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思想探析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期   作者:陈静
[导读] 成立于20世纪初期的法兰克福学派长期致力
        摘要:成立于20世纪初期的法兰克福学派长期致力于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批判,其中H·马尔库塞和J·哈贝马斯等人继承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深入分析了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得与失,并批判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异化;理性批判;意识形态


一、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内容
        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同时增添新的批判理论,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批判理论框架,并以此为核心,科学技术对人类造成危害的个个方面展开理论批判,将技术异化理论批判推向顶峰。
1.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异化思想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提出“启蒙的辨证法”。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提出的启蒙也是思想解放运动,但是更加的具体,主要是指包括理性至上,人对自然技术的征服。而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这里的辩证法并非我们通常学习到的关于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自然的普遍连续学说,而是指科学技术违背人类的初衷,向相反的方向去发展,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启蒙的辨证法是指以技术和理性为轴心,以人的自由和对自然的统治权为宗旨的启蒙最终走向他的反方向,走向自我毁灭和理性对人的统治的悲剧。在《启蒙辩证法》霍克海默就指出:“物化是每个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不可避免的、直接的现实,启蒙的根本目的是使人们摆脱恐惧,建立自治。然而,完全开明的世界被胜利带来的灾难所笼罩 ” 。技术和理性统治着人类,自然的统治导致人类征服欲望的疯狂增长,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退回到野蛮的状态。这种野蛮行为不同于原始的野蛮行为,它是一种崭新的状态。它是人类意识的野蛮行为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来,人类在20世纪的历史表明,人类世界是一个普遍异化的世界,“天堂和地狱联系在一起”,“进化变成退化”,天堂和地狱没只有一条直线,一旦超出这条直线,天堂就会掉入地狱,从进化之路倒退。理性和技术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力量的确认,但现实表明人类成为技术的奴隶,技术理性成为人们新的迷信和神话,成为统治力量。启蒙理性的目的是建立人对自然的无限统治。但是,征服自然的结果并不能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相反,人对自然的支配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破坏,造成自然对人的复仇。在一个以经验理性为主导的世界中,人类不仅脱离了自己的创造,而且脱离了人类本质。在普遍异化的世界中,人类普遍物化并彼此冲突。
2.马尔库塞异化思想
        “技术不断的完善和进步的象征是舒适、稳定,合理和民主的非自由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普遍流行”。马尔库塞对于发达工业文明是这样评价的,在他看来,技术造就了这样一个文明而不自由地社会。马尔库塞的一生致力于技术异化研究,他在继承前人的观点上,开创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他的观点对现代社会具有积极警示作用,马尔库塞在《爱与欲文明》一书中表明,技术理性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越发展,人受技术的控制也就越严重。马尔库塞表明技术理性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的领域,并且使人是“单向度的人”导致社会是“单向度的社会”。技术的越加进步,人类就更加注重物质享受,放弃再度社会实践当中的创造力和思考力,精神变得匮乏,失去人的本质。社会中的人如同麻木的“木偶”,精神世界得不到充实,技术的负面影响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使社会变得扭曲,马尔库塞用“单向度的社会”来形容此状况。他甚至得出结论说:“实际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这样: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奴隶制的扩大”。
3.哈贝马斯异化思想
        哈贝马斯指出,科学技术也正在成为新形势,统治形式和力量的“意识形态”。哈贝马斯的“技术和科学作为意识形态”并不意味着科学和技术已从一般意义上转变为意识形态,而是具有意识形态自卫的功能,即保持现状并证明其合法性的现有规则。哈贝马斯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理论家不同,他指出,我们不应该寻找理性之外的理性危机的根本原因,而应该从理性的内部机制中揭示理性异化的原因,并重构理性。哈贝马斯认为,技术的异化趋势及其相反的趋势不是人们选择价值的结果,而是由科学技术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异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哈贝马斯认为,首先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其次是由于人们对技术知识的兴趣的发展而使劳动过度“理性化”,这是理性文化异化的根本原因。哈贝马斯曾经指出,劳动和交流是人类生存的两种基本方式,两者之间存在联系。因此,更多的劳动倾向于合理化,更多的交流倾向于非理性。人们应该找到一个更好的支点来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说,人与自然,即主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只有在主体之间自由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和谐,而不再局限于征服单方面关系。但是,劳动与沟通之间的理想统一尚未建立。在后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更加符合科学技术的要求,即“劳动的合理化导致不合理的交流,人与行为的关系减少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导致人们的整体疏远,使人们成为工具,并全面屈服于技术社会的统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简化为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且人成为受技术理性支配的工具。因此,哈贝马斯认为,要打破科技理性的异化,就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传播方式,用传播代替传统社会和传统社会理论中劳动的核心地位,即从传播中改变结构。“主体客体”改为“主体客体”,并通过主体间交流行为的合理化消除了科学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自律和异化本质。
二、技术异化理论对当代中国的价值启示
        成立于20世纪初期的法兰克福学派长期致力于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批判,其中H·马尔库塞和J·哈贝马斯等人继承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深入分析了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得与失,并批判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虽然技术异化理论或多或少存在着对科学技术全盘否定等弊端,但就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而言,这一理论一定程度上能够端正人们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从而为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帮助。因此,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反思技术异化理论,并探索其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意义所在。
1.有利于技术异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法兰克福学派以人本主义为核心,注重人的个性的解放,以机器(技术)对人造成的精神压抑、创造力的缺乏为批判。

