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QRA 的转油站系统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期   作者:乔法杰
[导读] 转油站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风险
        摘要:转油站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风险,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价能够为安全管理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文章结合QRA对转油站系统风险评价及控制展开全面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QRA;转油站;系统风险;风险评价
        引言
        随着各油田进入“高采出、高含水”的“双高”阶段,油田生产成本日益增加,节能降耗愈发重要。油田转油站是油气集输系统的主要环节,其用能约占地面集输能耗的70%,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转油站系统进行用能分析,找出其设备或工艺流程中能耗较大或能损较高的环节,对其进行节能改造,以提高系统用能效率,降低油田生产成本。
        1转油站安全风险来源
        所谓转油站,主要是把集油站或者油井所输送有含部分的地层水以及溶解气等原油,实施脱气、脱水、脱杂、计量和外输的工作场所,为油气自油井内产出至输送到炼油管道内的中间性环节,一般都是通过油气的生产单位进行管理。转油站的主要作用为进行并排和计量站的来油接收,后对油气实施脱水、分离和加热,必要时候还需要进行掺水加热以及原油外输的加热处理,将去除污水和升温的合格油气向站外进行输送。在原油集输油气的分离中:转油站需要进行原油的多种处理,而油气分离就是其中十分关键的环节,在油气的分离中,借助分离器离开对油气进行分离,这一过程如果没有做好控制就可能会造成跑油现象的出现,存在安全隐患。在原油的加热中:在进行原油的加热中,使用的加热方法也比较多,主要有两种,而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在借助火管以及烟管来对原油实施直接性加热中,此加热方式比较便于操作,但具有高危险性,如果没有对原油温度严格进行把控,就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另外一种方式是借助一些介质来对原油间接进行加热,也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油的储存:在原油的存储中,往往通过大罐来对原油进行存储,此方式十分便于存放,但也有很多的弊端,由于现阶段原油的储罐一般都密闭十分好,而高气密性达到一定程度也可能会于存储中导致爆炸风险的存在。原油的外输过程:在进行原油的外输中,使用输油泵等装置进行输送,由于原油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在实际输送中,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如输送管线受到了严重的腐蚀,就可能会导致刺漏现象的出现[1]。
        2基于QRA的转油站系统风险评价及控制
        2.1QRA的转油站系统风险评价
        RQA给出了转油站场普遍关注的关键设备失效后果及频率的计算方法,在确保项目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达到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的目标。在进行RQA分析前期,首先对被分析对象进行现场资料采集与数据分析准备,规划准备后续的风险评估,认真考察生产作业流程中设备可能潜在的风险。主要资料包括:被评估区域内的人员作业及现场巡检时间分布、气象条件、环境因素、建筑物构造、交通条件、室内外操作人员工作采取的防护状态、所有独立设备的工艺参数(压力、温度、流量及液位等)、站场总图布置情况、工艺流程图、仪表自动化控制、操作工况的变化等。转油站系统生产运行过程中的介质大多属于易燃、易爆、易挥发的物质,存在极大的潜在危害。而站内设备失效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老旧设备腐蚀穿孔,主要包括生产现场的土壤、大气和介质腐蚀。

H2S,CO2等酸性组分在有游离水存在的条件下,对站内设备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极易造成储罐、分离器、加热炉等各种压力设备的阀门、法兰连接处等设备腐蚀穿孔或开裂而失效,继而引起最主要的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此外还包括人员误操作等情况造成设备失效,给油田的安全生产危害性和破坏性比较大,威胁油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经济效益,运行管理部门应该重点关注这些部位的防火防爆。综合转油站工艺生产过程情况,对站内主要物料与化学助剂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
        2.2QRA的转油站系统风险控制
        2.2.1加大项目工程的安全评估力度
        在预评估方面,应当做好建成项目的源头把关工作,防患未然,让隐患消灭于源头阶段,使项目工程的建设实现良性的循环;在验收评估方面,尽早排查设计规划方面的隐患和风险,通过相应的优化和改进方案,保证生产作业的安全运行,提高建设工程的安全水准。
        2.2.2落实责任管理制度
        在进行转油站管理中,为了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就需要加强安全责任管理,落实责任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对转油站全面的安全管理效果。要对转油站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其工作内容和管理内容合理有效的分配给相应的人员,明确他们的工作和管理责任,这样就能够促进他们更好的开展和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管理标准达到预期的要求,从而提高转油站工作的安全性[3]。
        2.2.3优化系统
        通过对转油站的能效评价可以发现,对于三管伴热流程这类转油站,其能效水平的高低主要受其站内加热炉及站外管道能效水平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两方面提出改善措施。第一,对于排烟温度较高的加热炉增加余热回收装置,适当降低排烟温度以提高加热炉效率;适当对加热炉结构进行改造,增加对流面积,使其更多地吸收烟气中的热量;采用新型高效的保温隔离装置,增强炉体保温能力,减少散热损失。第二,对三管伴热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降低其换热热水温度,避免过多的热量损失;更换管道保温层,选择保温性能更好的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层。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转油站的安全管理,及时对油气储运设备进行安全验收和隐患排查是非常重要的。文章结合转油站系统风险问题提出相应安全管理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转油站安全系统将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祖凤山.探究转油站安全模式的强化措施[J].化工管理,2017(5).00036-00037.
        [2]张玉梅.大庆外围油田转油站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8):58-59.
        [3]孟凡君.转油站成本分析和挖潜方法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42-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