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住院期间母亲干预对VLBW的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VLBW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照早产儿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早产儿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对其母亲进行干预,同时记录各组的观察指标。结果:(1)干预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两组6个月时的体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4)干预组半年内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在神经行为学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期间给予VLBW的母亲进行早期干预,有利于缩短VLBW的住院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母亲干预;VLBW;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8-0246-02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VLBW)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g~1499g之间的新生儿[1]。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VLBW发生率为0.7%[2]。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VLBW的存活率亦逐年提高。然而,由于VLBW胎龄小、体重极低,各组织器官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其适应宫外环境的能力较正常新生儿差,易导致生长发育落后。研究报道,有5% ~15 %的VLBW长大后遗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缺陷,主要表现为脑瘫,25% ~50%的VLBW遗留有严重的认知和行为缺陷,比如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学习困难等[3]。因此,如何提高VLBW的生存质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对VLBW的母亲进行早期干预,探讨住院期间母亲干预对VLBW的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桂林市某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00例VLBW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出生胎龄30~34周;②出生体重1000g~1499g;③出生后24小时内转入新生儿科;④患儿母亲有时间及精力配合。排除标准:①先天性畸形;②遗传代谢性疾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2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按照早产儿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1.2.2 干预组:在早产儿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对VLBW的母亲进行干预,主要包括:母亲每天与患儿接触4h,分别于上午8-9点进入病房1h,下午4-5点进入病房1h,晚上8-10点进入病房2h,指导母亲监护和进行母乳喂养。VLBW入院后至出院后1周与母亲分享重要信息:包括提供早产儿的发育及行为特征,识别个体特征及婴儿信号,如何与婴儿有效互动,如何安抚婴儿,出院准备及出院后养育。随访时间为半年。由工作5年以上的具备新生儿专科护士资质的护士实施干预。
1.2.3 观察指标:住院时间、6个月时的体重、母乳喂养率、半年内的再住院率、神经行为学评分(>35分为正常,≤35分为异常)。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纳入100例VLBW,其中男44例,女56例,顺产48例,剖宫产52例,胎龄30周~34周,出生体重1100g~1490g,两组VLBW在性别、分娩方式、胎龄、出生体重、1min阿氏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VLBW一般资料的比较
组别
|
性别(例)
|
分娩方式(例)
|
胎龄
( ,周)
|
出生体重
( ,g)
|
1min阿氏评分
( ,分)
|
男
|
女
|
剖宫产
|
顺产
|
对照组
|
20
|
28
|
23
|
25
|
32.1±1.1
|
1239.2±21.1
|
8.1±1.0
|
干预组
|
24
|
28
|
25
|
26
|
32.2±1.2
|
1235.5±21.4
|
8.0±0.8
|
t/c2
|
0.20
|
0.003
|
0.43
|
0.87
|
0.56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2.2 两组VLBW住院时间、6个月时的体重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VLBW住院时间、6个月时的体重的比较
组别
|
住院时间( ,天)
|
6个月时的体重( ,g)
|
对照组
|
19.23±3.56
|
6212.9±411.5
|
干预组
|
14.11±2.81
|
6824.7±414.2
|
t
|
2.01
|
1.99
|
p
|
<0.05
|
<0.05
|
2.3 两组VLBW母乳喂养、半年内再住院情况的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VLBW母乳喂养、半年内再住院情况的比较
组别
|
母乳喂养(例)
|
母乳喂养率(%)
|
半年内再住院(例)
|
半年内再住院率(%)
|
对照组(48例)
|
25
|
52.08
|
13
|
27.08
|
干预组(52例)
|
42
|
80.77
|
6
|
11.54
|
c2
|
9.29
|
3.92
|
P
|
<0.005
|
<0.05
|
2.4 两组VLBW神经行为学评分的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VLBW神经行为学评分的比较
组别
|
干预前
|
干预后
|
≤35分(例)
|
>35分(例)
|
≤35分(例)
|
>35分(例)
|
对照组
|
33
|
15
|
21
|
27
|
干预组
|
32
|
20
|
12
|
40
|
c2
|
0.57
|
4.82
|
P
|
>0.05
|
<0.05
|
3 讨论
目前我国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管理模式较为封闭,主要以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护理为主,
患儿家属极少参与。这一封闭式的NICU管理模式导致母婴分离,使患儿长期处于缺乏母乳、母爱的状态下,不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亲子互动,是指父母与子女在观念、情感和行为上的交流与沟通,具有血缘性、亲情性、长期性等特点,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母亲在亲子互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母亲的行为影响着孩子早期和将来的行为。母亲对婴儿暗示进行合适的互动时,这些行为能帮助调节婴儿的生理反应(比如:心率、呼吸和体温)、行为、社会和情感反应以及营养需求[5]。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的住院时间以及6个月时的体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住院期间母亲的干预,可以促进VLBW的生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这与罗雁雁的研究结果一致[6]。母亲通过皮肤接触、抚摸、温柔的话语以及目光的对视等行为,有助于刺激婴儿神经系统,从而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此外,本研究中,母亲每天4个小时与VLBW接触,减少了母婴分离的时间,母亲可以亲自进行母乳喂养,大大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同时,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抗体,有助于VLBW的体重增长,增强其抵抗力。
VLBW出院后的健康状况主要依赖于母亲的观察和护理,而母亲对VLBW的特点及个性化的行为表现缺乏正确的认识,患儿出院后母亲缺乏照护信心和经验,容易发生感染、喂养不当等,从而导致再次住院[7]。本研究在VLBW出院前,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给予母亲指导,从理论到实践,帮助母亲掌握VLBW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增加母亲护理VLBW的信心,提升正确护理患儿的能力,降低了再次住院发生率(对照组半年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VLBW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会出现一系列神经发育紊乱问题,如智力发育障碍、感知、行为异常等,学习能力低下,儿童时期运动障碍[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VLBW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无差异,对母亲进行干预后,干预组神经行为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VLBW住院时间长,长期的母婴分离可造成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母亲对VLBW进行母乳喂养,增加了母婴之间的接触。研究表明,良性而温和的皮肤刺激,可引起全身免疫、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的良性反馈,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促进新生儿智能形成和神经系统发育[9]。此外,母乳中的DHA以及花生四烯酸有利于新生儿的脑部发育,提升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10]。
4 结论
在住院期间给予VLBW的母亲进行院前早期干预,有利于缩短VLBW的住院时间,促进其生长发育,降低再住院率,改善神经行为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玉侠.实用新生儿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6.
[2]李娟,王庆红,吴红敏,等.2005年中国城市产科新生儿出生状况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1):7-10.
[3]殷婷.袋鼠式护理在VLBW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4]王艳,张军,范湘鸿.亲子互动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6,31(7):102-105.
[5]赵敏慧.早产儿母亲认知行为干预对母婴互动的效果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8.
[6]罗雁雁.家长参与式护理在NICU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31):189-190.
[7]王勉,刘建珍,潘亮,等.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发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8):1665-1667.
[8]张军.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5):577-578.
[9]万静,游勇.袋鼠式护理对母乳喂养、新生儿神经行为及新生儿疼痛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8,40(13):1514-1518.
[10]王蓉,董文斌.母婴分离对新生儿疼痛反应、神经行为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39-43.
广西卫计委自筹课题 课题号:Z201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