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高帷峻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6期   作者:高帷峻
[导读]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逐步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建筑工程的数量逐步增多,规模越来越大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逐步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建筑工程的数量逐步增多,规模越来越大。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市政建筑施工的效果,传统的混凝土品质的进一步改进,逐步在开发和创新的过程中产生了优质的高效混凝土,制成高强混凝土。鉴于此,本文就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市政建筑;施工
1.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本工程全线共设计大桥7座,其中左幅4座,右幅3座,其中跨越浪江主桥采用55+90+5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其余桥梁均采用25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桥梁总长3561米。该工程项目施工主要使用的是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技术,具体内容如下:
1.1配合比设计方案
        (1)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
        本项目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有两种:4%水泥稳定碎石、5%水泥稳定碎石。
        首先委托有资质、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试验单位进行理论配合比设计;然后根据集料的含水量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初步确定施工配合比;
        修建试验路段。试验路段施工中,针对性收集松铺系数、压实度与碾压设备碾压遍数的关系等数据,试验路段结束后,编制试验路段总结,用以指导全面施工并取得指导施工的松铺系数等经验数值。
        (2)沥青砼配合比设计分成四个步骤进行:
        本项目沥青配合比需要做三种: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中粒式沥青砼(AC-16C)、粗粒式沥青砼(AC-25C)。
        原材料检测:对选用的沥青、碎石、矿粉进行检测。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对间歇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0.074mm、2.5mm、5mm)三档,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
        (3)混凝土、净浆配合比的设计:
        本项目共有以下混凝土、净浆、砂浆,分别为:C50、C50钢纤维、C40、C30、C20、C20片石、C15、C15片卵石、M50净浆、M40净浆、M7.5砂浆,需要配置配合比。试验室按要求经试配得出的施工配合比,并按现场气温,砂石含水量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水灰比主要依据工程要求的抗渗性和施工最佳和易性来确定,施工和易性要由结构条件(如结构截面、钢筋布置等)和施工方法(运输、浇筑和振捣等)综合考虑决定。
        外加剂防水是指掺入适量外加剂的方法,改善砼内部组织结构,经增加密实性,提高抗渗性。本工程拟在砼中掺入有防水和减水效果的复合型外加剂,以提高砼的拆模强度。
1.2高强度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预制场地。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浇筑到顶后,及时整平、抹面收浆、拉毛、养护。


        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注意如下事项:
        a、浇筑前,要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检查吊环是否预埋,并对模板和钢筋的稳固性以及混凝土运输、浇筑所需的机具设备是否齐全完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施工。
        b、浇筑时,下料应均匀、连续。以免造成混凝土的浪费。
        c、施工中随时检查模板、钢筋及保护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d、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严格控制水灰比,不得随意增加用水量,前后台密切配合,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1.3高强度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防止出现裂缝,在此时一定要注意加强高强度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完成浇筑振捣之后,通过土工布进行覆盖,加强洒水,依照湿度、风力、外界温度等特点合理的对洒水量和水质进行控制,保证高强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确保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获得一个较好的环境,通常养护时间需要超过15天,如果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才能停止养护[1]。
2.高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对策
2.1做好高强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控制
高强混凝土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当高强混凝土受到较大载荷压力时呈现高度脆性的特征,延展性能较差,材料的整体延展性与结构构件的延展性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高强混凝土构件的主要受力部位需要通过加强箍筋的横向约束以提升高强混凝土构件本身的延展性,高强混凝土由于塑性变形能力相对比较差,导致实际钢筋锚固黏结应力的分布不均匀[2]。因此,在进行钢筋设计及钢筋锚固部位的确定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要求,适当地加强设置横向箍筋。另外,高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抗拉强度以及黏结强度随着抗压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其比值却越来越小。所以,在进行高强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处置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实际建设需求合理地进行控制,谨慎处理。其次,高强混凝土在受到外部压力时,与普通强度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存在显著的区别,需要结合受压力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情况计算高强混凝土极限状态下正截面承载力,不能参照现行的数据进行规范和统计,结合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得出安全准确的结果。
2.2做好高强混凝土的拌和工作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通常由混凝土搅拌站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确定。在高强混凝土检测时,需要考虑使用全时制检测方案,保证所有的装置和设备都能够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原材料以及工程项目的建设计划需要与原定的目标和方案一致。通常,高强混凝土中往往添加有一定量的矿物外加剂和化学添加剂,以提高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不同类型的外加剂通常会产生不同的强度增长曲线。在进行原材料选择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文献资料以及实践经验,注意不同商标和类型的外加剂所引起的整体功能的改变[3]。
2.3加强高强混凝土工时质量控制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周围环境以及周围条件的改变,适当地调整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方案以及材料配合比和各种工艺参数,以保证施工效果。在进行高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水灰比[4]。在用水量中扣除骨料的含水量,每天进行骨料含水量的有效测定,并在每次配料时连续测定砂子含水量,严禁在未得到允许的情况下添加额外水量。其次,工程项目建设人员还需要做好混凝土拌和物温度的探测以及控制,控制温度升高的过程,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还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情况,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以及施工工艺,优化施工方案,加快施工流程[5]。
结语
高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一定要注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加强高强混凝土施工要点的控制,深入着对高强混凝土的应用进行分析,解决高强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我国高强混凝土应用过程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勇.谈某工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设计与施工[J].山西建筑,2019,45(22):66+90.
        [2]朱燕飞.市政建筑工程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2):175.
        [3]宋艳涛,于耀茜,宫子瑞,卢斌.论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8(09):108.
        [4]刘斌.浅析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8(01):94.
        [5]庄柔.市政建筑工程项目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施工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