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桥墩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期   作者:韦庆武
[导读] 以某铁路工程跨涡河及S307线特大桥施工为实例,
        摘要:以某铁路工程跨涡河及S307线特大桥施工为实例,介绍双壁钢围堰的设计及结构受力检算、加工制作、组拼、下沉着床的技术要点,为同类型桥墩的双壁钢围堰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桥梁 水中墩 桩基础 双壁钢围堰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某铁路跨涡河及S307线特大桥位于涡阳县境内,为单线铁路桥,跨涡河范围桥跨布置结构形式:采用1-32m预应力混凝土T梁+1-112m下承式钢桁梁+1-32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梁位于直线上,与涡河正交,相交处河宽约200米,水深最大约为7.0m,其中2#~5#墩为水中墩,均采用Φ1.25m钻孔桩基础。3#、4#墩(主墩)各设9根桩基、桩长47m~49m,承台采用一级低位矩形承台,承台尺寸9.25×9.25×3m,桥墩为圆端形实体桥墩,墩高分别为15.75m、 17.25m。3#、4#主墩承台在河床以下的埋深分别达到7m和7.9m,综合考虑环保和施工期间航道通航要求等因素,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
        1.2水文地质情况
        本桥位处涡河为Ⅳ级航道,在3#~4#墩之间设置1个跨径为112m通航孔,净高不小于7m,河岸坡度较大,河床中间比较平缓。沿线的地质条件较好,以黏性土和粉土层为主,3#、4#桥墩承台基本位于粉质黏土层范围内。
2、水中主墩钢围堰施工总体方案
        3#、4#主墩采用贝雷梁钢栈桥配合双壁钢围堰的施工方案,按先桩后堰顺序组织施工:钢栈桥搭设→水中钻孔业平台搭设→钻孔桩施工→双壁钢围堰构件岸上加工→双壁钢围堰水上安装与下沉→水下混凝土封底→承台和墩身施工→拆除钢围堰。
        钢栈桥与桩桩基作业平台采用钢管桩+贝雷梁的方式搭设,按冲击钻成孔工艺组织桩基础施工;成桩后,拆除影响钢围堰下沉的钢管桩,在钻孔作业平台上拼装首节钢围堰;设置吊装系统下放钢围堰,下水后拼装焊接第二节钢围堰,依次接高钢围堰并在壁仓内灌水到达河床;采用高压射水枪和吸泥泵辅助钢围堰下沉,到达设计标高;水下作业清平基底,合格后进行水下混凝土封底;待封底混凝达到强度后排水进行承台和墩身施工。
3、双壁钢围堰设计与施工(以4#墩钢围堰为例)
        3.1钢围堰设计
        双壁钢围堰结合承台形状按照矩形进行设计,内净空尺寸按承台尺寸每侧放宽1m,总壁厚1m,为了缓解流水对围堰的冲击力,四个角设计成圆角,内径1.0m,外径2.0m。围堰底部设45°刃角,以利于下沉。
        围堰标高确定:经施工调查近三年桥址附近最高洪水位2016年H=29.37m(12月),2017年H=29.36m(1月),2018年H=29.4m(8月)。3#、4#墩钢围堰顶按高于近三年最高水位0.5m,标高取29.75m;钢围堰刃角底按低于封底混凝土底面2.0m,标高取13.45m。
        围堰分层和分节设计:钢围堰根据承台尺寸、起吊运输能力、现场条件等因素,在平面上分段、在高度方向分层,形成各个单元节段。总高度16.3m分为3层:底层带刃角的高6m,第二层6m,第三层4.3m;每层12个单元节段:直线节8个,圆角节段4个。围堰横撑采用φ630×10mm钢管。

                                 
                                 
                                 
                                 
                                 

图31双壁钢围堰平面图                                                                                                                   图 32双壁钢围堰立面图
        单元节构造:钢围堰内外面板和隔仓板均采用6mm钢板,刃角部位采用8mm钢板。采用∠100×100×10mm角钢作为横向加强肋,∠75×75×6mm角钢作为竖向肋,形成网格骨架,横向肋间距0.5m,竖向肋间距0.3m,中间间隔∠75×75×6mm角钢作为副竖肋。内外壁板之间用∠100×100×10mm角钢横撑、竖向斜撑加强,与网格骨架焊接成整体。

