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管理与控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施工成本,避免出现资金浪费,同时也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高质量的工程造价管理需要造价管理人员与其他部分工作人员进行互动与交流,不断探究新的管理办法,从提高工程项目质量以及降低施工成本方向出发,实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本文简要分析了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工作的作用,分析了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全过程的角度提出了几点管理与控制策略。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策略方式
引言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管理技术,对于整个工程的管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使用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从而可以实现全面的管理与控制,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因为我国建筑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影响因素比较多,要想进行必要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就需要在实践中做好各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和控制,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工程管理的效果,促进企业的发展。
1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就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来看,其主要是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实施过程进行管控,从而完成对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传统的实施方式更加注重对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除此之外的其他阶段不够重视,因而无法全面的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也就不能完全发挥出工程造价管理的全部作用。将工程造价管理渗透入建设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在建设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能够针对性的展开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建设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均能够发挥出管控作用,是全方面增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力措施。怎样才能完全发挥出造价管控作用,对工程项目建设而言是极为重要的。通过科学化的评估以及管理措施,来推动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效益目标的实现,是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作用,也是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有力措施。在对投资的科学管控之下,来对资金更加合理的进行配置,同时做好对设计、施工阶段成本的控制,避免工程中出现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全面增强造价管控能力,从而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有着较高的现实意义。
2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对决策阶段造价控制不够重视
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对决策阶段造价管理不够重视,缺乏科学的认知,在施工时很容易出现问题,极大地降低企业经济效益,影响了企业今后发展。对于整个项目的开展而言,决策阶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及分析均离不开此阶段,如果过于忽视,那么后续的所有阶段必将受到影响,不利于项目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建设项目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一般都是根据经验来实施估算,通过经验来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可靠性进行相应的判断。
2.2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中的主要问题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是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阶段,是施工企业在对施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在设计阶段一旦缺乏合理的设计,就容易造成项目设计方案出现较大的经济浪费。会造成项目的工程造价出现较大提升,同时设计人员一旦过度压低工程项目造价,有可能会对施工项目的质量造成影响,使施工项目不符合实际的使用要求。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施工项目往往会要求返工,这样会提升项目的施工成本。
3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策略
3.1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进行管理
施工企业在开展施工项目之前需要对项目整体进行可行性研究,对工程项目的建造位置、整体规模以及市场环境进行整体性分析,尤其需要决策层领导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一同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分析市场对施工项目的需求量,从而提升工程项目的合理性。在决策阶段要求决策领导者、项目设计人员、项目施工人员等共同进行项目的讨论,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建议。项目决策层对施工项目进行合理性分析,不断对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施工环节,在确保施工整体质量符合施工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成本,避免工程资金出现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良好管理与控制。
3.2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将全过程造价管理作为整个项目的建设管理主要控制因素,并且进行了必要的造价管理和控制。进入到工程现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了解项目的实地情况,根据考察结论再制定出项目的建设实施方案,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项目设计方案达到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要求,严格按照造价管理方式来开展各项工作,可以避免造价超出规定的要求。此外,设计过程的造价管理时要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按照标准规范来进行,要深入的进行建设质量和进度的分析,确保设计方案达到科学性与合理性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从而可以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3.3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进行管理
项目施工阶段是对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关键阶段。在施工阶段的管理需要控制好项目的施工进度,确保施工项目能够如期完成,避免由于超期完成而提高施工成本的问题出现;在进行项目施工前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分析,对有问题的设计方案及时提出质疑,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设计方案的更改,导致施工项目出现停工或者返工等现象,最终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采购环节,避免采购人员出现中饱私囊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要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同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施工材料。
3.4在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进行管理
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造价工作最后的管理环节,在这一个环节中,对隐蔽性工程项目要派专人进行检查。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核查工程费用,对每一张票据、每一个款项进行合理性评估。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与质量检查人员一同对整体工程项目进行检查,对于施工质量不合格、项目未完成部分或者延期完成部分要进行款项扣除。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方案变更,需要设计人员、施工方以及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查看相关变更手续是否齐全,及时补充不齐全部分,确保真实可靠性。在进行资金结算时,可以采取分批次结算的方式,例如进行季度结算或者实行目标完成结算的方式,以提高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能力。
结语
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以及社会效益都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开展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可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内施工工作开展的严谨性,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实现建筑工程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佳文.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及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35):116-117.
[2]齐文文.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控制对策及管理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