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砌体结构房屋产生裂缝问题一直是建筑业界普遍比较关心的话题,砌体墙结构的房屋产生裂缝之后,虽然通常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但也影响建筑的美观,会对砌体的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带来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但是不同的房屋具体产生裂缝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施工中采取的处理措施也不尽相同。文章作者根据多年经验,针对当前砌体裂缝的预防措施及裂缝的处理方法进行简要阐述,其观点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砌体结构 裂缝 思考
一、砌体结构裂缝的危害和防裂的迫切性
我们知道,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要求更为严格。实际工作中有些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引起的,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砌体结构裂缝已经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工程界有关人士共同关注的课题。
二、砌体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
2.1首先要做好地基处理,严格控制地基不均匀沉降,尤其对松软土、填土及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处理,避免地基浸水引起不均匀的沉降。严格按规范规定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沉降缝,尽量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差,在抗震区适当设置基础梁,合理设置伸缩缝,最大间距不超过50米。
2.2砌体结构现浇混凝土构件浇筑后,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包或油布,以加强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护。合理组织施工,在混凝土制作的过程中在下料、搅拌、浇筑、振捣等环节,我们应该严格进行过程控制。改善水泥性能,合理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在170kg/M3以下,水灰比在0.6以下,选用比较适合的粗、细骨料和合适的坍落度。
2.3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以减少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达到减少屋盖温度变形总量,减轻板(梁)墙交接面变形裂缝灾害的目的。目前较多的做法是将屋面由平顶改成坡顶,并从建筑功能考虑,充分利用坡顶层,提高使用率,减少建设单位或开发商成本。
2.4改进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组砌按规范接搓,砌筑砂浆必须饱满,加强墙体的整体性。顶层砌体及女儿墙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顶层砌体门、窗洞口加小构造柱、小圈梁与建筑物构造柱、圈梁连接为整体,以改善应力集中现象,以强度、变形性能优于砌体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抵抗温度应力,减轻顶层段部门窗洞口开裂现象。
三、砌体结构出现裂缝后的处理措施
3.1嵌缝填补法。将裂缝两侧抹灰凿掉,并清理干净,采用M10聚合水泥砂浆(掺入107胶),用勾缝刀、抹子、刮刀等工具将砂浆填入缝内,然后重新抹灰,经过一段时间后,填严的裂缝还会开裂,但一般要比原来小许多,可用白胶泥填补,最终可以从外观上消除裂缝,此法对微型小裂缝比较适宜。
3.2在墙体单侧或两侧加钢筋网加固法。施工中先将墙体的抹灰铲去,刷洗干净,用U形钢筋按一定的间距钉入砖缝,以固定钢筋网,再用M10水泥砂浆分层抹平。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对裂缝大于1mm的贯通裂缝的处理。
3.3剔缝埋入钢筋法。在裂缝处每隔5皮砖踢开一道砖缝,每边长50cm,深5cm,各埋入1Φ6钢筋,钢筋端部加直钩,钩子深入砖墙裂缝中,用M10水泥砂浆灌缝。采用此法应注意不要在墙体的两侧剔同一条缝,且必须在加固好一面、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处理另一面,防止因扰动而降低砂浆强度,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浇水养护。