图 33双壁钢围堰剖面图
        3.2钢围堰验算
        根据相关资料,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对双壁钢围堰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有限元模型中忽略刃脚进入基底部分。
        3.2.1荷载分析及材料参数
        3.2.1.1荷载分析
        (1)静水压力   静水压力根据公式p=rwh进行计算取值。
        (2)水流力   根据《港口工程荷载规范》公式(13.0.1)计算:
                         Fw =Cw(p/2)v2 A     
        (3)风荷载   围堰下沉后露出水面 1.0m,不考虑风荷载。
        3.2.1.2材料参数
Q235B 钢材:弹性模量E= 2.06×105MPa,泊松比μ= 0.3,密度ρ= 7850kg/m3;C35混凝土:弹性模量E=3.15×104MPa,泊松比μ=0.2 ,密度ρ= 2400kg/m3。
        3.2.2工况分析及计算
        本工程控制工况2个:下放到位,封底后抽水工况;承台浇筑完成拆除2层横撑浇筑墩身工况。
        (1)工况一:下放到位,封底后抽水工况
        约束条件:围堰顶部约束竖方位位移,围堰支撑中部相应约束一个方向X和Y位移。分析工况一荷载简图如图3-4所示。
        工况一整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应力计算成果见图 35,工况一围堰整体有限元计算模型:
       
               
                                                                                                                                图 3-7工况一围堰外壁板应力(单位:Mpa)
        工况一围堰隔仓板、箱梁板应力和钢管撑应力如图3-8和3-9所示:
       
       
       

图3-8工况一围堰隔仓板、箱梁板应力(单位:Mpa)   图3-9工况一钢管撑应力(单位:Mpa)
        通过建模计算工况一围堰整体变形X向位移1.96mm、Z向位移1.1mm、总位移2.0mm。各构件最大组合应力外壁板σ为46.4Mpa、竖向主肋σ为171.6Mpa、横肋σ为131.1Mpa、斜撑σ为129.1Mpa、钢管撑σ为37.4Mpa。根据材料特性及容许应力值判定此工况围堰变形和强度满足要求。
        (2)工况二:承台浇筑完成,拆除两层支撑情况
        约束条件:围堰与承台定点约束。
        工况二整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应力计算成果见图3-10--图3-14所示。
       
       
       
       
       

        通过建模计算工况二围堰整体变形X向位移2.13mm、Z向位移0.6mm、总位移2.42mm。各构件最大组合应力外壁板σ为38.3Mpa、竖向主肋σ为152Mpa、横肋σ为173.5Mpa、斜撑σ为110.8Mpa、钢管撑σ为15.7Mpa。根据材料特性及容许应力值判定此工况围堰变形和强度满足要求。
        3.3钢围堰制作、加工与拼装
        双壁钢围堰采用岸上制作加工形成单元格、在水上平台拼装成型的方式施工。所有角钢与角钢之间及角钢与钢板之间的连接位均采用焊接,要求满焊,焊缝质量满足施工规范要求。面板之间的焊缝施工完成后,必须对焊缝进行逐条检查,采用煤油渗漏实验,确保每条焊缝焊接牢固。
        3.4钢围堰下沉及封底
        3.4.1钢围堰下沉
        钢围堰的起吊下沉利用已浇注并达到强度后的钻孔桩作支撑,埋设φ1000(δ=8mm)钢管立柱6根,每相邻2个立柱上部安装4根I50a工字钢横梁,横梁悬臂端对称安装1台200t千斤顶,设吊带4根(φ36精扎螺纹钢),横梁中部设吊带2根(φ36精扎螺纹钢),固定在钻孔桩钢护筒上,以平衡横梁悬臂端受力所产生的扰度。钢围堰起吊和下沉利用千斤顶工作和调节吊带螺栓来实现。钢围堰下沉至水中时,采用壁仓内灌水下沉,应确保围堰内四边水头高度一致,以避免套箱失去平衡。当双壁钢围堰底部刃脚距河床面0.5m时,停止注水下沉,测量堰顶标高、平面位置进行纠偏。当位置准确时,可继续注水着床,采用吸泥机吸泥下沉。吸泥机作业应确保围堰四边匀速下沉,接近设计标高时,停止下沉,对钢围堰位置进行全面测量、调整,直至钢围堰处于设计位置。
        3.4.2水下混凝土封底
        钢围堰就位后,布置清基设备,作最后一次吸泥清基,确保封底混凝土厚度满足要求。清底合格后,在作业平台上搭设灌注平台,导管间隔、根数布置根据导管作用半径和承台底面积确定,应确保导管有效灌注半径互相搭接,采用导管固定、料斗移动的方式浇注砼。
        3.5钢围堰拆除
        基础、墩身完工后,向围堰内注水,使围堰内外水位相同,然后采用水下切割方法对双壁钢围堰进行切割分解,切割后利用履带吊将割除部分吊起,运送至指定场地堆放保存。
4、结束语
        通过在某铁路工程跨涡河及S307线特大桥水中墩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应用,安全优质完成了此桥水中墩的施工任务,施工期间临时占用河道较小、施工安全可控且施工效率较高。实践证明,该围堰设计、加工制作、下沉、封底及拆除的施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为类似桥梁水中墩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险峰 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水上平台下沉施工工法[J],铁道建筑,2005(12):24-26.
[2]GB/T51295-2018 钢围堰工程技术标准[S],2018(5):57-61.
[3]狄为民 双壁钢围堰在山区河流桥梁基础中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8(4):36-38.
[4]钢围堰施工方案,互联网文档资源[D],2017:24-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