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林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过去的林业造林方法已经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对林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林业的发展对经济的运行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创建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加强专业的研究水平,促进现代林业造林及营林生产的科学管理。围绕此论点和实际工作经验展开相关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造林方法;林业管理;合理开发
1现代林业造林方法
1.1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移植树苗的方法来扩大林木占地面积,首先是苗圃培育苗木进行造林方式,使其在适宜的环境中成长为幼苗,并且生长成型,以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在不破坏幼苗根系的前提下将其移植到所需要种植的区域,通过植苗造林的方法来扩大林业面积。采取植苗造林的方法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树苗的存活率,从而减少反复播种所带来的浪费。另一方面,植苗造林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幼苗成长早期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幼苗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相对精细的照料,需要耗费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幼苗长大后,需要把它们运输到林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区域,这一过程需要消费较高的运输成本。而且,在树苗被植入区,要考虑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能够保证树苗的顺利生长。从而保证树木的品质,植苗穴坑的深浅则应当由当地的具体气候条件所决定,树苗的深栽浅栽取决于当地气候的干燥与湿润程度。
1.2播种造林
该方法是直接将树种撒播在林地上,让树苗自主的生长发育,此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工程,在使用播种造林方式的过程中,应当尤其注意所选择的植树造林区域的气候条件,应当选择土壤湿度较高的地区,同时也应注意所选树种的种类,
应选择核桃等生长繁殖能力较强,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树种,可以保证树木的成活率,此外,使用播种造林方法应当加强对幼苗的管理和看护,避免非自然因素造成的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破坏林木的正常生长。此造林方法具有成本低,对环境破坏小,对土壤和环境要求相对较高的特点,播种造林的方法用于大面积的林地造林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个人推荐将此造林方法用于大面积的林地造林,但也具有局限性。
1.3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即采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等部分)作为原材料,通过栽培,进行造林,对林业的要求并不高,比较好培养,有较高的成活率,对林业的要求相对较低,经济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节约成本。但是,分殖造林由于受到原材料的限制,分殖造林仅适用于那些生根能力强的植物,例如柳树,杨树等,分殖造林培养的林木种类十分有限,而且也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和财力。
2营林生产管理
2.1营林生产管理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的林业建设时间长达六十多年,目前,林业建设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我国建有大量的林业局和林场。林业资源对于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所具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GDP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林业产品有了更多的需求。
因此,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必需扩大林业资源的产量,从而不断扩大林业的种植面积。但是,在各林业局或林场,由于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足,专业知识有限,及心理上对林业发展的不重视,目前,很多林业局和林场在林业生产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如重造轻管问题,林场工作人员注重造林,但轻视后期的管理,造成了大量的林业资源的浪费,这对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并且对这一问题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促进我国现代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2.2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首先,应该对该地林业进行合理定位,应该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体系,完善产业结构。对林业进行正确的生产定位,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等的树种进行栽植,同时,也应当完善林业生产管理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明确林业管理的相关制度,按照所制定的管理条例,对林业进行有序管理。所以制定相关制度是促进林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要加强种苗培育,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选苗育苗技术,在我国的林业建设中加以运用。对树种树苗的选择培育,对树木生长,甚至是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选择优良的种苗进行培育,才能最大化的生产高质量的木材。同时在其生长过程中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有利于树苗的健康成长并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此外,在育苗方面也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方法,但在引进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复制,而应该有所选择的应用,由于各国的气候,土壤环境的差异,导致树木的生长习性也有所不同,所以应该在不断的改革中学习创新,探索适合中国林业发展的新方法,新理念。
最后,加强成林管理,既要重造也要重管。在很多林场的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重造轻管的问题,强化造林固然重要,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已有林业资源的管理,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彼此间的最佳间距不断改变,应该适时关注树木的生长状态,适时修剪枝干,合理间伐调整密度使其能够更好地生长发育,从而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供高质量的木材。此外,最重要的就是要适时适量的合理开发,不能因为追求短期利益而破坏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既要注重林业资源的不断补充,积极造林,也要注重对已有林业的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才能促进林业的不断发展,达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目的。
结束语
我国林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大范围地对环境进行调节,减轻雾霾的存在。为此,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技术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管理林业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树立植树造林、保护林业的意识,减少乱砍滥伐的现象。同时,林业的发展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要不断提升林业的质量,实现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人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龚龙天,苏小娟,卢红,扶海锋.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初探[J].现代园艺,2019(06):206-207.
[2] 毕德刚.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J].江西農业,2019(06):92.
[3] 白杨.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探究[J].山西农经,2019(04):98.
[4] 马勤.基于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方法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0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