置的自动通电时间时控制开关电路动作,以连通所述市电与电梯动力系统之间的供电线路从而连通电梯电源。
申请人声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梯的自动通电断电控制装置,对每台电梯单独进行有效的自动通电和断电时间控制,同时省去人员停梯操作。
实现的有益效果:自动通电断电控制装置具有一个自动断电时间参数和一个自动通电时间参数,可自动控制电梯的通电与断电,相关管理人员只需在对应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服务时间,开启服务即可,节省工作量。
分析过程:根据说明书的记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对每台电梯单独进行有效的自动通电和断电时间控制,同时省去人员停梯操作”的技术问题,增加了控制器和开关电路,这属于对于硬件的改进,其次,通过电梯运行的不同状态,触发不同的动作(即if…,then…模式),这个过程仅仅涉及对于不同状态的判断,触发对应的操作,属于为了配合硬件的改进,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程序开发平台或熟知的编程方法可以容易实现的简单功能,审查员应在核实其不存在其他授权问题后,做出授权决定。
案件特征:该类案件为权利要求中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在于硬件部分,同时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属于为了配合硬件的改进,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程序开发平台和熟知的编程方法可以容易实现其功能的简单程序,或者属于已知计算机程序(包括现有协议、标准等)及其常规的、适应性的应用,例如,参数调整、移植变换、数据差值的计算、跟预定的阀值比较以及在规定时间内计算变化量等。
对于上述情况,审查员应直接发出授权通知书,不应由于硬件改进中包含了计算机程序,就判断该件申请不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客体。
案例2.申请号:2017203254649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FPGA和嵌入式的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机盒(3)和工业机械臂(16),所述保护机盒(3)通过微机(2)连接工业机械臂(16),所述微机(2)通过伺服舵机(17)连接于工业机械臂(16)的驱动部分,所述保护机盒(3)的上表面镶嵌有液晶显示器(4),所述保护机盒(3)的前侧面安装有摄像头数据驱动(5);所述摄像头数据驱动(5)连接有摄像头(6);所述保护机盒(3)的右上角连接有可充电锂电池(7),所述保护机盒(3)内安装图像处理模块(1);所述图像处理模块(1)内部安装有中央处理器(8),所述中央处理器(8)包括控制模块(9)、计算模块(10)、存储器(11)和通信适配模块(12),所述控制模块(9)包括写控制模块(13)和读控制模块(14),所述存储器(11)与读控制模块(14)、计算模块(10)、通信适配模块(12)进行双向数据传输,所述写控制模块(13)控制计算模块(10)和通信适配模块(12)的数据写入,所述读控制模块(14)控制计算模块(10)和通信适配模块(12)的数据读出。
申请人声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FPGA和嵌入式的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数据传输量小,速度高,系统识别率高,容易推广且价格低廉的优点。
实现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图像处理模块和微处理器,采集手势图像,对图像信息进行计算、保存、传输、 控制,具有传输数据量小,传输效率高的优点通过设置中央处理器,采用 FPGA实现核心处理,具有多路并行数据处理的优越性;通过设置控制模块, 对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读与写的控制,保证数据传输高效、稳定;通过设置 通信适配模块,将FPGA作为STM32的外接SRAM配置,配置出数据/地址/控制三总线进行连接,达到既能控制又有较高的传输速度的目的;通过设置 STM32,控制伺服舵机,具有简单、精度高、成本低、体积小的特点,根据伺 服舵机的速度变化,控制信号的信号脉宽的变化速度;通过设置工业机械臂,根据前级图像数据,实时进行反馈响应,后级工业机械臂迅速而精确的做出反应。
分析过程:该案例中为了解决控制系统实现“实现数据传输量小,速度高,系统识别率高,容易推广且价格低廉”的技术问题,通过采集手势的摄像头、图像处理模块(即中央处理器)、工业机械臂等硬件设备,从而识别人体手势,通过微处理器对图像进行控制,并将最终处理的图像数据,传送到工业机械臂,利用伺服舵机控制工业机械臂做出响应。虽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含手势识别程序,但手势识别技术已经属于现有技术,将手势识别技术的已知程序应用于该控制系统并不需要对该程序本身进行改进。因此本申请权利要求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
案例3.申请号:2017211564685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冷水机PID控制器,包括STM32单片机、PID运算器、D/A转换器、变频控制器和NTC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TM32单片机通过A/D转换器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温度变量的NTC温度传感器,PID运算器与STM32单片机电性连接,STM32单片机还通过D/A转换器与变频控制器电性连接。
申请人声称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工业冷水机一般的采用温度控制仪或PLC进行控制,作为工业冷水机控制器温度控制仪作为通用的控制器功能有限且不方便应用编程;而PLC控制结构过于复杂、成本过高也 不太适合于工业冷水机大批量使用,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冷水机PID控制器。
实现的有益效果:采用PID运算器,使控制器具有高精度控制功能;采用了掉电数据不丢失的存储系统,使得控制器可以记录学习数据和报警信息;由于设置了时钟系统,控制器具有时间记录的功能,可以在人机界面中方便的查看命令或故障发生的时间节点。
分析过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单片机、温度传感器等模块的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器功能有限不能编程以及PLC控制结构过于复杂、成本高,不能批量使用的技术问题。虽然技术方案中“PID控制器”需要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但对于控制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PID”控制属于本领域的已知的方法,“PID控制器”的实现属于已知的计算机程序,不涉及计算机程序本身的改进。因此本申请权利要求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
四、结束语
以上是对于客体问题中涉及“硬件改进,适应性方法改进,或简单方法改进”的几点处理建议。在实际的审查过程中由于审查员技术背景的不同,专业领域的不同,难免还是会客体问题的判断存在差异,对于无法确定该计算机程序是否属于现有的计算机程序,审查员可以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对相应的模块、程序、方法提出质疑,待申请人提供证据证明相应的模块、程序、方法是否属于已知的现有技术,若是,则审查其他条款,以尽可能的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