在20世纪时期,"异化“已经深入到了人的精神、国家经济、社会制度等方方面面,法兰克福学派在当时批判一切压抑人性的物化和异己的力量。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与大众文化批判都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流批判思想。
        阿多诺则认为,意识形态是不真实的虚假意识。弗洛姆认为意识形态与幻想有相同的概念特征,理解为一种掩盖事实、虚假的观念。尔库塞认为,人们的思想“是由政策及其新闻信息的提供者系统地推进的,他们的论域中充满着自我有效的假设,这些被垄断的假设不断重复,最后变成令人晕晕欲睡的定义和命令”。由此可以看出,上述哲学家只是批判了意识形态本身,而没有把科学技术看作意识形态统治的根源,也没有把意识形态同资本主义制度联系起来,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利用意识形态完成对人的统治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使人类一直笼罩在技术异化的阴影当中。在当代如若想消除技术异化现象,就必须研究和分析技术异化,探究其根源和本质。这将为人类所面临的困境提出道路性建议,具有理论性的价值。有助于了解技术的性质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更好的了解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准确的找到人类自己的定位。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清楚地理解技术的局限性和复杂性,并使用它来指导人们合理地控制技术,最后解决的一系列理论与技术相关的问题。
2.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技术异化现象
        面对技术异化现象,要将历史维度与价值维度相统一。如看不到技术异化的必然与阶段性特征,将导致无法认识社会的客观规律;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若忽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必然无法对技术异化现象做出控制和规避,将导致人类最终走向灭亡。所以,面对社会的发展,应将历史维度与价值维度进行统一,是规避和控制技术异化现象的正确选择。社会实践发现,当代中国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虽然由于经济利益吸引,技术异化现象有严重之事,但是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做出理性和价值判断,努力发挥技术的良性优势,会使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发展做出强大动力支持。
3.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维度
        技术异化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技术进行科学发展,从而树立起人本层面的价值观。社会发展还是社会和谐都是以人为形式的。所有形式和组织都是人类向社会的外在表达,人是构成社会形式的基本形式,也就表明了,所有社会发展的目标都是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的统一、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当中,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人对自我的认知,最终会沦为金钱的奴隶。“这些人虽然过着充实而舒适的物质生活,却没有真正的幸福和真正的快乐,很难实现内心的和平,仅靠控制自己的精神生活,他才能控制自己的内心,并在自己的领域中获得相当大的自由;社会发展必须在人与人的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帮助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工具和奴隶。人只有成为自己自由意识的主人,才能成为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真正主人”。要想科学技术与社会共同促进发展,使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就必须把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放在首位,进行以人为目的的生产方式。为了社会发展而开发新技术时,避免技术对人性产生的压迫,需兼顾人与技术共同发展的统一性。
4.为新时代社会建设提供了依据
        人类在对待大自然的关系上面,应树立人类与自然统一体的观念,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自然。在社会生产实践当中,人与自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冲突,转变价值观念,树立理性思维模式,以自然环境为优先地位,这样才能保持自然资源的有序循环,促进人与自然长久的发展。同时树立保护自然的观念、与自然同在的观念,在生产生活实践当中,人类活动是否超出自然的界限,以保持生态平衡和对自然的尊重是合理而又规定性化,自然创造了人类的生活,但它使人成为了人类的主人。自然创造了人的生命, 而又异化了人,人亦制造了人与自然的异化,自然主宰、支配人的生命。在这种形式中,应构建一损俱损的和谐共生理念。因为一方的生命受到危害另一方的生命必然受到威胁,只有和谐工程,才能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在这种情况当中,人应该更加注重精神满足,尊重生命的意义,更加关心和爱护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并且人应树立强大的责任感,人而为人的自豪与骄傲,实现人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马克思在人与机器的关系论述中表述,应使机器适应人,而不是人主动的去适应机器;是人利用机器得到人的本质的解放,而不是为了被迫生存,被机器所控制,进行奴役。爱因斯坦也曾表示,一切的技术目标都应以关心人本身为目标。人类创造机器的初衷是获得自由而幸福,并不是被及其所奴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并不是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控制自然,而是自然的一份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让人类文明的发展恢复到意愿并适合社会文化心理的变化初衷上来。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根据辩证统一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构建新时代社会社会建设,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正确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习近平新时期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斯·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3] H·Marcuse. 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 Boston[M].Beacon Press,1972.
[4]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14.
[5] 李锐锋,廖莉娟,黄飞.人性化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5):125



作者简介:陈静(1994--)女;汉族,籍贯:辽宁省凌源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政策和科技战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