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大棚辣椒栽培技术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期   作者:高志红
[导读] 近年来,随着辣椒(以青椒种植为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摘要:近年来,随着辣椒(以青椒种植为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年限逐渐增长,生产中出现了品种退化、病虫害加重、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导致经济效益下降,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为此,笔者通过几年实践,总结塑料大棚辣椒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提高塑料大棚辣椒种植水平。
        关键词:辣椒;塑料大棚;栽培技术
        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因其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辣椒中的VC含量在蔬菜中居第1位,是人们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蔬菜品种。
        辣椒是宁津县蔬菜中栽培面积较大的一类蔬菜,属于生产效益较高的蔬菜作物。近几年宁津县为了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努力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大规模地建设了钢架大棚,同时加强了农业技术措施,使辣椒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高,现将大棚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改良土壤
        辣椒根系浅,土壤地下害虫较多,长期施用农药和化肥易导致土壤酸化和盐渍化,需要土壤改良,加强改土换沙,疏松耕层,打碎土块,整平土地以备用。
        2因地制宜,选择品种
        选择辣椒品种一定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大多以选择膘厚、油重、味辣、色红为标准。
        3合理安排茬口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辣椒品种生长特性安排茬口,当前宁津县辣椒栽培的主要茬口是春秋茬,一般立春(2月上旬)播种育苗,清明(4月上旬)移苗定植,一直到10月底拉秧。
        4加强育苗措施
        辣椒收成如何主要看育苗情况,苗长势好,健壮,收成就高,反之则收成就低。辣椒喜温暖,但是既不耐高温、又不耐低温,因此育苗期要控制适宜的温度,保证苗子健壮生长,促进花芽及早分化。白天苗期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6~30 ℃,夜间15~20 ℃,地温在15~22 ℃之间最好。辣椒秧苗既不耐旱也不耐涝,但是要保持棚内比较高的温度和空气湿度,确保秧苗生长健壮,速度快,缩短育苗时间;如果土壤干旱,要及时浇水。一般维持1~2片心叶淡绿色最好。宁津县辣椒育苗时间多在春季2月下旬,此时正值当地低温时期,为了防止移栽苗时浇凉水使地温不过于下降,影响苗子的成活率,一般要提前半月浇水。浇水时一般宜选晴天上午浇水,中午要及时放风降湿。
        5整地施肥
        定植前一定要对移栽地整地施肥,一般施有机肥75 000 kg/hm2,磷酸二铵40 kg/hm2。起垄时垄宽75~80 cm,垄沟宽55~60 cm,垄高18~20 cm,垄起好后及时浇足底水。
        6合理定植
        移栽苗头一天要浇起苗水,移栽时苗床喷72.2 %普力克水剂1 000倍液加10 %吡虫啉1 200倍液1次,可防治病虫害,以防病虫带土传染。起苗时多带土,尽量不要伤根,淘汰病苗、弱苗。移苗宜在晴天上午或傍晚进行,每垄栽两行,行距60~65 cm,株距35~40 cm,保苗37 500株/hm2左右。

栽苗时为防治土传病害(根腐病、疫病)危害,可用50 %多菌灵或97 %噁霉灵可湿性粉剂37.5~45 kg/hm2,拌3 750 kg干细土均匀撒于定植穴内。
        7加强田间管理
        移栽后,当天晴时,每天大棚见光后打开通风口,下午降到22 ℃时关闭防风口。阴天适当晚揭、早盖。下雪时及时清扫棚膜积雪,中午适当揭膜见光,注意阴雪天白天必须要见阳光,连续阴、雪天后,天气放晴,要保持遮花荫,但是可不通风,让棚温缓慢升高,升温过猛,容易造成植株萎蔫。阴、雪天后,易发生病害,要及时加强喷药防病,喷药时每药桶(30 g)内可加0.1 g尿素、0.1 g磷酸二氢钾,以治病防虫、营养同时进行。当遇到阴雪天棚内温度太低时,可在棚里用铁炉子取暖升温防冻。注意辣椒不耐强光,光照过强,容易发生日烧病,因此进入4月后,出现日烧病时应适当进行遮光,一般可在棚膜内表面喷浑浊的泥水或用豆浆稀释后喷水。当门椒生长3 cm后,进行第1次追肥浇水,追施磷酸二铵225~300 kg/hm2,尿素5 kg,以后二层果采收后追三元复合肥270~300 kg/hm2,一般随水追肥。大棚内忌施易挥发氨气的碳酸氢铵等肥料,氮、磷、钾肥要配合施用。浇水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时,浇水后要及时通风降湿。辣椒不宜大水漫灌,一般要求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
        当植株长到高60 cm后,就要为秧苗搭架,可在每垄四周距地面陇高50~60 cm处搭架,以固定植株,或用粗而耐实的吊绳,上头绑于铁丝,下头绑于主枝上吊枝。
        8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在农业防治上主要通过:及时清除销毁前茬蔬菜病残体,以减少病虫源;大棚高温闷棚消毒,创造清洁干净的栽培环境,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晴天上午最好采用膜下浇水的方法,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控制棚内空气湿度、温度等。发现有病虫害发生时,一方面要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另一方面要及时用药进行防治。宁津县大棚辣椒当前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疫病、灰霉病、霜霉病、脐腐病,害虫有蚜虫、斑潜蝇、蓟马、白粉虱。化学防治上,白粉虱、蚜虫、霜霉病、疫病危害发病时,用98 %硫酸铜280~300倍液,或43 %瑞毒铜600倍液,或72.2 %普力克800倍液,或69 %安克锰锌600倍液喷雾或灌根,喷雾用药液675 kg/hm2,灌根用药液500 g,7~10 d 1次。根腐病是土壤传播的病害,发病初期表现早晚良好,植株中午萎蔫,后期全部萎蔫,当病害发生时用97 %恶霉灵3 000倍液,或25 %地菌灵600~1 000倍液喷洒或灌根,灌根株用药液300~400 g。脐腐病是生理性病害,病害发生时每7 d喷1次0.1 %~0.3 %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水溶液。为防止由于脐腐果引起的细菌感染,喷钙时加入72 %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 5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
         9果实采收
        辣椒一般于开花30~35 d后,果实长足,果肉变厚,果皮变硬有光泽,果色变深时即可采收上市。
   综上所述,辣椒的高产可以更好的维持辣椒产业的稳定性,同时促使辣椒的产业链可以保持高度衔接,更好的优化辣椒栽培经济效益,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圈。但是因为辣椒本身的栽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想要种植辣椒容易,种出品质好辣椒非常困难,所以栽培技术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1]陈传翔,谢洪芳,周福才.连栋大棚内辣椒烟粉虱的绿色防控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23(3).
   [2]印荔,周蕾,苏伟.新型钢架大棚辣椒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J].中国蔬菜,2018,31(6).
        [3]宋雅欣,马茂亭,安志装.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大棚辣椒与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7,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