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对建设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推动建设行业的更好发展,建设施工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等也在随之逐渐提升。所以,建设施工项目也在日益复杂,项目周期变长。建设工程项目涉及的内容有很多,所以,在其中会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工程项目招投标期间,如果没有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研究与检查,会导致诸多风险产生,从而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等产生影响。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问题及措施
1、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健全
合理的法律法规基础建设,才能更好的完善招投标人力、资源管理,就目前法规建设制度上看,招投标管理建设的改革措施仍然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革新,造成法规的约束力度不够。建设工程招投标是收到多方面见的相互制约,且相互配套而成的综合系统工程。法律法规的监督力度不够就会造成不正之风的发生。
1.2招标裙带关系严重
对于一些监督力度较差的地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还存在关系户的现象发生。虽然在《招标投标法》中,有明确规定对潜在投标人,不能对其以任何条件来限制和排斥,不有意倾向某个特定的潜在投标人,保证潜在投标者合法竞争,达到择优中标的标准。但是有些企业应工程开工设计到经济利益上,可能导致工期和质量上,对工程的结果造成安全隐患。
1.3评标制度存在的问题。评标结果的确定办法给了评标委员会自由裁量权过大。如评标办法过于复杂,“格式、签字、盖章、小签、密封”等与工程无必要关联的条件过多,把许多报价合理优秀的施工企业挡在门外,有时一个无关紧要的失误,就可能废标,选择报价更高的企业中标,给国家造成数十万甚至数百万损失;如多个标段评标,每组专家把握尺度不一,造成评标结果不科学,众所周知,评标专家独立公正地履行职责,是确保招标投标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专家良莠不齐,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影响评标质量,评标专家太多的权利,对专家约束、评价、淘汰机制过于繁琐,以至于个别问题缺乏问责。
1.4行政部门对招投标的干预
在实际的招投标中,因为工程利益的影响,伴随着人情工程的出现,甚至利用行政力量对工程建设市场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渗透。从表面上建设工程的招投标看似平等互利,各项要求和安全指标达到国家所规定的标准执行,但是实际上,有许多工程项目,实际早已收到行政力量的干预和定案。甚至有的监管部门利用职权,来掩饰假招标的现象。
1.5标底缺乏合理性,工程划分不清晰
有些建设单位在发包工程时,根据自己的主观侵害性或者由于某些裙带关系,以及利益关系的影响下,导致漏标、标底泄露现象时常发生。有些招标文件中,对工程招标范围的具体划分问题,以及需要二次招标的相关专业工程,亦无明确概念。导致投标单位对工程量的大小,以及资金的预算上都存在偏差,甚至出现单价高、有利可得的工程项目被独揽,价格相对较低、无利的施工项目则被重新投标的方式,让业主投资和控制更加困难。招标文件的编制也存在不合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控制机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本因中标方承担的风险如:材料转运、差价变化、施工布置,以及因工程量计算错误,而造成的巨大亏损,都转为业主承担。
2、对招投标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2.1不断完善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法律
最近几年,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数量日益增多,因此,导致建设企业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企业未来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招标的时候存在作假、受贿等不良现象,以至于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从而为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此,相关部门需要对招投标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从而为招投标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上的支持,使招投标管理工作依法进行。
2.2利用有形建筑市场制约规范
县级单位相对于市级单位的管理和约束,因工程量较小,故此所受的约束也就越小。可以通过建立有形建筑市场的形式,提供一个有序、规范、透明的工程招投标交易平台。不仅有利于交易的便捷和服务,还能为建筑工程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目前全国有不少的地级以上的城市,为建筑工程交易中心的建设,做出的良好的带头作用。对于一些较大的县级地区也做出积极响应,利用有形市场,对建设工程的招投标进行端正和规范化。
2.3优化建设工程招投标的评标体系
在进行招投标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对评标专家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这样能够使队伍结构严谨、合理,从而认真遵守相关规定及要求合理开展评标工作。依据“最低价中标”和“不低于生产成本”原则,对施工单位的资质、信誉度、社会影响力等指标进行严格审查,同时做好对比分析工作,选择最优施工单位。健全专家评审公开、公示制度,加强评委的管理与考核,进而使他们更好的胜任各项工作。
2.4强化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管
目前有些招标代理机构的业务水平能力较低,以至于在进行招投标管理的时候出现了不正当甚至是违法行为,面对这种情况,各个级别的监管机构需要加大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审查招标代理机构的资质水平,对其进行考核,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对于那些存在不规范、违法行为的代理机构,进行严格的管理,如果不加以改正,需要将其从建设市场中予以清除;对于那些表现良好、遵纪守法的代理机构,可以进行宽松的管理。另外,招标代理机构中的各个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保持一个严谨的态度,同时代理机构还要对代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不断充实自己,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工作,从根本上上避免违规违法行为的出现。
2.5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资格预审
资格审查就是指相关部门对于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检查与审核,通过开展这一工作,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单位为了自身利益从而出现的违章以及造假問题。通常情况下,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资格预审,可以有效提升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以及管理质量,从而大大提升建设过程项目的各项效益。除此之外,在进行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时候,还要对投标方进行严格的审查,尤其要对其资金、技能、业绩等方面进行审查,进而保证建设过程项目在招投标阶段可以选择使用那些资质水平较高的投标单位,从而有效规避恶意压标等不良行为,从而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在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出现良性竞争,最终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结语:在新时代发展的强大推动下,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基础上逐渐的实现了建筑工程承包。建筑工程承包主要包括各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考察监察工作以及工程设施的安装工作,在整个建筑工作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上,应该不断的完善建筑市场结构,为招投标制度呈现的最良好的功效,以实现企业的最大化利润。
参考文献:
[1]钟凌凌.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19):185~186.
[2]莫嘉雯.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四川水泥,2017(03):174.
[3]王鼎.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研究[J].江苏商论,2017(02):75-77+88.
[4]刘智勇.浅析我国当前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7(0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