3.4钢筋混凝土联结法。在裂缝处,每隔8~10皮砖,抽砖嵌入预制钢筋混凝土块,四周要清扫干净,润水以M10水泥砂浆砌筑,保证四周密实且按原砖墙砌法及裂缝走向而定,混凝土标号C15,内配Φ4钢筋,其他部位以M10水泥砂浆填补密实。
3.5加设拉条法及拆砖重砌法。沿裂缝每隔5皮砖钻孔4个,分别埋入Φ10螺栓和Φ6S形钢筋拉杆将裂缝两侧螺栓焊接,然后以M10水泥砂浆将砖洞及裂缝补抹;拆砖重砌法,裂缝处拆除50~100cm长砖墙,用比原设计标号高一级且不低于M5的砂浆重新按元砌体走向砌筑,新老砌体结合密实。实际工程中处理时要注意拆除一处修补一处,并注意安全第一。
3.6对温度裂缝,不要忙于及早治理,等观察一个热胀冷缩周期,裂缝不再产生新的变化时再采取治理措施。鉴定裂缝是否稳定的方法;可在裂缝内嵌抹水泥浆或玻璃纸,形态完整无损,说明裂缝基本处于稳定,不再有较大发变化的可能性。当细小裂缝不影响使用时可不修补,当裂缝造成墙面渗水,可采用嵌补密封胶或水泥浆处理。对于裂缝较多且穿墙,影响美观和正常使用给用户造成不安全感时。可在裂缝墙体两侧用4Φ6@200或Φ6@500钢筋网片,两侧网片用铁丝固定后,用水泥砂浆外部抹面处理。为减少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对上部墙体的不利影响,除设计中在屋顶采用砖墙体外,建议加强上部墙体砌筑,用砂浆不得低于M5.为减少砌块材料自身变形对墙体的不利影响,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在设计中应适当缩短间距;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伸缩处有质量控制,及时清理建筑垃圾,改进施工工艺,保证伸缩缝的空隙满足设计要求,伸缩缝在里面和屋面处时必须自由伸缩。
3.7合理组织施工,避免盲目压工期、抢工期、过早上荷载,预防墙体早期破坏。对已出现的墙体裂缝,可根据裂缝形状、部位、大小、区别对待。可采用灌浆、钢丝网或用高强度砂浆刷及压力灌浆补缝隙法等到各种措施进行处理。为防止下部墙体窗台开裂,在设计中对门窗洞口的开设大小应作适当控制或采取相应措施,对窗洞较大的建筑,建议在窗台处设现浇钢砼板带;基础设计时应按规范要求设置钢筋地圈梁。为减少因变形而导致应力集中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设计中应考虑对门窗口的两侧的砌块全部灌实,与门窗上的过梁或圈梁以及洞底窗台板组成混凝土套框。在平面布置时应立求建筑物刚度均匀、体型简洁。
3.8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除目前加强对混凝土空心砌块主规格进行检测外,还应对辅助规格的砌块进行检测。施工中注意砌筑砂浆的配合比,不得用水泥砂浆代替混合砂浆。保证粉刷砂浆强度,防止粉刷层空裂以达到补强墙体的目的。砌块砌筑时应对孔错缝砌筑,其搭接长度不得少于90mm,达不到此要求者,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筋。
3.9砌体结构现浇混凝土构件浇筑后,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包或油布,以加强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护。合理组织施工,在混凝土制作的过程中在下料、搅拌、浇筑、振捣等环节严格进行过程控制。改善水泥性能,合理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 实时改进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组砌按规范接搓,砌筑砂浆必须饱满,加强墙体的整体性,顶层砌体门、窗洞口加小构造柱、小圈梁与建筑物构造柱、圈梁连接为整体,以改善应力集中现象,以强度、变形性能优于砌体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抵抗温度应力,减轻顶层段部门窗洞口开裂现象。
四、结束语:砌体结构中墙体的温度裂缝是建筑工程质量中的多发病,虽然通常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但影响建筑的美观、结构的耐久性。并且容易诱发商品房的纠纷。只要我们在设计和施工中重视这一现象,温度裂缝是可以控制的。如果遇到建筑物出现裂缝,首先要查明并分析裂缝和变形产生的原因,评估其对结构的危害程度,确定有效的补强加固措施,只要坚持对工程质量负责的态度,认真切实查明原因,砌体裂缝问题是可以很好地预防及维修的。
参考文献:[1] 丁大钧.《砌体结构》教学刍议.建筑结构.1999.3-94;
[2] 肖亚明.砌体结构裂缝与控制问题研究综述,第三届全国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126-512