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期   作者:聂钰馨 李佳楠 董寻
[导读]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迫在眉睫的问题
        摘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迫在眉睫的问题,并基于理论分析,结合国际案例及传统风险的经验,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同时建立了综合的,动态的管理控制模式,建立了安全风险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和实时监控系统,从而实现了从传统的事故处理转变到现代的风险预防。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结果证明了该模式的适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有效性。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管理;应用
        引言:地下轨道交通工程较为特殊。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施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影响大,不确定因素多,施工方法多样,工程风险突出。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投资大、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公共安全要求高的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很容易造成社会放大效应。由于中国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历史短,缺乏经验,所产生的问题和隐患不容忽视。在技术和项目风险管理上缺乏必要的分析,存在[增加“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人们对客观规律缺乏了解,管理不善。因而,安全风险的科学管理与控制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亟待处理的焦点问题。
        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管理影响因素
        对于特定城市的轨道交通,主要分担工程本身的风险和环境的风险,风险是由于结构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对结构的影响是由风险因素造成的。在结构安全的范围内,工程结构可以利用自身的稳定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也可以通过改变外部条件来满足状态,但在特性的情况下,超出结构安全的范围,工程结构局部破坏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结构倒塌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工程的实施,这一过程对环境影响很大。整个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
        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周边环境,特别是住房轨道交通的运营和城市的生命线都会产生影响,环境会受到社会各界的比较广泛的关注。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城市中心区的地面变形和建筑物变形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尤其是住宅轨道交通的运营和城市的生命线,环境会受到比较广泛的关注[1]。
        从整体上看,在边界条件稳定的前提下,项目的事故和风险都是有统计规律的,其表现是特定条件下工程事故发生的概率,这个概率是不确定的。而只要影响工程力平衡条件的因素发生变化,就会使统计结果不符合我国轨道交通各地的地质条件,不同构件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异。没有一个项目建设计划能够适应中国所有地区,依靠概率来控制项目的风险状况是非常不合理的。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风险可分为工程特性、水文地质条件、环境约束和施工方法限制等控制条件,涵盖了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建设规划和运营过程。勘察设计阶段的风险识别评价与控制也非常重要。
        二、发展途径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轨道交通在全国各地区发展迅速,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在安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从目前的安全管理形式和未来轨道交通建设的特点来看,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管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一)加快发展管理平台的信息化程度
        在共享和统一城市标准基础电子地图的基础上,建立轨道交通系统,基于GPS的应急指挥风险管理与决策,支持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和应急指挥数据库,有助于识别各种事故的潜在风险。建立风险工程监测数据,应急决策专家数据库和应急预案数据库,并及时更新,确保数据质量,并确保可以提前进行紧急响应消防安全和卫生部门的定位和决策。支持建立符合铁路运输风险的动态数据库,并分配相应组织和部门的资源,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风险处理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有一定的了解改善。
        将状态确定方法的基本数据与专家系统和案例库相结合。安全风险管理系统也是一种实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适用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系统,这需要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及时处理本地问题的界面部门和政府的相关风险与紧急情况的处理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城市风险管理,紧急事件处理和统一命令的一部分,使其有机的组合在一起[3]。
        (二)与多方面学科知识进行交叉
        工程风险的控制一直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重要问题。通过使用信息科学技术以及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国在项目中的风险从识别和应急处理方面逐步形成了处理突发事件的管理体制和措施。但是,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管理科学,它也需要经济管理,需要灵活全面、富有创造性地应用在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管理中。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扩展的思维和模型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风险识别与分析。
        (三)建立风险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为了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点,应做到系统管理,根据相关管理的原则和要求安全地管理风险的方法,以及结合交通工程的特点,将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管理与质量理念相结合,使用大质量概念的协调功能来控制可能造成损失的点,并在这基础上设置国际标准,将其与我国有关的建筑业生产管理要求统一起来,最终形成轨道交通系统。做到可以覆盖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输。实际上,在具体的轨道交通项目过程中,将会有很多基于风险的组合,我们可以正确地识别和避免风险,并确定可行的计划。提高人们对参与整个项目建设人员的风险的意识,就是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安全执行的重要的因素。
        结束语: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日益增多,专业人员和建设资源短缺,项目建设条件日益严格,对于风险的控制也愈发严格,建设项目的风险控制责任仍然很重要。在设计过程中,除了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外,还需要不断挖掘项目数据,充分发挥工程数据的效率参与度[增加“度”],充分发挥现场施工团队和项目管理的作用,充分调动风险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要注意建设项目对项目运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安捷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预防、控制及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J].中国工程咨询,2013(05):91.
[2]钟巧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与应用研究”项目通过评估[J].都市快轨交通,2011,24(03):118.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与应用研究”项目通过评估[J].中国工程咨询,2011(12):94.
[4]李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17):185-186.
[5]杨志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海外项目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09):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